關於印發《全國水土保持科技發展規劃綱要》的通知

4、建立了較為完善的水土保持技術標準體系。 5、初步構建了水土保持科學研究與教育體系。 8、水土保持數位化技術水土保持數位化是數字地球思想及其技術在水土保持領域的套用與發展。

關於印發《全國水土保持科技發展規劃綱要》的通知
水利部
水利部檔案
水保[2008]361號
各流域機構,各省、自治區、直轄市水利(水務)廳(局),各計畫單列市水利(水務)局,新疆生產建設兵團水利局:
為推動水土保持科技事業發展,進一步提升水土保持科技貢獻率,根據《國家中長期科學和技術發展規劃綱要(2006—2020年)》和《水利科技發展規劃(2001—2010)》,水利部組織編制了《全國水土保持科技發展規劃綱要》,現印發給你們,請結合本地區、本部門的實際貫徹執行。
附:全國水土保持科技發展規劃綱要
二00八年九月八日
全國水土保持科技發展規劃綱要
(2008—2020年)
水利部
二ΟΟ八年九月
目 錄
一、水土保持科技現狀與發展趨勢 2
(一)水土保持科技發展現狀 2
(二)水土保持科技發展趨勢 3
(三)新時期水土保持科技面臨的機遇和挑戰 5
二、水土保持科技發展指導思想及目標任務 6
(一)指導思想 6
(二)基本原則 6
1、面向實際,理論研究與生產實踐相結合 6
2、重點突破,長遠目標和近期目標相結合 7
3、兼收並蓄,集成創新與引進吸收相結合 7
4、注重成效,實用技術開發與高新技術套用並舉 7
(三)目標及任務 7
三、水土保持科技重點研究領域 8
(一)重大基礎理論 8
1、土壤侵蝕動力學機制及其過程 8
2、土壤侵蝕預測預報及評價模型研究 9
3、土壤侵蝕區退化生態系統植被恢復機制及關鍵技術 9
4、水土流失與水土保持效益、環境影響評價 9
5、水土保持措施防蝕機理及適用性評價研究 10
6、流域生態經濟系統演變過程和水土保持措施配置 10
7、區域水土流失治理標準與容許土壤流失量研究 10
8、水土保持社會經濟學研究 11
9、水土保持生態效益補償機制 11
10、水土保持與全球氣候變化的耦合關係及評價模型 12
(二)關鍵技術 12
1、水土流失區林草植被快速恢復與生態修復關鍵技術 12
2、降雨地表徑流調控與高效利用技術 12
3、水土流失區面源污染控制與環境整治技術 13
4、開發建設項目與城市水土流失防治技術 13
5、水土流失試驗方法與動態監測技術 14
6、坡耕地與侵蝕溝水土綜合整治技術 14
7、水土保持農業技術措施 14
8、水土保持數位化技術 15
9、水土保持新材料、新工藝、新技術 15
四、主要土壤侵蝕區水土保持研究重點 15
(一)水力侵蝕區 16
1、東北黑土區 16
2、北方土石山區 16
3、黃土高原地區 17
4、長江上游及西南諸河流域 17
5、西南岩溶區 18
6、南方紅壤區 18
(二)風力侵蝕區 19
(三)凍融侵蝕區 19
五、水土保持科技發展保障措施 19
(一)深化水土保持科技體制改革與創新體系建設 19
(二)建立與完善水土保持科技政策與投入體系 20
(三)構建科研協作網路與科技基礎條件平台 20
(四)完善水土保持套用技術推廣體系 21
(五)加強水土保持試驗示範與科普教育基地建設 21
(六)建設一支高素質的科技隊伍 21
全國水土保持科技發展規劃綱要
(2008—2020年)
水土資源是人類生存和發展的基本條件。我國人口眾多,水土資源短缺,生態環境問題嚴重,全國水土流失面積356萬平方公里,占國土總面積的37%,平均每年土壤流失量50億噸。近50年來,因水土流失損失的耕地達5000多萬畝,平均每年約100萬畝。以2000年數據分析,當年水土流失造成的經濟損失在2000億元以上,約占當年全國GDP的2。25%。水土流失嚴重地區多位於大江大河的中上游地區和水源區,是我國生態環境脆弱、經濟發展滯後的地區。在我國諸多生態環境問題中,水土流失涉及範圍廣、影響大、危害重,是生態惡化的集中反映,已成為制約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和構建和諧社會的重大環境問題之一。因此,水土保持是促進人與自然和諧、保障國家生態安全與可持續發展的一項長期的戰略任務。
