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姓

開氏出自周文王姬昌之子康叔的後代,在周武王時期,康叔被封於衛地,他建立了衛國。到春秋時期,衛國有衛公子開方,開方之後有支庶子以開為姓。

讀音

開[開,讀音作kāi(ㄎㄞ)]

一.姓氏淵源:

第一個淵源:

源於姬姓,出自春秋時期衛國公子開方之後,屬於以先祖名字為氏。
據史籍《通志·氏族略·以名為氏》記載,春秋時期,衛國有王族公子開方。
春秋時期,齊桓公姜小白在賢相管仲、鮑叔牙的輔助下,採取了一系列改革,使國家日益強盛,齊桓公也成了諸侯中的霸主。齊桓公身邊有一非常得寵之臣,那就是開方。
開方是衛國貴族,曾對齊桓公姜小白忠心追隨,一連十五年都沒有回家。
周襄王姬鄭七年(公元前645年),管仲逝世。管仲在病危時,警告齊桓公說:“您的三位親信豎刁、易牙、衛開方,絕不可使他們掌握政治權力!”
豎刁,是齊桓公最親信的宦官,他本來不是宦官,為了能貼身服侍他所敬愛的國君,自願接受宮刑。
易牙,是一位精於烹飪的專家。有一天,齊桓公開玩笑說:“什麼肉我都吃過了,就沒有吃過人肉。”當天晚餐,就有一盤蒸肉,異常的鮮美。齊桓公大大地讚賞他,易牙說:“這是我三歲兒子的肉,我聽說忠臣不顧惜他的家人,所以奉獻給國君。”
開方,是衛國貴族,一直追隨齊桓公沒有回家,史稱衛開方。
對這三位人物所表演的一臉忠貞,齊桓公至為感動,即位後予以重任和寵信。
管仲曾對齊桓公分析道:“人性是這樣的,沒有人不愛自己超過愛別人,如果對自己身體都忍心殘害,對別人豈不更忍心下毒手!沒有人不愛自己的兒女,如果連自己的兒女都能下得狠心,他對誰下不得狠心?沒有人不愛自己的父母,如果十五年之久都不想見父母一面,連父母都拋到腦後,對其他的人又有誰不會拋到腦後?”
齊桓公問:“可是這三個人在我身邊已經很久了,你從前怎么不提?”
管仲說:“國君在私生活中,應該享有他的癖好,否則當國君便沒有絲毫樂趣了,但這些癖好必須不干擾到國家大事。我死之前,還可以震懾他們。但我死之後,恐怕他們會像洪水一樣地潰決。”
然而,齊桓公即位後一直都在管仲指導之下行政,只有這件事他大大地不以為然。
兩年後的周襄王九年(公元前643年),齊桓公生病沉重,不能起床。豎刁、易牙發現齊桓公已沒有利用價值了,效忠已不能帶來利益,便決定殺掉太子姜昭,擁立齊桓公的另一個兒子姜無詭為君,這樣他們就可以順理成章的取得宰相的高位。於是由開方出面下令,禁止任何人出入國君寢宮。
三天之後,齊桓公仍然不死,豎刁、易牙勃然大怒,乾脆把齊桓公左右服侍的人全部逐走。然後又在寢宮四周築起圍牆,隔絕內外,齊桓公最終被餓死在病榻上。一代春秋霸主,竟然如此淒慘亡故。
齊桓公餓死之後,屍體停在靈床上六十七日,蒼蠅雲集,屍體腐爛生蛆。一直到蠅蛆的數目多到爬出圍牆之外,人們才發覺這位叱吒風雲的人物已死,卻一時也無人敢收葬。
隨後,太子姜昭逃到了宋國(今河南商丘),豎刁、易牙二人殺群吏,擁立姜無詭為齊國之君,而開方則擁立另一位公子姜潘為君,同時又有兩位公子姜商人、姜元也自稱為齊國國君。
齊國的四位國君各自宣稱是合法繼承人,於是就在齊國首府臨淄一帶爭相廝殺混戰,一直混戰到第二年(周襄王十年,公元前642年),直到宋國軍隊護送姜昭回國,才結束了亂局。然而齊國的霸權地位卻告終止了。
但是,齊國仍然依靠管仲建立下來的法治基礎,雖然軍事力量在內亂中消耗不振,但在整個春秋時期始終是一個政治大國和一等強國。即便到後來晉國霸權鼎盛時,也只能把齊國當作同盟國,而不敢把齊國當做其他諸侯國那樣呼來喝去。
齊桓公病重時,易牙、豎刁、開方等人,禁錮齊桓公於王室寢宮,築高牆不準入,到了冬天齊桓公被餓死。齊桓公的蛆出於戶外,後易牙、豎刁殺群吏,立公子姜無詭為國君。
開方的子孫用祖先名字中的“開”為姓氏,族望於安徽桐城,稱皖桐開氏,史稱開氏正宗。

