閃居族

閃居族

眼下,尋找節日夥伴、交友的信息不斷見諸媒體、網路甚至手機簡訊中。“閃居”就在這種氛圍中,慢慢滋長。“閃居”有兩種形式,共同點都是閃電同居,但同居之後有的迅速分手,有的則繼續生活了一段較長的時間。據介紹,閃居者以80後的年輕人居多。他們一般思想開放,對感情、同居生活率性而為。

閃居族

閃居族1

閃居族(lighteningco-habiters)
即“閃電同居”的意思。在“閃婚”後,近日又突然冒出了“閃居”一族,顧名思義“閃電同居”,但絕不談婚論嫁。

“閃居”為什麼日漸流行?

一次見面,一次網上聊天,甚至只是簡訊來往,男女主角就閃電般地同居在一起。這種“閃居”行為,正在現實中蔓延起來。前兩年,一些前衛人士的“閃婚”曾讓人大跌眼鏡,如今的“閃居”顯然比“閃婚”更加率性而大膽。

眼下,尋找節日夥伴、交友的信息不斷見諸媒體、網路甚至手機簡訊中。“閃居”就在這種氛圍中,慢慢滋長。“閃居”有兩種形式,共同點都是閃電同居,但同居之後有的迅速分手,有的則繼續生活了一段較長的時間。據介紹,閃居者以80後的年輕人居多。他們一般思想開放,對感情、同居生活率性而為。

“閃居”何以流行起來?如今社會處於轉型期,受西方文化影響,人們思想較過去開放,且因生活節奏快,人們各方面都講求速成。另外,個性化的時代也強化了個人“跟著感覺走”的意識。早在幾年前,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的心理學家發布過一項有趣的研究報告,稱多數青年男女第一次約會的印象將決定他們是否“有緣”。研究發現,大多數約會者說他們在一見面的幾秒鐘里,就作出了是否和對方繼續交往的決定,從而發生了一系列“閃婚”的事件。但在心理專家看來,“閃婚”可以說是對愛情採取了較為負責任的態度,“閃婚”族自願接受來自社會的約束力,承擔義務,比“閃居”等行為要嚴肅得多。

“閃居”往往是三種行為產生的結果,其中網路聊天和簡訊交流是最常見的兩種。男女雙方通過這些方式相識,在現實中見面後,一見鍾情,然後迅速同居。

閃居族1

第三種行為便是兩人互相暗戀,或者一方暗戀對方已久,一個偶然的機會,兩人緊緊抓住,閃電同居。

網路婚姻也從一定程度上促成了“閃居”的發生。一些迷戀於網路婚姻的年輕人,不願走進現實婚姻,“閃居”便成了他們的選擇。

專家:“閃居”很難得到真愛

“閃居”大都無果而終。山東心理諮詢網心理諮詢師楊忠斌分析說,因為閃居者缺乏感情基礎,又多是感情隨便、喜新厭舊之人。一旦進入同居生活,會無法容忍對方的任何一點小缺點,很容易分道揚鑣。

“閃居者往往自以為很瀟灑,在激情過後會全身而退,但這是不可能的。”山東新忠心理諮詢研究中心主任武新忠說,無論是傳統還是開放的人,只要發生過某種行為,就一定會在心理上造成影響,這種心理陰影將會對日後的婚姻生活造成傷害。

在閃居者雙方中,一個思想傳統,一個性情開放;一個對感情、同居看得重,一個持無所謂態度,那么前者肯定會受到傷害,受害者又以女性居多。也正因此,有關專家指出,“閃居”是一種極不負責任的傷害愛情的行為。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