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外三陵

關外三陵

關外三陵是指清太祖努爾哈赤的福陵、清太宗皇太極的昭陵;在滿洲老家赫圖阿拉(滿語意為“橫崗”),還建有埋葬清朝遠祖肇、興、景、顯四祖的永陵。三陵的陵墓形制都仿照明陵,程式化特點強烈,並影響了入關後清朝各陵的修建。

(圖)昭陵昭陵

關外三陵是指清太祖努爾哈赤的福陵、清太宗皇太極的昭陵;在滿洲老家赫圖阿拉(滿語意為“橫崗”),還建有埋葬清朝遠祖肇、興、景、顯四祖的永陵。三陵的陵墓形制都仿照明陵,程式化特點強烈,並影響了入關後清朝各陵的修建。

清永陵

(圖)永陵永陵

永陵是清初“關外三陵”中建造時間最早的一座,原名興京陵,位於遼寧新賓縣永陵鎮西北啟運山南麓,始建於明萬曆二十六年(1598年),康乾時期曾多次重修,順治十六年(1659年)改稱永陵。陵區占地11880平方米,陵墓面南背北而建,前臨蘇子河,背依啟遠山,與煙囪山隔河而望,靜臥於一片深山碧嶺之中,頗得山川天然之形勝,有“郁蔥王氣鍾煙靄”之勢。陵內葬有清太祖努爾哈赤的六世祖孟特穆(肇祖原皇帝)、曾祖福滿(興祖直皇帝)、祖父覺昌安(景祖翼皇帝)、父塔克世(顯祖宣皇帝)和伯父禮敦(右穆武功郡王)、叔父塔察篇古(恪恭貝勒)等人及妻後等清皇室祖先。整個建築群既體現了鮮明的滿族民族風格,又受到我國傳統建築藝術的影響,將陵區的自然風光和封建城堡式的建築布局相結合,充溢著古樸、肅穆、神秘的氣氛。

官員下馬
永陵整個陵區由前院、方城、寶城三部分組成,四周以紅牆圍繞。在永陵宮門正前方約1000米遠的地方,矗立著一對高大的石碑,分別置立於陵寢大道的東西兩側。碑上用滿、漢、蒙三種文字鐫刻著“諸王以下官員等至此下馬”的字樣,這便是通稱的“下馬碑”。它是進入陵區的標誌,當年諸王以下官員到此地,均須下馬落轎,以示尊崇之意。“下馬碑”的使用也是由明陵而來。

正紅宮門
過下馬碑再往前行,便是陵寢的神道。這是一條寬約四丈的黃沙大道,筆直地伸向陵園正門---正紅門。正紅門是一座面闊三間的硬山式黃琉璃瓦頂建築,正脊有吻,垂脊有獸,彩畫梁枋,內裝六扇朱漆木柵欄對開門,具有滿族建築的獨特風格。正紅門兩邊是紅牆碧瓦的繚牆,東面繚牆之上分列東西紅門。

承家開國
進正紅門,院內橫排著四座功德碑亭。碑亭為單檐歇山式琉璃瓦頂,通體油飾彩繪,圖案嚴整,色調莊嚴肅穆。亭內分別置立肇祖原皇帝、興祖直皇帝、景祖翼皇帝、顯祖宣皇帝及四皇后的神功聖德碑,上刻“承家開國”之類的頌詞。在碑亭和正紅門之間,東西兩側各有硬山式瓦房五間,東側為齊班房、祝版房,西側為茶膳房、滌器房。碑亭後面東西兩側是果房,均為外廊式二層閣樓三間建築,是供祭祀使用的房屋。西紅門之西是省牲所,祭祀時在這裡屠宰牛羊。