黨的十七大已明確把加快科學技術的發展,建設創新型國家、建設生態文明、建設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社會,作為今後我國發展的重要戰略目標。為了貫徹落實黨的十七大精神,充分發揮“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的作用,進一步提升水土保持科技貢獻率,推動水土保持工作再上新台階,以水土資源的可持續利用和生態環境的可持續維護,促進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根據國務院制定的《國家中長期科學和技術發展規劃綱要 (2006━2020年)》和水利部制定的《水利科技發展規劃(2001-2010)》,組織編制了本規劃綱要。
一、水土保持科技現狀與發展趨勢
(一)水土保持科技發展現狀
經過半個多世紀的努力,我國水土保持逐步發展成為一門獨立的學科,基本確立了水土保持在我國科學體系中的學科地位:
1、初步形成了水土保持基礎理論體系。通過長期水土流失治理實踐、試驗研究、觀察和測試,摸清了中國水土流失的基本規律,提出了土壤侵蝕分類系統,建立了以土壤侵蝕學、流域生態與管理科學、區域水土保持科學為基礎的中國水土保持理論體系。
2、建立了一批小流域水土流失綜合治理樣板,總結出比較完整的小流域水土流失綜合治理理論與技術體系。基本建立起適應不同地區、不同地理環境、不同土壤侵蝕類型的水土流失防治方法、模式和技術措施,逐步形成了以小流域為單元,合理利用水土資源,各項工程措施、生物措施和農業技術措施最佳化配置的綜合技術體系。
3、初步建立起水土流失觀測與監測站網。在不同類型區建立起一些小區、小流域及流域等不同空間尺度的監測站點,開展了水蝕、風蝕、重力侵蝕、凍融侵蝕等不同形態和侵蝕作用力的水土流失觀測。開始建立全國水土保持監測網路和信息系統,信息收集和整編能力不斷提高,為水土保持科研和巨觀決策提供了基礎數據。
4、建立了較為完善的水土保持技術標準體系。已頒布實施的技術標準涵蓋了水土保持規劃設計、綜合治理、生態修復、竣工驗收、效益計算、工程管護、監測評價、信息管理等各個方面,基本上形成了比較完整的水土保持技術標準體系,為實現科學化、規範化管理提供了技術保障。
5、初步構建了水土保持科學研究與教育體系。在服務生產的過程中,水土保持科研和教育隊伍不斷壯大,從業人員不斷增多,科研實驗和觀測手段不斷完善。目前,全國專門從事水土保持科研或以水土保持為主的相關科研機構達53個,水土保持科研人員4000多人。水土保持高等教育穩步發展,全國設有水土保持、荒漠化防治等相關專業的大專院校達19所,有40所大學和研究機構開展水土保持專業研究生教育,現有博士點9個,碩士點34個,每年培養一大批高級專門人才。
(二)水土保持科技發展趨勢
水土保持科學的重點是研究水土流失地區水土資源與環境演化規律及各要素之間相互作用過程,建立土壤侵蝕綜合防治理論和技術體系,促進人與自然的和諧和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世界環發大會和21世紀議程均將土壤侵蝕防治列為優先發展領域。許多國家都十分重視水土保持與生態環境保護工作,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財力開展土壤侵蝕和水土資源保護研究,取得了一系列成就,分析近年來國外水土保持學科發展動態,可概括為以下幾個方面:
1、注重土壤侵蝕機理研究。建立土壤侵蝕預報模型,強調開發水土保持生態環境效應評價模型,擴展土壤侵蝕模型的服務功能,將模型引入農業非點源污染物的運移機理與預報研究。以美國、英國等為代表的西方已開發國家先後研發了通用土壤流失方程(RUSLE2。0),土壤侵蝕預報的物理模型,如WEPP、EUROSEM、LISEM、GUEST、WEPS等。
2、注重研究手段革新。套用空間技術和信息技術,推動水土保持的數位化研究;美國等已開發國家,利用高解析度的遙感對地觀測技術、計算機網路技術和強大的數據處理能力,開展了全球尺度的土壤侵蝕與全球變化關係研究。利用核素示蹤技術和徑流泥沙含量與流量線上實時自動測量等新技術,使得對土壤侵蝕和水土保持過程的描述更加精細,水土保持科學逐步向精確科學發展。
