閒林鎮

閒林鎮

閒林鎮位於餘杭市西南,杭徽公路兩側。北接倉前鎮,南臨富陽市。東與杭州市接壤,西與餘杭鎮、中泰鄉相連。閒林境內礦產豐富,工業發達,為餘杭市工業強鎮。閒林鎮是鑲嵌在西溪濕地中的一顆璀璨的明珠,京杭大運河支流閒林港畔一座文明古鎮。早在四五千年前,這一帶就有人類聚居,從事農耕、漁獵、制陶等生產活動。隋末唐初,餘杭縣令張士衡告老返鄉,閒居林下,修身養性,“閒林”即其意而來。

基本信息

鄉鎮介紹

閒林鎮閒林鎮
閒林鎮,舊稱閒林埠。距杭州市中心13公里,東與西湖區留下鎮接壤,南界富陽市受降鎮,西連餘杭鎮和中泰鄉,北鄰倉前鎮。02省道穿境而過,杭州繞城高速公路南北過境6.8公里,區位優勢明顯。全鎮面積53.61平方公里,下轄4個社區,8個建制村,總人口29231人。

相傳此處原為風景勝地,唐初餘杭縣令張士衡告老還鄉,優遊於此,“閒林”或取其“閒居林下”之意。1949年5月為閒林鎮、文閒鄉,1952年建新橋鄉,1956年閒林鄉、新橋鄉、文閒鄉一村合併為閒林鄉。1958年屬市郊留下公社,1961年建立閒林公社,1983年改建為閒林鎮。

2007年全鎮完成各類稅收4.75億元;工農業總產值73.68億元,其中工業產值72.5億元;完成外貿出口9.45億元;完成投入3.32億元;實現利潤4.08億元;農業總產值1.14億元。工業發展後勁繼續增強,到07年底,全鎮規模企業達81家,億元產值以上企業12家;全鎮最大企業諾貝爾集團,產值30.78億元。工業區塊集聚效應進一步凸現,總計有61家企業入駐,55家建成投產。農業產業化快速推進,實現農民人均純收入11500元。建設農業休閒觀光項目4家,總投資3500萬元;創區級休閒觀光項目2個,市級都市農業示範園區1個。逐步形成了虎跑春竹、聚寶靈芝、龔老漢甲魚等特色基地,07年全鎮農業龍頭企業實現產值8000萬元。

農村改革進一步深化,完成華豐、孫家塢村的撤村建居工作和里項、何母橋、萬景、雲棲村等4個村股份制改革。城市化步伐加快,城鄉面貌日新月異。道路建設不斷加快,良睦路南段、和睦水鄉大道,高教路一期、02省道兩側綠化及兩側立面整治、標準化垃圾中轉站、閒林中學擴建工程等一大批工程得到順利推進。萬景、何母橋兩個重點整治村通過驗收,華豐村通過省級整治示範村項目驗收。社會事業協調發展,保障體系日臻完善。完善和充實“相約周末”文明創建“七個一”工程,民眾文體廣泛開展,依託公園廣場陣地,著力開展多種形式的廣場文化活動。積極推進教育均衡、高質量發展,學前教育體制改革進一步深化,完成小蝌蚪幼稚園和睦分園的建設工作並開園;順利舉辦了閒林中心國小百年校慶慶典;全面開展健康促進行動,07年新型農民合作醫療參加比例為99.3%。強化流動人口計生綜合管理與服務,認真落實計生獎扶政策,低生育水平進一步鞏固,計畫內生育率99.62%。

閒林的社會公益事業和基礎設施較為完善,為社會經濟文化的全面發展提供良好的基礎。鎮內已經形成九年制義務教育和幼兒教育相結合的基礎教育體系,職業教育也為鎮的經濟發展提供人力資源支持;鎮內的供水、供電、電信和郵政等公共社會服務均已經納入餘杭區市政管理體系,能為當地的經濟的發展提供有力的保障;中國四大國有銀行在閒林鎮設有分理處,為本鎮的經濟發展提供有效的金融服務。

隨著杭州全力打造生活品質之城戰略的實施,閒林鎮黨委、人大、政府正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認真貫徹落實十七大精神,團結和帶領閒林人民以昂揚向上、奮發有為的精神面貌建設著自己的家鄉,圍繞“和諧發展創一流,建設品質閒林埠”的要求,立足於閒林經濟發展、生態環境和文化發展的三大優勢,創新創業,奮發有為,推進閒林經濟又好又快的發展。

工業經濟

閒林鎮諾貝爾集團

2008年,閒林規模工業產值預期目標為80億元。閒林在建設工業強鎮進程中,已經採取了整合資源培育總部經濟、培育企業上市、引導企業自主創新,轉變增長方式等措施。經過資源整合,閒林新型建材工業功能區塊凸現優勢,一批龍頭企業脫穎而出。“諾貝爾”已啟動總部經濟“三年行動計畫”,至2010年可望實現產值70億元,有1萬人可以獲得創業機會。“諾貝爾”、“聯合金屬”、“精工鑄造”等企業已列入培育上市計畫。

龍頭企業杭州諾貝爾集團在中國建材百強企業中名列29位,已位居國內建築陶瓷行業頭把交椅。該公司做到年年都有大項目投產,2005年6月,占地230畝,總投資3000萬美元的威呢斯陶瓷有限公司已正式點火投產,從基建到開工僅僅用了8個月的時間。