啟運前朝
碑亭之北按照“前朝後寢”的宮堂制度,前邊是祭祀祖先的方城,後邊是祖先安寢的寶城。方城正南中央為啟運門,歇山式琉璃瓦頂,面闊三間,進深四間,周以外廊相繞,裝有六扇巨大的朱漆木板門。中門的神路,僅供皇帝出入,東門供其他官員出入,西門供職掌司事人員出入。啟運門左右兩翼繚牆正中各築有一青瓦懸山式袖壁,上嵌五彩琉璃蟠龍,張牙舞爪,擺尾振須,騰於雲水之間,意態生動,呼之欲出。方城北部正中即陵寢的正殿——啟運殿,內設暖閣、寶床供奉四祖神位神牌,是皇帝拜謁行祭的場所,也是陵園的主體建築。啟運殿建在長方形月台上,面闊三間,單檐歇山式黃琉璃瓦頂,飾金繪彩。下額枋上掛滿、漢、蒙三種文字書寫的“啟運殿”立額,東西各有配殿三間,均為歇山式黃琉璃瓦頂,三面環廊,西配殿前有焚帛亭一座,焚燒祭祀用過的祝帛。

寶城後寢
啟運殿後即是寶城,平面呈八角馬蹄形,陵墓環列,因地勢建成二層平台,前砌石牆,台前面正中有三段路跺,左右各20級,當中有御路,第一層檯面上,左葬禮敦,右葬塔察篇古;第二層檯面上,正中葬福滿,兩側葬覺昌安、塔克世、孟特穆葬在福滿墓東北側,都是揀骨遷葬,相傳孟特穆為衣冠冢,謂之“招魂葬”。這裡有老榆樹一株,俗稱“神樹”,乾隆四十三年東巡時為之作《神樹賦》,並御筆繕書,豎碑其側,現在移至西配殿內。碑側還有圍繞神樹的琉璃壁,雕刻生動精美。方城上還有城堡式的箭樓、角樓、馬道,陵寢皆平地起冢,封土下為地宮。

萬綠點紅
永陵規模雖不大,但它地處群山環抱之中,萬山縱翠,秀水繚繞,風景宜人,加之景深開闊,遠遠望去,掩映在綠樹中的琉璃屋頂和紅色宮牆,恰似萬綠叢中透出的一點嫣紅。

清福陵

(圖)福陵福陵

福陵,是清開國皇帝努爾哈赤(1559~1626年)和他的后妃葉赫那拉氏、富察氏的陵寢。位於遼寧省瀋陽市東郊,也稱“東陵”,陵園始建於後金天聰三年(1629年),最後完工於清順治八年(1651年)。後又經康乾時期多次增修和改建,形成一組具有獨特風格的陵寢建築體系。福陵建於一塊丘陵地上,前臨滔滔渾河水,宛如銀練起舞,後倚莽莽天柱山,恰似巨龍臥伏,這裡地勢雄偉,環境清幽,山水蒸繞,高山似拱,萬松聳翠,凌雲大殿在四周雄美景色襯映下,顯得幽靜肅穆。清人高土奇有詩曰:“回瞻蒼靄合,俯瞰曲流通,地是排雲上,天因列柱崇。”

堂子供板
福陵陵園規模宏大,總面積達194800平方米,四周繞以矩形紅色繚牆,南面正中辟正紅門,東、西兩面辟側紅門。正紅門為一座三楹仿木構造的單檐歇山頂建築,東西兩側的袖壁中心嵌有五彩琉璃蟠龍。門外有東西相對的石獅、華表、石牌樓,再南有下馬碑,刻漢、滿、蒙、回、藏五種文字,是乾隆時期替換了原木製下馬碑而建的。牌樓以赭色石材仿木構造,四柱三樓,四根石柱頭上立有“望天吼”石獸。這是清初石坊與望柱相結合的特殊形制。整個陵門前的布局,似堂子供板一樣,為滿族早期風俗在陵園建築上的具體反映。

正紅門內一條青磚鋪成的神道直通祭殿和墳前。神道兩側的蒼松之間,對稱排列著石雕華表和駝、馬、虎、獬石獸,或臥、或坐、或立,高低錯落有致,給人以肅穆、莊嚴之感。

神功示後
福陵整個陵園坐北朝南,地勢由南向北漸次升高。走過石拱橋,平地的盡頭便是利用陡坡修建“一百零八蹬”石階,拾級而上,台地上矗立著一座巍峨的碑樓,四面辟有券門,下有須彌座式台基,內立“大清福陵神功聖德碑”,碑文為清聖祖玄燁於康熙二十七年(公元1688年)撰寫,以滿漢兩種文字鐫刻,詳細地記述了努爾哈赤的生平功績和創業的艱難,以警示子孫後代。碑樓的兩側還有為祭祀用的茶繕房、果房、滌器房、省牲亭、齋房等建築。