3、水土保持的理念不斷深化,多學科交叉的趨勢明顯。將水土保持與環境保護、江河污染和全球氣候變化,水土保持與提高土地生產力、區域生態修復、環境整治,水土保持與水利工程安全、地質災害等聯繫起來開展多學科交叉研究,不但深化了水土保持的理念,開拓了水土保持的研究領域,而且提高了水土保持在國家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中的地位與價值。
4、注重生態系統健康評價與生態修復的研究。近年來世界各國紛紛出台有關生態保護、生態建設的政策,並組織科研機構和專業人員進行系統研究。2005年在西班牙召開的第17屆國際恢復生態學大會和第4屆歐洲恢復生態學大會,標誌著恢復生態學的研究重心由北美開始向世界拓展。當前生態系統修復研究最受關注的問題是生態系統健康學說,主要包括從短期到長期的時間尺度、從局部到區域空間尺度的社會系統、經濟系統和自然系統的功能,從區域到全球脅迫下的地球環境與生命過程。其目標是保護和增強區域甚至地球環境容量及恢復力,維持其生產力並保持地球環境為人類服務的功能。
5、注重流域水土資源開發與保護,將水土流失治理與河流健康相結合。自上世紀80年代在歐洲和北美,人們開始反思水土流失治理與河流保護問題。人們認識到河流是系統生命的載體;不僅要關注河流的資源功能,還要關注河流的生態功能。許多國家通過制定、修改水法和環境保護法,加強河流的環境評估,以實現水土等自然資源的合理經營及河流的服務功能。
6、注重水土保持與全球氣候變化研究。全球氣候變化是世界各國高度關注的問題,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用於研究應對策略。其中,植樹種草引起的土地覆被變化(碳循環變化),土壤侵蝕和泥沙搬運引起的土壤有機碳的變化,進而與全球生源要素(C、N、P、S)循環乃至全球氣候變化的耦合關係等已成為國內外研究的熱點問題。
(三)新時期水土保持科技面臨的機遇和挑戰
21世紀,我國已進入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加快推進現代化建設的新階段。黨的十七大明確提出“建設生態文明、基本形成節約能源資源和保護生態環境的產業結構、增長方式、消費模式”的戰略目標。治理水土流失、改善生態環境已成為全社會廣泛關注的熱點,我國水土保持生態建設和科技事業的發展面臨著千載難逢的機遇。
同時,我國地域廣闊、生物氣候與土地利用類型多樣,人地矛盾突出,長期的土地不合理利用,造成嚴重的土壤侵蝕。特別是工業化和城市化過程中,新的人為水土流失情況還會不斷發生。我國的水土流失已成為生態環境建設方面最突出的問題之一,保護水土資源任重道遠。水土保持科技面臨諸多挑戰,突出的問題是:
1、我國水土保持科學研究機構和隊伍不穩定,缺乏全國性組織協調機構,難以組織和協調多部門開展水土保持重大基礎理論與關鍵技術聯合攻關,提高研究實效性。
2、科學研究與示範推廣經費投入嚴重不足,與新時期國家大規模的水土流失治理、生態建設工程對水土保持重大基礎理論與關鍵技術支撐的要求不相適應。
3、水土保持監測站網與監測技術、監測標準尚不完善,已有的監測數據完整性與可比性差,且使用效率低、缺乏數據共享的機制,嚴重製約水土保持科學的發展。
4、水土保持科研、教學機構受體制與投入機制等深層次問題的影響,造成科學研究與生產實踐需求脫離,一方面大量研究成果難以轉化,另一方面水土流失治理缺乏有效的科技支撐。
二、水土保持科技發展指導思想及目標任務
(一)指導思想
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堅持以人為本,以建設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社會,服務國家生態安全、糧食安全、防洪安全和飲水安全為目標,全面提升我國水土保持科學研究水平,解決國家水土流失治理與生態建設中重大科技問題,以自主創新、重點跨越、支撐生態建設為重點,強化水土保持若干重大基礎理論與關鍵技術研究,為國家巨觀決策和區域土壤侵蝕防治提供科技支撐,全面推動水土保持科技發展,防止新的水土流失,逐步減緩現有水土流失強度,減少水土流失面積,促進水土資源的可持續利用和生態環境的可持續維護。
(二)基本原則
1、面向實際,理論研究與生產實踐相結合