“高恆光學”、“通利電器”相繼竣工投產,落戶工業園區的31家企業已有20家建成投產,“加企實業”、“諾愛娃服飾”等3家企業也正在緊鑼密鼓地建設中,到7月底前可竣工投產。這些項目全部投產後,預計可形成20多億元的工業產值,億元企業可達到五、六家,特別是威呢斯項目,投產後年產值可達6億元以上。對進工業區的企業,閒林鎮進行了嚴格把關,產業主要涉及新型裝飾材料、衛生潔具、家私、機電、五金、服裝等行業,其產業結構呈多元化趨勢,市場競爭力強,科技含量高,經濟結構更趨合理化。對進區的企業不管規模大小,都認真搞好協調、服務工作,想盡一切辦法,專人跟蹤工程進展情況,確保企業建設早開工、生產早投入。

該鎮還積極推進“總部經濟”,把招商引資、招商引稅結合起來,動員、鼓勵企業把總部遷到閒林,加快二、三產業的擴張。總部在杭州,廠房在閒林,年產值或營業額一個億以上的企業共有6家,如杭州九鼎裝飾,杭州加拿大弗蘭西斯國際進出口公司等,這些企業發展狀況較好,在閒林的項目也已建成投產。

農業發展

閒林鎮江南茶葉市場
閒林鎮圍繞農副產品的加工、貯運和銷售,先後引進和建成了一批對農村經濟發展具有一定拉動力的農業龍頭企業。如常青園保健食品公司、江南茶葉市場、龔老漢特種水產養殖公司等企業,全鎮現有對農戶生產具有直接牽動力的加工企業、流通企業12家,其中與農民結成緊密型、半緊密型聯繫並有一定生產規模的7家(正在申報市級龍頭企業1家,已有區級龍頭企業3家)。全鎮12家重點農業龍頭企業中,固定資產達1億多元,年銷售收入2億多元,創利稅600多萬元,出口創匯300多萬元,共聯結農戶300多戶,呈現了產加銷一體化經營的雛型。這些龍頭企業在拉動生產基地規模的擴大。產品質量的提高、農民收入的增長等方面發揮了重要的作用。

圍繞農產品的生產、銷售,閒林鎮初步形成了以農貿市場為龍頭,以各級各類服務組織為主體的生產、銷售服務網路。各級各類服務、中介組織正在迅速發展,現有茶葉種植、甲魚養殖等協會、專業合作社4個,鎮級服務站3個,他們集信息、生產、初級加工、產品銷售和技術推廣為一體,在生產經營中把一家一戶的小規模生產、分散經營與社會化大市場銜接起來,逐步走向“公司十基地+農戶”的產業化經營之路。全鎮農副產品交易市場建設步伐不斷加快,現已建成農大小產品綜合市場7處,專業市場1個,其中新建中的江南茶葉市場,將成為杭州地區甚至全省最大、最有影響力的茶葉交易市,對省內外都有一定的輻射和影響力。

城鎮建設

閒林鎮閒林鎮小端午龍舟勝會
2008年閒林鎮確定的“一化帶四化”(城市化帶動工業化、信息化、市場化、國際化)重點項目全面推進。閒林已確定4平方公里為城市單元,以最宜居住為目標,培育第三產業,打造閒林板塊的核心社區。全力完成高教路工程二期、閒林中路綜合整治工程、工業區塊閒沈路等續建項目,加快建設鎮中配套道路、閒林東路、華豐路以及閒富北路、賈家塘路、常余路。

閒林已組建城鄉投資開發公司。並著手城鄉房產區塊和鐵合金廠區塊的舊城改造,關停部分石礦及中心區域碼頭,減少粉塵污染。同時,實施背街小巷整治,確保閒林舊貌換新顏。通過努力,閒林“打開”了與主城、餘杭組團及周邊市縣的通道,成為一個大氣開放、傍山依水、環境秀美的宜居之埠。

閒林大力營造全民創業氛圍,以政策引導釋放創業激情。對企業經營者,採取走出去參觀考察,請進來講課,引導企業做大做強。對農民,進行創業技能培訓。該鎮結合新農村建設,農業產業結構調優,鼓勵農民發展休閒觀光點和開發“農家樂”,為農民拓展創業新領域。

資源優勢

閒林鎮西溪濕地
閒林的道教文化其他地方難以匹敵。中國宗教史上,大部分朝代以佛教占主導地位。但道教是中國土生土長的宗教,其歷史更長,最遠可追溯到春秋戰國時的老莊。而佛教傳入中國,則是在漢朝。道教宣揚的“天人合一”教義,其實更符合中國的文化精髓。新城西有處著名的道教聖地———洞霄宮

洞霄宮地處餘杭中泰與臨安交界的山腰上,南宋時因成為皇家行宮而達於極盛,當時號稱“天下三十六道觀之首”。雖然曾經中落,但自然風貌猶在,洞霄宮正在重建恢復。山下有萬畝生態農業示範園區。華門、華立、綠城有多個房地產項目及體育運動項目在此開發。

西溪濕地保護區是閒林區域最值得自豪的資本。西溪濕地被譽為杭州“大都市之肺”。西溪濕地保護劃為保護區範圍、外圍保護地帶、周邊景區控制區三個層次。根據規劃,東起紫金港路綠帶西側,西至繞城公路綠帶東側,南起沿山河,北至文新路延伸段的區域為保護區範圍,總面積11.4平方公里。在保護區界線以外圈定了15.7平方公里的外圍保護地帶,東至紫金港,南至老和山麓,西至繞城公路西側綠帶,北至餘杭塘河;而外圍保護地帶以外的周邊景區控制區,主要涉及五常鄉、閒林鎮的兩個濕地水網區域,面積約為50平方公里。保護對象不但有自然資源,同時包括人文景觀。保護區必然會對新建項目的開發進行限制,這同時提高了現有項目的身價。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