大殿隆恩
碑樓之北是城堡式的方城,為陵園的主體建築。方城為磚築長方形,周長約37O米,牆高約5米,牆上有馬道、跺口和女牆。城的四隅建有重檐歇山十字脊角樓,南牆正中辟券門,門上建有三重檐歇山式黃琉璃瓦頂的門樓,門楣上有青地紅邊嵌銅鎏金的漢、滿、蒙三種文字的“隆恩門”字樣。兩側有踏跺馬道直通城上。方城內正中建有隆恩殿,是供奉神主牌位和祭祀祖先的地方。大殿建在五尺高的須彌座台基上,前有台階三路,中路以浮雕游龍為飾,基座四周透雕花紋欄板,雕工精細,殿為歇山式黃色琉璃瓦頂建築,共三楹、四門、八窗、九檁,周繞迴廊。康熙、乾隆、嘉慶等皇帝東巡時曾多次到此祭拜祖先。正殿東西各建有配殿五楹,西配殿前有供焚燒祝版及祭帛用的焚帛石樓一座。

三合寶頂
隆恩殿後為欞星門,門北在長方形仰覆蓮須彌座上置石五供,再北為石洞門,石洞門是由方城進入寶城的通道,其門上方為重檐歇山式明樓,明樓內有刻寫“太祖高皇帝之陵”龜趺石碑一座。寶城呈半圓形,牆體的建築形式與方城相同,長約19O米,牆高5.5米,在方城東北至西北角建有一段弧形的城壁,即為寶城的南牆,封護寶城,俗稱“月牙城”,月牙城南壁正中建有琉璃假門,上嵌五彩琉璃折枝花卉。方城的東北、西北角樓馬道連通寶城馬道。在寶城的中央建有寶頂,高2丈,四周長33丈,用白灰、砂土、黃土摻合的“三合土”建雜邙成。寶城之下便是埋葬太祖靈柩的地宮。福陵建築結構嚴謹,雕刻精細,體現了中國古代傳統建築藝術和清初城堡式山陵特色的完美結合,凝結著清室後人對開基祖先的無限景仰。

清昭陵

(圖)瀋陽昭陵瀋陽昭陵

昭陵地處瀋陽市北郊,又稱北陵,是清朝第二代皇帝太宗皇太極和孝端文皇后博爾濟吉特氏的陵墓,它是清初關外帝王陵寢中具有代表性的一座,被譽為關外三陵之首,與明代帝陵和清東陵、清西陵相比有獨特風格。皇太極是一位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他是努爾哈赤第八子,青少年時即隨父南征北戰,屢立戰功。公元1626年他35歲時繼承汗位,改國號為清。執政後,他積極推進女真人的封建化進程,吸收漢族文化,為本民族的發展和進步作出重大貢獻。崇德八年(1643年)八月初九日,皇太極病歿於清寧宮,同時在盛京城北興建陵園。九月二十日,山陵、寶城宮殿告成,移梓宮至陵寢安葬。順治六年(1649年)四月孝端文皇后病逝,次年與皇太極合葬。整個陵宮工程至順治八年(1651年)方完工。後來康熙年間又建碑樓及明樓,嘉慶年間增設了二柱門、石五供,以後歷代都有修葺。

紅門青坊
昭陵規模宏大,占地面積18萬平方米,為平地起陵。陵園坐北朝南,建制與福陵同式,四周有繚牆圍繞,正紅門辟於南面正中,由三個半圓形的紅色大拱門組成,高達數米,一抹朱紅,氣勢輝煌,門上為一座單檐歇山式門樓,門兩翼嵌有五彩琉璃蟠龍袖壁,門外有下馬碑、華表、石獅、石橋和嘉慶六年增建的青石牌坊。昭陵下馬碑共有6座,玉帶河北2座,神橋南2座,東西紅門前各1座。牌坊為四柱三樓,單檐歇山式,檐下有仿木結構斗拱,飛脊及橫材浮雕花卉、飛龍,上下橫材之間鑲嵌有透雕八寶、行 龍等圖案的欄板,四根柱腳上圓雕坐獅4對,獬豸1對,整個牌坊雕工精細,形象生動,奇花異草爭奇鬥豔,飛禽走獸栩栩如生,具有極高的藝術價值。門前的東西兩側還各有一座小院落,是祭祖時更衣和宰牲處。