從生產實踐的緊迫需求出發,緊緊圍繞生態環境保護與建設,結合水土保持重點治理工程,特別是國家重點項目,研究解決重大關鍵性技術問題。堅持理論研究與技術推廣套用相結合,公益性研究與市場化開發相結合,生態、經濟、社會效益相結合,不斷提高科技成果的轉化率。
2、重點突破,長遠目標和近期目標相結合
水土保持科研領域面臨著許多重大的理論問題和實際問題,要堅持有所為、有所不為。實施重點跨越,優選一批對水土保持生態建設影響重大的項目,集中力量,攻破難點。同時,依據水土保持學科發展與國家土壤侵蝕治理的需求和國家投入能力的客觀實際,將近期目標與長遠目標相結合。超前部署前沿技術和基礎研究,引領科學研究的前沿,推動水土保持學科發展與水土保持工作。
3、兼收並蓄,集成創新與引進吸收相結合
根據我國土壤侵蝕的特點,研究探索具有創新性的治理途徑,特別要倡導原始創新、集成創新、引進吸收和消化再創新。廣泛研究和套用推廣水土保持新材料、新技術、新工藝,提高水土保持的科技含量和創新內容。在自主創新的同時,積極引進、吸收和消化國際水土保持與生態建設的最新科學理論與研究成果,開創具有中國特色的水土保持科技新領域。
4、注重成效,實用技術開發與高新技術套用並舉
水土保持既是一門傳統行業,也是一門套用性極強的學科。一方面注重實用性強、易接受、投入少、成本低、見效快的實用技術的開發、集成與傳統工藝的改造;另一方面要跟蹤高新技術的發展,為水土流失治理提供全新的技術手段,拓寬治理的途徑,提高治理的速度與效益。
(三)目標及任務
目標:到2020年,建立一個較為完備的集國家、地方與企業為一體的水土保持科學研究體系;建設一批集土壤侵蝕監測、科學研究、試驗示範、人才培養、科學普及為一體,高水平的水土保持科技園區和一批小流域綜合治理示範樣板;在土壤侵蝕預報模型、數字水土保持、退化生態系統的修復機理研究與技術研發等方面取得突破,形成具有中國特色的水土保持理論與技術體系;水土保持與生態建設隊伍自主創新能力顯著增強,培養和凝聚一批優秀科技人才。為我國進入創新型國家行列,在本世紀中葉達到中等已開發國家水平,提供水土保持科技支撐。近期,經過5-10年的努力,構建水土保持科技示範與推廣、監測評價兩大體系和國家基礎理論研究、水土保持科技協作和國家水土保持科學決策與工程設計支撐三大平台,在水土保持重大基礎理論和關鍵技術研發、套用等方面取得突破。
主要任務是:
1、強化基礎理論研究,初步建立國家土壤侵蝕評價與預報模型;
2、加強套用技術攻關,關鍵實用技術研究取得突破,完善水土流失綜合防治技術體系;
3、開展水土保持數位化工程建設,構建水土保持決策支撐平台;
4、強化科技合作,建設水土保持科技協作平台;
5、加強水土保持科技成果轉化,建設水土保持科學園區與科技示範推廣體系,提高科技貢獻率;
6、加強技術的標準化體系建設。
三、水土保持科技重點研究領域
(一)重大基礎理論
1、土壤侵蝕動力學機制及其過程
套用力學與能量學經典理論與研究方法,研究土壤侵蝕過程及其侵蝕力、抗蝕力的演變、能量傳遞與作用機制,全面揭示土壤侵蝕的過程與機制。
近期研究的重點:水力侵蝕過程與動力學機理,風力侵蝕過程與動力學機制,重力侵蝕,如滑坡、土石流與崩崗等發生機理,人為侵蝕與特殊侵蝕過程機制。
2、土壤侵蝕預測預報及評價模型研究
用數學方法定量描述各個因子對土壤侵蝕的影響,以及侵蝕過程,最終預報土壤流失量。
近期研究的重點:土壤侵蝕因子定量評價,坡面水蝕預測預報模型,小流域分散式水蝕預測預報模型,風蝕預測預報模型,區域土壤侵蝕預測評價模型,農業非點源污染模型,滑坡、土石流預警預報模型,多尺度土壤侵蝕預測、預報及評價模型,以及各類預報模型的適用範圍及效果評價。
3、土壤侵蝕區退化生態系統植被恢復機制及關鍵技術
不同類型區生態系統植被退化的類型及成因,不同類型區退化生態系統植被恢復機制和途徑及近自然恢復程度。
近期研究的重點為:不同類型區植被自然恢復過程人工干預的條件和技術,不同類型區植被潛力、穩定性維持機制,不同區域植被區系與生態環境因子耦合關係,不同區域植被的生態功能評價技術、不同類型區植被建設的區域布局和不同尺度的景觀格局及其對生態系統間相互關係的影響。
4、水土流失與水土保持效益、環境影響評價
長時期和大範圍的土壤侵蝕,以及長期開展和正在實施的重大生態建設工程,對環境構成多方面的深刻影響,使得水土保持和土地利用活動成為侵蝕地區現代環境發展演化的主要驅動力之一。分析揭示水土流失、水土保持對本地、異地區域環境過程和環境要素的影響,為區域社會經濟持續發展和進一步的水土保持決策提供支持。
