門靜脈癌栓

門靜脈癌栓

門靜脈癌栓是發生於原發性肝癌的併發症。發生率為62.2%~90.2%,小肝癌發生率高達96.6%左右,是影響肝癌預後的一個極為重要因素。它分為增生型、壞死型、混合型及機化型。定型的門靜脈癌栓受肝動脈血供應,肝動脈阻斷後可由門靜脈供血。並發門靜脈癌栓的肝癌,食管胃底靜脈曲張破裂出血發生率高。肝內轉移灶由門靜脈癌栓發展而來。B超、CT、血管造影術對門靜脈癌栓檢出率高。治療上可行肝葉切除加門靜脈切開取栓、擴大肝葉切除術、肝動脈插管灌注化學藥物治療。

基本信息

簡介

有關實驗結果表明,肝硬化肝癌者比肝硬化者門靜脈逆流發生率高,同一腫塊類型來源於肝硬化者門靜脈逆流的發生率較高。從而得出結論。

從慢性肝炎到肝硬化,肝內血管間隙逐漸縮小,Disse間隙纖維化及肝竇毛細血管化,妨礙了血細胞的通過,使門靜脈的血流受阻,此外小葉下肝靜脈易受再生結節的壓迫與纖維組織的牽拉,閉塞扭曲,使門靜脈血流輸出道阻塞引起竇後梗阻。肝小葉間匯管區的肝動脈小分支和靜脈小分支之間的許多動-靜脈交通支,正常情況不開放,在肝竇受壓和阻塞時大量開放,以致壓力高8~10倍的肝動脈血流直接反注入壓力較低的門靜脈小分支,導致肝癌門靜脈栓的形成。

治療手法

癌栓 癌栓

治療:手術、放療、化療、中藥治療。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