十二羽林
正紅門內正中是平坦幽深的神道,神道兩側自南向北依次排列著石雕華表1對,石獸6對,大望柱1對。石獸依次為坐獅、坐麒麟、坐獬豸、立馬、臥駱駝、立象各1對,共12個,被譽為“十二羽林”。其中最為引人注目的是名曰“大白”和“小白”的兩匹石馬,傳為仿照皇太極生前兩匹心愛的坐騎雕琢。石像生後立碑樓,內豎“大清昭陵神功聖德碑”一通,為康熙皇帝親筆題書,高五米有餘,重約十萬斤。碑樓飛檐翹角,巍峨壯觀,其旁襯以華表,更顯得壯麗非凡。碑樓的北面東西兩側各有兩座青磚瓦房,分別是儀仗房、奶茶房、膳房、果房,都是當年的祭祀用房。

陵寢正殿
再往北就是昭陵的主要陵寢建築--方城,方城的正門是隆恩門,門樓體態高大,面闊三間,三重檐歇山式琉璃瓦覆頂。門楣上方正中掛漢、滿、蒙三種文字刻成的“隆恩門”立額。方城是由大塊青磚砌成的長方形城堡,四角分別建有重檐十字脊的角樓。進入方城,迎面即是昭陵的正殿--隆恩殿,隆恩殿坐落在巍峨的仰蓮須彌式台基上,單檐歇山式殿頂上覆以黃色琉璃瓦,正中鑲有三顆琉璃寶珠。兩側為東西配殿,南側又各有一座兩間二層的東西配樓,俗稱晾果樓。

五供鎮門
隆恩殿後有一個彩繪木門,稱石柱門,也叫照牌。其上為懸山式琉璃瓦頂,兩邊各有一方形石柱,前後有抱鼓石,柱頂雕有鐵鏈鎖著的石獸。石柱門後有石五供,是用來鎮壓地宮門的,地宮門就在它的下面,有隧道直通地下宮殿。

帝業隆興
穿過石五供北面的券洞門就進入月牙城,正面牆上的琉璃照壁壁紅檐綠,上雕荷花和淨瓶。券洞門之上設有明樓,內立漢白玉墓碑,碑高約6米,下承須彌座,碑額浮雕二龍戲珠,碑文以漢、滿、蒙三種文字鐫刻“太宗文皇帝之陵”。

方城北部為月牙形寶城,寶城也叫“團城”,城中央是塗著白色石灰的圓形墳冢——寶頂,寶頂下面就是幽深的地宮。寶城的後面是一座人工堆起的土山,順治八年(1651年)封此山為隆業山,以寓帝業興隆之意。

有詩讚曰
昭陵整個陵園雖建造於平地,但崇樓大殿掩映在蒼松翠柏之間,風景幽美,氣勢巍峨。清初道士苗君稷賦詩曰:“龍蟠翠嶂郁岧嶢,路夾蒼松白玉橋。十二羽林嚴侍衛,風嘶鐵馬白雲霄。”

祭祀

(圖)祭祀祭祀

關外三陵的祭祀活動主分為大祭、小祭和皇帝東巡致祭等。其中按例在每年的清明、中元(農曆七月十五)、冬至、歲暮(農曆十二月二十八或二十九日)舉行的大祭,也稱“四時大祭”;一種是安葬在三陵內的皇帝和皇后忌辰之日(古時人死後三周年起去世之日稱“忌日”)舉行的大祭;一種是每月朔望舉行的小祭,(從順治八年起十月朔改為大祭);還有就是適逢皇帝、皇后的生日(稱萬壽聖節)和國家有大的慶典,進行的特別祭告儀式等;此外,關外三陵舉行的最重要的祭祀活動就是清代皇帝“東巡”,前往盛京拜謁祖陵。