近期研究的重點:水土流失與水土保持對環境要素和環境過程影響的研究,水土保持效益、環境影響評價指標與模型,土壤侵蝕與全球變化關係。
5、水土保持措施防蝕機理及適用性評價研究
我國水土保持歷史悠久,水土流失治理措施豐富多樣,系統分析總結各地區水土保持措施,闡明各種措施的防蝕機理與適用區域,對指導我國生態建設,以及豐富世界水土保持措施知識庫具有重要作用。
近期研究的重點:水土保持措施防蝕機理,水土保持措施適用性評價,水土保持措施效益分析。
6、流域生態經濟系統演變過程和水土保持措施配置
流域是相對完整的自然單元,它既是地表徑流泥沙匯集輸移的基本單元,也是水土保持措施配置的單元。根據流域土壤侵蝕、水土資源的時空分異規律,綜合布設各種治理措施。研究小流域尺度的土壤侵蝕過程、土壤侵蝕治理過程及兩者共同驅動下的生態經濟系統演替過程,是土壤侵蝕與水土保持學科的重要組成部分。
近期研究的重點:小流域土壤侵蝕及其環境演化過程研究,侵蝕-治理雙向驅動下小流域生態系統結構與功能研究,小流域水土保持措施配置和流域健康診斷,數字流域及其流域過程模擬。
7、區域水土流失治理標準與容許土壤流失量研究
水土流失治理目標已從單一維護土地生產力轉向保護侵蝕區生態環境、減少非侵蝕區的損失等多目標並重。區域水土流失治理標準與容許土壤流失量、水土流失危險性程度、土壤可改良程度、社會經濟發展水平、環境質量要求等緊密相關。
近期研究重點:影響區域水土流失治理標準的因素及其定量計算方法,區域水土流失治理標準分級系統與計算方法,容許土壤流失量的影響因素及其定量計算方法等。
8、水土保持社會經濟學研究
水土流失和水土保持都是與一定社會經濟條件相聯繫的,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水土保持與人類文明的關係愈來愈密切。應在研究自然科學方法和手段的同時,加強水土保持與社會經濟、法律、道德倫理、文化、管理體制等人文和社會經濟學方面的研究。
近期研究重點:水土流失和社會經濟發展的關係,社會經濟政策對水土保持的影響,水土保持對社會經濟發展的貢獻,不同區域的人口承載力,人口、土地利用結構對水土流失的影響。
9、水土保持生態效益補償機制
水土流失不僅造成上游流失區土地退化,生態惡化,制約經濟的持續發展,更嚴重危害流域中下游地區生態、防洪安全。限制上游地區的一些生產經營行為與規模,保護生態,以及通過經濟補償的形式解決上游地區人們的生存與發展問題,愈來愈成為人們普遍關注的熱點。
近期研究重點:水土流失區土地生態經濟功能分區、評價模式,水土保持與流域防洪減災的關係,水土保持生態效益補償標準及其補償機制。
10、水土保持與全球氣候變化的耦合關係及評價模型
人類活動引起全球氣候變化加劇,造成災害性天氣頻發,影響人類經濟與社會發展結論已被科技界研究證實,並日益引起世界各國政府的高度關注。水土流失與水土保持改變下墊面,影響全球碳循環,引起氣候的變化,同時全球氣候的變化也會影響區域水土流失強度與水土保持的效果。
近期研究重點:水土流失、水土保持與全球氣候變化的內在聯繫、評價指標與標準,全球氣候變化對區域水土流失、水土保持造成的影響,水土保持與全球氣候變化的耦合關係及其評價模型。
(二)關鍵技術
1、水土流失區林草植被快速恢復與生態修復關鍵技術
針對我國目前土壤侵蝕區區域植被結構不盡合理,林草措施成活率與保存率低,植被生產力及經濟效益不高等問題,應加強區域植被快速建造與持續高效生產方面的研究。主要有:高效、抗逆性速生林草種選育與快速繁殖技術,林草植被抗旱營造與適度開發利用技術,林草植被立體配置模式與豐產經營利用技術,特殊類型區植被的營造及更新改造與綜合利用技術,不同類型區生態自我恢復的生物學基礎與促進恢復技術,生物能源物種的篩選與水土保持栽培管理技術,經濟與生態兼營型林、灌、草種的選育與栽培技術,小流域農林複合經營技術。
2、降雨地表徑流調控與高效利用技術
水土流失是水與土兩種資源的流失,“水”既是水土流失的動力,又是流失的對象。在當前水資源十分緊缺的形勢下,更應切實保護和高效利用水資源。要通過匯集、疏導地表徑流等措施使“水”、“土”兩種資源更有效地結合,提高利用率。需要研究的關鍵技術有:降雨——地表徑流資源利用潛力分析與計算方法,降雨徑流安全集蓄共性技術,降雨徑流網路化利用技術,降雨地表徑流高效利用的配套設備。
