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天古教

開天古教

中國穆斯林對伊斯蘭教的尊稱。系表示該教與阿丹(亞當)所奉宗教一脈相承。中國伊斯蘭學者根據伊斯蘭教史和故事傳說,結合中國“盤古氏開天闢地”的傳統文化,創“開天古教”說。清劉智《天方典禮·原教篇》謂:“維初太始,萬物未形,惟一真宰,無方無似。命弘開闢之功,始立億兆之類。天地萬物備,而真宰之妙用,貫徹乎其中。造人祖於天方,降聖賢於中極,創製宏規,而教立焉。

基本信息

簡介

中國伊斯蘭教術語,為中國漢語穆斯林對伊斯蘭教的敬稱。意為開天闢地以來就有的古老宗教。故中國內地清真寺多懸掛開天古教匾額。

概念來源

中國伊斯蘭學者依據伊斯蘭史籍和口碑資料,結合中國盤古開天闢地的傳說,創開天古教說。
清劉智《天方典禮·原教篇》謂:維初太始,萬物未形,惟一真宰,無方無似。命弘開闢之功,始立億兆之類。天地萬物備,而真宰之妙用,貫徹乎其中。造人祖於天方,降聖賢於中極,創製宏規,而教立焉。厥後人物克繁,漸達四外,去古近者,其教猶存,去古遠者,其教遂失,故四方之教多非古教也。唯我天方,得眾聖薪傳,道統不絕,迄穆罕默德出,道愈彰明矣。
中國穆斯林認為,伊斯蘭教與阿丹(亞當)所尊奉的宗教信仰一脈相承,先知穆罕默德只是在易卜拉欣(亞伯拉罕)的基礎上復興了伊斯蘭教。穆斯林認為,伊斯蘭認主獨一的思想自人祖阿丹(亞當)開始,至努哈(諾亞)聖人、伊卜拉欣(亞伯拉罕)聖人、穆薩(摩西)聖人、爾薩(耶酥)聖人後,教統中斷了600多年,直到公元610年穆罕默德40歲時,才受獨一安拉指派,在大地上重新復興認主獨一的伊斯蘭之道。

演變歷史

穆斯林認為,伊斯蘭教起源於人類始祖阿丹(亞當)在大地上的傳播。伊斯蘭是最先的信仰,也是最後的信仰。人類整個歷史就是真主派遣使者教導人類認主獨一,揚善制惡的過程。歷代使者和先知的使命一脈相承。
穆斯林堅信,真主在不同時代、不同地域的不同民族和團體中相繼派遣了許多使者。眾使者和先知都負有宣傳伊斯蘭信仰的職責。伊斯蘭信仰的內含是:信仰真主的真實存在和獨一性;信仰真主超然於一切不符合他的欠缺屬性;信仰末日,清算,樂園,火獄。因此,每一位使者都號召自己的宗族信仰這些條款,都肯定之前被派遣者的傳教,並且通知弟子將來被派遣者來臨的喜訊。
穆斯林認為,今天的世界,只有伊斯蘭保持著開天古教的原本精神,也是傳播到人間最可靠、最一致、最穩定的信仰,是人類歷史終結時的正道。

諸多先知

伊斯蘭是一神教傳統中最晚出現的一個,也是最徹底的一神教信仰。在《古蘭》中,先知穆罕默德所得到的啟示宣稱他的使命是復興易卜拉欣(亞伯拉罕)的宗教:“我啟示你說:‘你應當遵守信奉正教的易卜拉欣的宗教。他不是以物配主的。’”(《古蘭經》16:123)因此,伊斯蘭教義有拋棄基督教義向猶太教一神傳統回歸的傾向,但又有自成一體的教義體系和信仰特點。
《古蘭》中列舉的有名姓的先知有二十五位之多。其中最重要的是以下六位:阿丹(亞當)努哈(諾亞)伊卜拉欣(亞伯拉罕穆薩(摩西爾薩(耶酥)和穆罕默德。除穆罕默德之外,其餘五位都是《聖經》中一再提到的人物。
伊斯蘭教尊敬耶穌的先知身份,相信他是童貞女瑪利亞所生。但伊斯蘭教不承認耶穌是神,而只是一位傳遞安拉話語的人類先知。而且,《古蘭》說,耶穌並沒有被死在十字架上;耶穌在被釘十字架前安拉已把他帶上天堂;真正死在十字架上的是化裝成耶穌的猶大。
以上六位先知中,穆罕默德是最後的、也是最大的先知,其地位遠遠高於前五位先知。

先知品級

伊斯蘭將先知劃分為以下四類品級:
1、列聖(al-Anbiyā’)真主雖沒有對他們直接下達命令,他們也沒自己的經典和教律,但他們遵循前代使者傳達的信息,並能言傳身教。《聖訓》宣稱,人類歷史上曾出現過12萬4千多位先知。
2、欽聖(al-Mursalūn)真主曾分別降啟示於他們各自的經典和教律。相傳這樣的先知有313人。
3、大聖(Ulual-‘Izmi)接受啟示,同時有經典和教律,而且有建樹和發展的使者。一般認為有18位,其中最著名的是努哈(諾亞)易卜拉欣(亞伯拉罕)穆薩(摩西)爾薩(耶穌)和穆罕默德。
4、至聖(Khātamal-Anbiyā’)特指使者穆罕默德,因為他是最後一位先知,也是完美了先知使命的封印的使者。《古蘭》說:穆罕默德不是你們中任何男人的父親,而是真主的使者、眾先知的封印。真主是全知萬物的。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