東巡

在清代的二百多年間,康熙、乾隆、嘉慶、道光四位皇帝先後十次來盛京拜謁祖陵。其中,乾隆皇帝曾先後四次舉行東巡,是幾位皇帝中東巡次數最多的。

大祭

三陵的大祭儀式,是隆重和嚴謹的,有嚴格的程式和規矩。如永陵四時大祭在啟運殿舉行,而陵主的忌辰則放在西配殿舉行,忌辰大祭與四時大祭不同,要請喇嘛誦經,為死者超度亡靈。

四時大祭中,清明大祭又不同於其它大祭。要在祭祀前,由盛京禮部,向陵內送“花瓶”,花瓶中要插滿用金銀箔、彩紙紮成的“佛花”,祭祀時放在供桌旁,祭祀結束後,花瓶要收起來,待到歲暮大祭時焚燒。

小祭

每月朔望,三陵要舉行小祭。每月的初一日稱“朔”日,十五日稱“望”日。其中,七月望、十月朔為大祭,每年的小祭實有二十二次。其中十月朔由各陵總管承祭,其它朔望日,由掌關防官主祭,盛京禮部派出官員陪祭。祭祀時要點香燭、行三跪九叩禮,獻羊一隻、果品十二盤。不請神牌,不祭酒,不誦祝,不焚帛。

其它祭祀儀式還有,在皇帝、皇后生日“萬壽聖節”時,全國要舉行慶祝活動,盛京官員要到福陵、昭陵舉行祭告儀式。

三陵還有一個官員謁陵的規定。即凡到盛京來辦事或新上任的三品以上文武官員都要行謁陵禮,調離的官員要行辭陵禮。還規定,貝子以下官員只能在隆恩門外行禮。康熙二年後,簡化為只行辭陵禮。

祭品

三陵每年按定例進行的祭祀,其祭品的耗費是十分可觀的。《欽定大清會典事例》開列了三陵四時大祭每次所需部分祭品的數量:“福陵、昭陵四大祭,每祭玉棠米、糯米各八升,黃米一斗二升,小米一斗六升,稗米二升,白鹽二十三斤,黑鹽二十一斤,蕨菜十斤,木耳二斤八兩,蘑菇八斤,雞蛋一千一百五十六枚,鵝蛋四十枚,鴨蛋六十枚。永陵倍之”。

為保證陵寢祭品的供應,在關外三陵設有專門的果園、瓜菜園、田莊及飼養祭祀牛羊的黑牛館等。此外,每年還要由盛京戶部供給祭祀用的紙張、奉先帛、香、蠟燭、八寶糖、乾棗、葡萄乾龍眼荔枝、青梅、柿餅、核桃、白糖、茶葉等物。

管理

(圖)北陵公園北陵公園

關外三陵作為清皇室的祖陵,陵寢的管理一直受到清王朝的重視,為確保陵寢安全和祭祀活動的正常進行,除採取在陵寢外圍設立紅、白、青三色界樁,嚴禁外人進入外,還建立了較為完善的管理體制。

在盛京將軍下設有三陵總理衙門經管三陵所有事務,同時在三陵還分別設有總管衙門和掌關防衙門。總管衙門是武職機構,主要負責陵寢的安全防務,同時兼管陵內的山、河、道路和樹木等事務。掌關防衙門,是負責陵寢祭祀及修繕等事務的文職機構。

因為三陵祭祀事關國家典制,所以皇帝也經常過問三陵的管理。乾隆皇帝曾向三陵總管、副總管、掌關防等官員下諭,說他們是皇帝“特旨簡放之員”因此三陵的管理“所關綦重,其於防守之處,務當親身不時巡查,勿負朕意”。

對於玩忽職守的官員則給予嚴厲的懲處。乾隆在第二次東巡謁陵時發現“祭器俱甚潦草,且多錯誤”因而十分震怒,傳諭將負責的盛京禮部侍郎“著革職發往黑龍江”。嘉慶皇帝謁陵時,禮儀官將辭陵儀注呈錯,結果受到嚴厲的懲處。

關外三陵在有清一代一直受到清王朝的尊崇,二百多年間香火不斷。1911年辛亥革命後,仍然受到了很好的保護,陵寢的祭祀活動也照常進行。1924年,由地方政府接管了三陵,後福陵和昭陵被闢為公園,直到今日。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