3、水土流失區面源污染控制與環境整治技術
水土流失是面源污染的載體,流失的水體和土壤攜帶的大量氮素、磷素、農藥等物質,是下遊河湖、水庫面源污染物的主要來源。水土保持應與提供清潔水源和環境整治相結合,在改善當地生產條件、提高農民生活水平的同時,控制面源污染,保障城鄉飲用水安全。需要研究和開發的關鍵技術有:氮磷流失過程及其綜合調控技術,流失養分的局域多層空間綜合防治措施最佳化配置調控技術,水源地面源污染防治技術,農村飲用水源的生態保護與生活排水處理技術,生態清潔型小流域建設技術,流域尺度面源污染防治措施及控制技術體系,土壤侵蝕區農村生態家園規劃方法及景觀設計技術,土壤侵蝕區農村環境整治與山水林田路立體綠化技術。
4、開發建設項目與城市水土流失防治技術
新時期,隨著我國經濟社會快速發展,工業化、城市化步伐的加快,開發建設項目和城市建設過程中人為造成新的水土流失防治的關鍵技術研究十分迫切。主要有:不同下墊面開發建設項目棄土棄渣土壤流失形式、流失量及危害性評價,城市土壤侵蝕特點、流失規律、危害與防治對策,開發建設項目與城市土壤侵蝕綜合防治規劃與景觀設計,開發建設嚴重擾動區植被快速營造模式與技術,不同類型區開發建設項目水土保持治理模式與技術標準。
5、水土流失試驗方法與動態監測技術
長期以來作為研究工作基礎的土壤侵蝕實地試驗觀測和動態監測工作還比較薄弱,亟待加強。同時,監測體系剛剛建立,各地開展監測的內容、技術和方法不一,觀測資料難以統一分析和對比。亟需加強的關鍵技術研究有:區域水土流失快速調查技術,坡面和小流域水土流失觀測設施設備,溝蝕過程與流失量測驗技術,風蝕測驗技術,滑坡和土石流預測方法與觀測設備,凍融侵蝕監測方法,水土流失測驗數據整編與資料庫建設,全國水蝕區小流域劃分及其資料庫建設,水土保持生態項目管理資料庫建設等。
6、坡耕地與侵蝕溝水土綜合整治技術
坡耕地改造是改變微地貌、有效遏制水土流失的關鍵技術。研究重點是:不同類型區高標準梯田、路網、水系合理布局與建造技術,不同生態類型區坡地改造與耕作機具的研製與開發,梯地快速培肥與最佳化利用技術。
溝壑整治與溝道治理開發是水土保持主要措施之一。研究重點:壩系合理安全布局、設計與建造技術,溝壑綜合防治開發利用技術,淤地培育與提高利用率技術,土石流、滑坡、崩崗綜合防治技術。
7、水土保持農業技術措施
緩坡耕地將在我國一定時期內的農業生產中長期存在,大量坡耕地的存在又是我國土壤侵蝕的主要策源地,在農牧交錯區、黑土區、以及土層極薄的土石山區,由於受地形和投入等因素的限制,大量坡耕地難以通過基本農田建設及時加以改造。因而,亟需加強水土保持保護性耕作、保護性栽培、管理等關鍵技術研發。主要有:水土保持土地整治與帶狀種植模式技術,緩坡耕地水土保持保護性耕作機具研究,不同作物水土保持保護性耕作專用技術與模式,免耕、等高耕作技術。
8、水土保持數位化技術
水土保持數位化是數字地球思想及其技術在水土保持領域的套用與發展。“水土保持數位化”可以定義為按地理坐標對水土保持要素狀況的數位化描述和處理,它藉助地球空間信息技術,對水土流失影響因子、水土流失以及水土保持防治措施、水土保持管理等信息按照數位訊號進行收集、貯存、傳輸、分析和套用。主要研究的內容有:水土保持數位化的技術標準,水土保持信息基礎設施的構建,水土保持資料庫設計與開發,業務套用服務和信息共享平台建設技術,套用信息系統開發。
9、水土保持新材料、新工藝、新技術
水土保持也必須吸收相關學科和行業的發展成果,加快新材料、新工藝和新技術的套用研究。需研究的關鍵技術有:核素示蹤技術在土壤侵蝕過程與規律研究方面的套用,土壤侵蝕動態監測的“3S”技術開發和套用,風沙區表土固結材料與技術,工程開挖造成的陡峭崖壁噴混植生技術,植生袋技術,坡面植被恢復過程中土壤保濕劑使用技術等。
四、主要土壤侵蝕區水土保持研究重點
我國地域遼闊,自然條件區域差異顯著,土壤侵蝕類型與成因複雜。根據不同類型區地貌特徵、生物氣候及其土壤侵蝕特點,將我國主要土壤侵蝕區劃分為水力侵蝕區、風力侵蝕區及凍融侵蝕區三大類型區。其中,水力侵蝕區又續分為:東北黑土區、北方土石山區、黃土高原區、長江上游及西南諸河流域、西南岩溶區和南方紅壤區六個亞區。針對不同類型區水土流失的區域特點、國家決策所關注的水土保持生態建設重大戰略問題,以及各區水土保持生產實踐中亟需解決的熱點、難點問題及其關鍵技術進行分析研究,提出不同類型區的研究方向和任務,為區域水土保持服務(前文已論述的重大共性基礎理論與關鍵技術問題,本節不重複贅述)。
