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生袋

植生袋

90 20 90

植生袋

植生袋是草坪植生帶和綠網袋的有機結合體。
植生袋綠化,是荒山、礦山修復、高速公路邊坡綠化中重要的施工方法之一。因其使用簡單方便,植物出苗率高,坡面綠化效果持續穩定,目前已普遍被高速公路邊坡、山體綠化工程業主認同,並以較快的速度在全國推廣套用。植生袋共分五層,最外及最內層為尼龍纖維網,次外層為加厚的無紡布,中層為植物種子、有機基質、保水劑,長效肥等混合料,次內層為能在短期內自動分解的無紡棉纖維布。植生袋製作的關鍵是草種植物配比。

植生袋是一種新興的綠化產品,它具有重量輕、運輸方便、鋪設簡單等優點。適用於平面、斜坡和陡坡上的綠化,並且不會因降雨或澆水而引起種子或水土流失,因此在我國得到廣泛套用。
植生袋是在植生帶的基礎上發展而來的一種產品,是由一半播種、另一半留空白(不播種)的植生帶縫紉而成的袋子。其可用於垂直或接近垂直的陡峭岩石坡面、排水溝及堤壩的修復等。植生袋作為一種新興產品在我國的利用時間不長,但其發展較為迅速。
植生袋在草坪綠化方面的利用
在我國,公路、鐵路、礦山邊坡綠化方式主要有:1.掛三維網噴播植草綠化法。2.土工格室植草綠化。3.挖溝植草綠化法。4.垂直綠化法。5.砼骨架內加土工格室植草綠化法。6.有機基材噴播綠化法。但這些方式在實際套用中或多或少地存在著某種不足。而植生袋技術以其建坪快、操作方便、施工簡單等特點在複雜邊坡的綠化中具有明顯的優勢。
植生袋是一種可以任何角度壘起來的有效綠化方式,它能使近90度的垂直岩面綠化成為可能,多雨季節基質層不會被沖刷和流失,可有效防止山體滑坡和山崩。
植生袋的生產、利用及研究
植生袋引入我國後,在草坪建植、邊坡綠化等方面發揮了巨大的作用。很多單位開展了相應的植生袋的生產、利用方面的研究。自1997年開始,在國內不同氣候的地區建設示範區近20萬平米。在流域坡面治理、江河堤防、水庫壩坡、灌渠邊坡、鐵路和公路邊坡等防護和綠化等領域得到了廣泛套用。
植生袋在我國的利用前景展望
我國地域遼闊,氣候和土壤條件差異較大。多年來,人們的環保意識比較淡薄,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經濟有了長足發展,但也付出了沉重的代價。當前我國生態環境整體功能在下降,抵禦各種自然災害的能力在減弱。同時,生態惡化的範圍在擴大,程度在加劇,危害在加重。近十幾年來,我國森林覆蓋率雖然逐年增加,但同期有林地單位面積蓄積量卻在下降;生態功能較好的近熟林、成熟林、過熟林不足30%。我國90%的草地存在不同程度的退化,沙化土地發展年速度由上世紀80年代中期的2100平方公里發展至90年代末的3436平方公里,水土流失面積大。由於植被覆蓋不足,在汛期或暴雨沖刷後,許多礦山開發和公路鐵路建設過程中形成的高陡邊坡和不穩定斜坡常造成山體滑坡和土石流,造成重大生命財產損失和生態災難。據統計,全國水土流失面積達367萬km2,約占國土面積的38%,並且以1萬km2/年的水土流失速度在增加,水土流失不僅破壞生態環境,而且淤積江河、湖泊和水庫,給防洪帶來嚴重影響,造成農業減產。經過建國50年來的治理,雖然取得了很大的成績,局部地區生態環境發生了明顯的好轉,但總體上我國水土流失仍然嚴重的形勢並沒有發生根本性的改變。
隨著我國經濟和社會的發展,人們環保意識的增強,對城市綠化和水土保持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靠傳統的種植方法,靠破壞性的種草綠化已經不可能滿足如此豐富多彩的巨大需求。如何治理水土流失,建設秀美的山川,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而植生袋技術正是實現上述目標的一種重要途徑,它不僅可以綠化美化環境,而且可以穩固邊坡、保護工程、防止水土流失,並且不會損害耕地和農田。這些都為植生袋在邊坡防護方面發揮作用提供了廣闊的發展空間。
隨著我國基礎設施建設的迅猛發展以及人們對環境的日益重視,越來越多的公路、鐵路及水利工程的岩體邊坡需要綠化、防護以減少水土流失和提高人類生存的環境質量,需要大量的綠化進行水土保持和環境美化。植生袋是一種性能價格比優越的水保綠化護坡產品,施工過程的工廠化、簡單化、標準化使得植生袋在我國的環境綠化和生態恢復中具有廣闊的前景。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