第二個淵源:

源於嬴姓,出自南宋朝初期開國將軍開趙,屬於以先祖名字為氏。
據文獻《中國人名大辭典》記載:宋朝時期,有沂州臨沂人(今山東臨沂)浙西路總管開趙。開趙原本姓趙,以開國之疆之意而改姓為開氏。
宋高宗趙構紹興二十八年(公元1158年),開趙結豪傑起義兵,擁有兵將數萬,收復了被金國占領的密州及日照縣等處,是一位愛國志士。後被南宋朝廷任命為山東河北路忠義軍馬都統制,加官濮州團煉使,浙西路總管。
開趙的後裔子孫皆以開趙為始祖,棄趙改開,族望于山東巨野,稱巨野開氏。

第三個淵源:

源於滿族,出自古女真族烏雅、西林覺羅、富達那拉部族,屬於漢化改姓為氏。
在清朝時期有滿族烏雅氏、西林覺羅氏、富達那拉氏,祖籍遼寧鳳城,隸屬滿洲正白旗,後有漢化改姓為開氏者,稱滿族開氏。
得姓始祖:開方、開趙。

二.分布:

今山東省菏澤市巨野縣大義鎮有開官屯,安徽省的合肥市、桐城市香鋪鎮許家嘴村楊公村,江蘇省的淮安市小開莊(小開莊的開姓系西林覺羅氏的後人),江蘇省淮安 漣水縣陳師鎮開莊,連雲港市海州區大屯村,東台市梁垛鎮殷韓村、南沈灶鎮大橋村,河南省的上蔡縣開陳村,吉林省的通化市,黑龍江省的延壽縣,甘肅省的慶陽縣,湖南省的安鄉縣、漢壽縣等地,均有開氏族人分布。

三.郡望:

桐城縣:桐城位於安徽省中部偏西南,長江北岸,大別山東麓,東鄰廬江、樅陽兩縣,西連潛山縣,北接舒城縣,南抵懷寧縣和安慶市。夏朝時期屬揚州,商朝時期屬徐州。周朝時期置桐國。秦朝時期屬舒縣。西漢文帝十六年(公元前164年)析置樅陽縣。隋朝開皇十八年(公元598年)改為同安縣,唐朝至德二年(公元757年)改為桐城縣。1996年8月經國務院批准,桐城撤縣設市,屬安徽省安慶市。
巨野縣:巨野在古代系沼澤地區,因大野澤得名。

四.字輩排行:

山東巨野、黑龍江延壽、吉林通化開氏字輩:“宗應秉繼善家瑞百祥萬來興易廣大國靖慶長安有志仁自生守本光預成孝德千秋遠忠心似青松”。
安徽桐城、江蘇淮安、江蘇東台、甘肅慶陽、河南上蔡、湖南安鄉、湖南漢壽開氏字輩:“詩書宗先哲文上世國家昶大增厥祚綿遠耀金華根深枝發秀積厚德昭彰為善多餘慶聲名萬代揚”。

五.歷史名人:

開 翔

(公元1937~今),河南上蔡人。著名骨科醫學專家。
1966年畢業於鄭州市骨科醫院醫師班。曾任河南省南召縣人民醫院骨傷科醫師。現任河南中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骨傷科副主任醫師。中國中西醫結合研究會會員。
從醫三十餘年來,一直從事骨傷科醫療、臨床和教學工作,專業思想牢固,堅持學習骨傷專業理論,對國內、外骨傷科專業發展及學術動態十分關注。曾獲河南省衛生“先進工作者”、河南中醫學院“三育人”教職工及河南中醫學院一附院“優秀共產黨員”等稱號。
專著有《現代臨床中藥》、《監床中藥經緯論》,撰寫了《中醫辨證綜合治療股骨頭壞死230例報告》、《胸肋外傷性氣滯痛60例治驗》、《中藥牽引按摩治療推動脈型頸椎病216例》等二十餘篇論文及臨床報導,多次參加國際性及全國性骨傷學術研討會交流經驗。
獲科研二等獎項目有“骨科教學典型病例X片收集整理”、“河南正骨特色”及“蘇木配治療急性軟組織損傷的臨床與實驗研究”。所研製的“下肢偏癱康復器”獲國家專利。

開朝海

(公元1939~今),湖南安鄉人。著名地方體育官員。
湖南省常德市體育局幹部,退休。

開雪蓮

(公元1950~今),湖南漢壽人。著名地方民政工作者。
湖南省漢壽縣收遣站站長。

開 勇

(公元1969~今),湖南安鄉人。著名地方體育官員。
湖南省常德市體育局訓練競賽科幹部。

開凌龍

(公元1980~今),黑龍江哈爾濱市人,祖籍山東省菏澤市巨野縣,財務經理人。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