(一)水力侵蝕區
1、東北黑土區
該區涉及松花江、遼河兩大流域。區內地形多為漫崗長坡,在順坡耕作情況下,水土流失不斷加劇。土壤侵蝕主要來源於緩坡、長坡耕地水蝕及凍融誘發的重力侵蝕。
研究方向與任務:東北黑土資源退化規律及其對糧食生產的影響與預警,凍融作用對黑土土壤侵蝕的影響,黑土區土壤侵蝕強度分級標準、侵蝕危險度評價,東北黑土土壤侵蝕綜合治理與黑土地生態系統修復關鍵技術研究與模式示範。
2、北方土石山區
該區涉及海河、淮河兩大流域,主要分布在流域上游的太行山、沂蒙山、桐柏山、大別山、伏牛山等地。區內降雨集中,大部分地區土層淺薄,岩石大面積裸露,山丘區一半以上耕地土層厚度在50cm以下,水土流失對土地生產力破壞極大。水土流失作為面源污染的載體,加劇了水源污染,對下游地區飲水安全構成重大威脅。
研究方向與任務:河流上游水土保持對下游水資源供給的影響,生態補償區土地資源生態經濟功能定位與土壤侵蝕綜合防治技術與標準研究,北方土石山區坡耕地改造與保護性耕作技術與模式,優質水土保持經濟林果品種培育及水土保持栽培技術,生態家園、清潔小流域規劃設計與水土保持型生態旅遊建設關鍵技術與模式研究。
3、黃土高原地區
該區涉及青海、甘肅、寧夏、內蒙古、陝西、山西、河南七省(區)。區內土層深厚疏鬆、溝壑縱橫、氣候乾旱、植被稀少,降水時空分布不均,加之水土資源利用不合理,土壤侵蝕強度之大、流失量之多堪稱世界之最。

研究方向與任務:退化生態系統植被恢復機制及途徑,生態自然恢復與人工促進恢復技術與模式,坡地整治與壩系最佳化建設技術,水沙調控與淤地壩等工程的科學布局及建設技術,晉陝蒙粗沙多沙區不同尺度區域水土流失分布或數值模型技術,能源重化工區土壤侵蝕治理與環境演變,退耕還林還草、生態建設與糧食安全、經濟持續發展模式與戰略。
4、長江上游及西南諸河流域
該區主要涉及四川、重慶、雲南、貴州、西藏、陝西、甘肅和湖北等省(區、市)。區內地質構造複雜而活躍,山高坡陡,人口密集,降雨集中,坡耕地比重大,水土流失嚴重。同時,區內水土流失極易誘發滑坡、土石流等山地災害。
研究方向與任務:水沙環境與區域水資源、生態環境演變的關係,長江侵蝕泥沙定量評估,土石流、滑坡等山地災害預警及防治技術,三峽庫區水土流失、山地災害及面源污染監測,移民和城鎮化過程中新增土壤侵蝕綜合防治技術,坡地整治與溝壑塘壩最佳化建設技術,林草植被快速恢復與保持水土營造技術,三峽庫區水土流失綜合治理技術,雲、貴高原乾熱河谷生態系統修復,農村能源開發新途徑和相關政策。
5、西南岩溶區
該區以貴州高原為中心,包括廣西西北部、雲南東部和四川、重慶、湖南的部分地區。區內土層瘠薄,降雨強度大,陡坡耕種普遍,水土流失非常嚴重。水土流失劇烈的地區土層消失殆盡,土地石漠化極為嚴重。該區坡耕地綜合整治,遏制水土流失的任務極為艱巨。
研究方向與任務:岩溶地區的土壤侵蝕過程、機理及其預測預報模型,土壤侵蝕危險度評價與岩溶地區的水土流失防治關鍵技術,岩溶地質背景生態修復物種選育與干預途徑,岩溶地區小流域綜合治理模式和複合農林業經營技術,適宜於岩溶發育規律和水文網結構的水土調控和地下水開發工藝與技術標準,不同岩溶土壤的改良與快速培肥技術,不同岩溶流域農業和林業發展模式與種植品種,岩溶流域的人口承載力與生態移民的規模及相關政策。
6、南方紅壤區
該區主要是指我國東南部地區,涉及廣東、福建、海南、湖南、浙江、江西以及鄂東南和皖南地區。區內水土流失主要表現為:一是岩層高度風化後,風化殼深厚,在強降雨作用下極易產生崩崗侵蝕;二是近年來荒坡地林產品開發強度大,引發嚴重人為水土流失;三是該區不少人工林為單一樹種的純林,林下缺少灌木或草本植被覆蓋,土壤表面裸露,保持水土能力很弱。
研究方向與任務:水土流失與污染物的遷移、擴散的關係及預測、預報模型與技術,小流域綜合治理與複合農林業經營技術,崩崗的治理開發,純林林分改造與林下流失防控技術,城市水土保持關鍵技術,開發建設引起的人為土壤侵蝕防治技術和生態修復技術。
(二)風力侵蝕區
本區主要分布在新疆、內蒙和青海、寧夏、甘肅、陝西、山西、遼寧、河北等省的部分地方。區內土地過度開墾和草場超載放牧,植被覆蓋度低,風力侵蝕和水力侵蝕交替發生,生態十分脆弱。
