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市鎮

關市鎮

是重慶市雲陽縣的一個鎮級行政單位,轄內10個行政村。

基本信息

關市鎮關市鎮
關市鎮位於重慶市雲陽縣西北部,東與白龍鄉接壤,南與龍塘鄉緊挨,北與養鹿鄉、開縣開竹鄉、趙家鎮相連,因境內有關口市而得名,位於東經108°24′30″,北緯31°58′45″—31°4′30″,海拔高度為60米-1260米,全鎮幅員面積35.89平方公里,耕地面積為9763畝。漢族,2002年末轄三樹、關鍵、紅旗、忠誠、民星、雙橋、平安、前面、駟馬、中華,共10個行政村,158個村民小組,1個居委會。鎮人民政府駐地中華村茨菇壩,位於“雲開萬”三縣交界處,陸路距新縣城35公里,距萬州45公里,距開縣50公里,是養鹿片區的中心鎮,雲萬北路橫穿三樹、中華、雙橋、駟馬、民星5個村。鎮面積1.5平方公里,全鎮綠化率32%。

介紹

關市鎮關市鎮
該鎮主要為深丘緩坡地貌,屬中山丘陵,成南北條形,田少地多,南面是四十八槽山區,北部是天星寨大梁,中部乃茨菇壩,海拔高度為160米—1260米,土壤以紫色土、山地黃壤為主。年平均氣溫16.2℃,年平均降雨量1300毫米,年日照時數為1526.6小時左右,無霜期315天。氣候特點是春季多春旱,秋季多綿雨。境內南部背靠四十八槽,森林資源豐富,環境優美,空氣清新,生態協調。

全鎮耕地資源接坡度分,小於15度面積3475.86畝,占耕地面積的6.89%;15—25度5223.47畝,占10.35%;25—35度17613.98畝,占34.89%;35度以上24168.05%,占47.88%。按海拔高度分160—400米7198畝,400—800米35337畝,800米以上7946畝。國土利用農用地3365.4公頃(其中田1092.2公頃,地2273.2公頃),占27.53%;林地3464.84公頃,占28.34%;園地282.93公頃,占2.31%;草地18.31公頃,占0.15%;水域398.46公頃,占3.26%;房屋568.69公頃,占4.65%;交通58.74公頃,占0.48%;未利用土地5401.39公頃,占33.28%。

發展

關市鎮關市鎮
關市鎮農作物有水稻、小麥、玉米、紅苕、洋芋、蔬菜等糧食作物,其中忠誠村、紅旗村的大米,煮成米飯,香醇潤口,油色誘人。經濟作物主要有油菜、花生、芝麻、黃豆、豌豆、胡豆、綠豆、扁豆等。經濟林木種類繁多,有桔、橙、、李、杏、核桃、枇杷、板栗、銀杏、佛手等幾十種,尤以桔、橙、油桃、銀杏、核桃、板栗、佛手面積廣,產量大。副業以豬、玉、雞、鴨的飼養為主。

關市鎮堅持以市場為導向,以效益、生態農業為中心,以科技為支撐,深化改革,2000年把佛手進一步培植壯大,建成雙橋、中華兩個佛手園區,園區面積總計1000畝,並把佛手種植作為產業結構調整大事來抓,廣泛發動民眾種植、管理佛手,形成全鎮農業的支柱產業,建成佛手基地和生態農業基地。同時依賴良好的中心城鎮位置和發達的交通,力爭建立集生產、加工、倉儲、運輸為一體的佛手倉儲基地和運輸中轉站。

關市鎮工商業基礎比較好。企業有綜合社、煤廠、酒廠、碗廠、水電站、農機站、茶廠等,有中小型拖拉機10台。關市鎮鄉鎮企業總產值26.2萬元,占全鄉農副總產值23.4%,總利潤2.63萬元,90年代中期,鄉鎮企業發展緩慢。2000年後,隨著雲陽縣四十八槽生態綜合扶貧開發區建設及關蓮公路的貫通,基礎設施條件和改善,大大促進了工商業的發展。至2002年,全鎮已有企業45家,其中工業企業4家,私營企業41家。其中:雲陽縣玻璃廠固定資產原值22萬元,年產各類玻璃製品5643噸,年產值553萬元;鴻發頁岩磚廠固定資金原值36萬元,年產磚680萬塊,年產值114萬元,關市煤廠固定資產原值58萬元,年產煤12000噸,年產值156萬元。目前,又引進重慶雅恩科貿有限公司落戶雙橋村,與雙橋村聯手辦起了水泥廠。2002年末,全鎮鄉鎮企業總收入2373萬元,年末淨利潤143萬元,全年實現稅金145萬元。

全鎮有中國小7所,在校學生3575人,教職工140人;有幼稚園、託兒所1所,入園幼兒220人;有養鹿片區中心衛生院1所,鎮衛生院1所,醫務人員34人,病床15張,儀器設備較齊全,能進行一般疾病的診療;有敬老院1所,生活設施完善,條件環境良好,現有五保老人11人,能做到老有所養,老有所依;程控電話裝機容量3500門,已安裝1200門,實現組組通電話,移動和聯通通訊在全鎮各處信號強;有線電視已覆蓋4個村,擁有有線電視戶920戶。場鎮居民和部分農戶吃上自來水。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