研究方向與任務:風蝕產沙機理與運移規律,風蝕與水蝕交錯區互動作用內在機理研究和水土保持措施研究,風沙草原區土地退化機理與土地利用模式、承載力及其預警體系,保護性耕作與栽培管理技術體系,農牧交錯區風沙源控制綜合防治技術,荒漠及綠洲植被生態演變及恢復技術,草原鼠害綜合防治、草庫侖建設與牧業制度改革技術與途徑,沙地表土固結技術等。
(三)凍融侵蝕區
凍融侵蝕主要分布在我國西部青藏高原、新疆天山、東北大小興安嶺等高寒地區。區內受人為活動影響較小,以自然侵蝕為主。
研究方向與任務:凍融區的發展趨勢,凍土擾動影響及防控,植被移植與恢復,全球氣候變化引起的凍融侵蝕區水土流失對策措施研究。
五、水土保持科技發展保障措施
(一)深化水土保持科技體制改革與創新體系建設
強化巨觀指導,推進國家級水土保持研究院(所、校)現代科技管理體制建設。加強國家水土保持科技管理協調,積極穩妥地推進水土保持科研機構管理體制的改革,強化巨觀指導與調控,健全國家級水土保持科技決策機制,消除體制機制性障礙,加強部門之間、地方之間、部門與地方之間的統籌協調,切實整合科技資源,進一步加強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和重點實驗室建設。對於服務國家公益性基礎研究的水土保持研究院(所、校)要加強科研能力建設,建立穩定的投入機制,逐步建立起有利於水土保持科技發展的現代科技管理體制。
積極推進地方和流域科研機構的改革。具備市場應對能力的套用研究和技術推廣機構,要向企業化轉制或轉制為科技服務機構;對承擔區域基礎研究和監測的機構,政府要給予一定的支持。同時要拓寬工作領域,面向市場,增強自我發展能力,加強技術推廣和技術諮詢、工程監理等服務。
(二)建立與完善水土保持科技政策與投入體系
加大對技術推廣的支持力度。建立推廣水土保持綜合治理先進適用技術的新機制,在國家重大生態工程建設項目中列專項經費用於開展重大技術攻關和實用技術推廣,重點支持工程建設中急待解決的重大科技問題研究。
通過政策引導,建立多元化、多渠道的科技投入體系。充分發揮政府在投入中的引導作用,通過積極爭取各級財政直接投入、稅收優惠等多種政策引導和調動地方、企業投入水土保持公益性科學研究的積極性。
(三)構建科研協作網路與科技基礎條件平台
水土保持科技協作網。以全國水土保持生態建設的需求為導向,以提高水土保持工程科技含量和加快生態環境建設速度為目標,制定全國水土保持科技協作規程,有計畫、有步驟地組織全國水土保持科研單位,圍繞重大科技問題聯合攻關、協同作戰。
科技基礎條件平台。多部門協作,建立以信息、網路技術為支撐,將土壤侵蝕研究實驗基地、大型科學設施和儀器裝備、科學數據與信息、自然科技資源等組成科技基礎條件平台,通過有效配置和共享,服務於全社會科技創新。
建立科技資源的共享機制。根據“整合、共享、完善、提高”的原則,制定各類科技資源的標準規範,建立促進科技資源共享的政策法規體系。針對不同類型科技條件資源的特點,採用靈活多樣的共享模式。
(四)完善水土保持套用技術推廣體系
教學、科研和各級業務主管部門,要面向生產實踐,建立面向基層的技術服務和科技推廣體系,確保推廣工作落到實處;要加強對廣大民眾的培訓,採取戶外教室與實用技術培訓相結合的措施,促進科技成果向現實生產力的轉化;要不斷總結和大力推廣新的實用技術。
(五)加強水土保持試驗示範與科普教育基地建設
建立不同尺度、不同類型的土壤侵蝕綜合防治試驗示範工程,通過試區示範、推廣、擴散作用,帶動周邊地區的土壤侵蝕綜合治理與開發,不斷提高水土保持的科技貢獻率。編輯出版水土保持科普讀物,建立水土保持科普教育基地,提高全民水土保持意識。
(六)建設一支高素質的科技隊伍
依託重大科研和建設項目,造就一批由初、中、高各層次組成的,比例適合、數量適中、專業配套的水土保持科研隊伍。加大學科帶頭人的培養力度,積極推進創新團隊建設,培養造就一批具有世界前沿水平的水土保持高級專家。
充分發揮教育在創新人才培養中的重要作用。加強水土保持科技創新與人才培養的有機結合,鼓勵科研院所與高等院校合作培養研究型人才。支持研究生參與或承擔科研項目,鼓勵本科生投入科研工作,確保水土保持科技隊伍後繼有人。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