門口的野蠻人:史上最強悍的資本收購

門口的野蠻人:史上最強悍的資本收購

《門口的野蠻人:史上最強悍的資本收購》是由機械工業出版社出版的一部教育作品,是迄今為止最具影響力的商業書籍之一。

基本信息

內容簡介

門口的野蠻人:史上最強悍的資本收購

對於那些不懷好意的收購者,華爾街通常稱之為門口的野蠻人,《門口的野蠻人:史上最強悍的資本收購(20周年紀念版)》是迄今為止最具影響力的商業書籍之一。兩位《華爾街日報》的記者憑藉人脈和技巧,令當事人吐露真言,獲取了第一手的資料,再輔以引人入勝的妙筆,曝露出那場華爾街金融史上規模空前的收購——1988年KKR公司收購雷諾茲-納貝斯克集團的來龍去脈,以及華爾街金融操作的風風雨雨。

書的前半部交待出主角們的發家史,儼然是美國經濟浮世繪;後半部情節緊張,宛如懸疑小說。其間,華爾街的大亨們爾虞我詐,故事充滿金融交易、輿論壓力、決策博弈、社交晚宴和董事會議、不僅讓讀者見識到如此重大的收購在高層之間是如何運作的,也讓我們看到一部充滿洞見的金融社會史。

在史上十大併購中,有九件都發生於近年,唯有這場收購發生於20年前,足見它的重要性。許多知名商學院如今仍把《門口的野蠻人:史上最強悍的資本收購(20周年紀念版)》作為教材,講述從商業倫理、公司理財到投資銀行學的主題。更有相關電影與紀錄片。

在20周年紀念版中,作者又重新拜訪了這場世紀收購的勝敗雙方,追蹤餘波,記敘參與者後續的成敗榮辱,幫助人們更好地了解這場收購對世界的影響。

作者簡介

作者:(美國)布賴恩·伯勒(Bryan Burrough) (美國)約翰·希利亞爾(John Helyar) 譯者:張振華

布賴恩·伯勒(Bryan Burrough),曾任《華爾街日報》匹茲堡紐約站的記者,現任《名利場》雜誌特約記者,已經著有五部作品。

約翰·希利亞爾(John Helyar),曾在《華爾街日報》、《財富》和ESPN供職,現為彭博新聞社專欄作家,著有運動類暢銷書Lords oftheRealm TheRealHistoryofbaseball。

譯者簡介:

張振華,曾供職於國際會計師事務所和聯想集團財務部,現任職於一家國際外匯零售企業。

圖書目錄

推薦序 一個開門揖盜的結局/房西苑

譯者序

作者的話

前言

收購各方

序幕/1

第1章 從標牌到納貝斯克/8

在公司內部鬥爭中,沒有人能打敗詹森,每次笑到最後的都是他。

第2章 從納貝斯克到雷諾茲/32

這個團隊建議說雷諾茲最理想的聯姻對象是納貝斯克一標牌公司,這家公司的老總詹森是一個開朗、討人喜歡的加拿大人。

第3章 千金散盡還復來/62

雷諾茲菸草公司每年的利潤就達10億美元,這足以讓詹森乾最瘋狂的事,彌補最嚴重的失誤。“10億美元,”詹森常常用一種崇敬的口氣說,“'這么多錢一年都花不完啊。”

第4章 股價大恐慌/83

無論詹森他們怎么努力,華爾街總是視而不見,股票價格還是停留在很低的水平。詹森懊惱地問:“我們究竟該做些什麼?”

第5章 KKR的崛起/103

如果KKR想重新奪回在這個領域中老大的地位,它就不得不打敗這些競爭對手,而唯一的辦法就是提高競價。

第6章 詹森的決定/123

事實上,詹森也犯了協利證券公司那些總裁同樣致命的錯誤。大多數人都堅信如果他們的標一旦投出,就沒有人敢和他們競爭。

第7章 野蠻人準備行動/148

德崇這一華爾街陣地上的重型武器等待著一位競標者出現,貝克知道這位競標者將會是誰。

第8章 兩隊人馬/161

星期一早上的《華爾街日報》和《紐約時報》都報導說KKR即將以每股90美元的價格對雷諾茲一納貝斯克集團發起要約收購。

第9章 向垃圾債券宣戰/185

他突然意識到雷諾茲一納貝斯克集團的這場收購不僅僅是一場大收購,它也不會是克拉維斯的“每周買賣”,這將是一場五年來他向世人展示垃圾債券和KKR真實面目的絕佳機會。

第10章 第一次談判/195

克拉維斯和科恩就像兩種不活潑的化學元素,但一接觸就會發生爆炸。

第11章 厲兵秣馬/221

由於克拉維斯提出了每股90美元的要約收購,管理層之前在每股75美元價格基礎上所做的各種假設都不能用了。

第12章 第二次談判/240

在這場收購中,詹森和科恩掌握著主動權。他們不但可以看到各種各樣機密的信息,而且有管理層幫助他們分析這些數據。他們知道從哪裡可以摳出錢來,哪裡可以削減預算而不會影響公司的運作,還有哪些工廠可以出售而不會影響產量。這些信息是成功的必要條件,而現在克拉維斯只能在門外巴望。

第13章 事情失去了控制/277

詹森赤裸裸的貪婪加上競標者的互相傾軋,讓本已被收購者攪得心神不寧的公眾更加坐立不安。

第14章 第一輪投標/298

“天哪,我們對這家公司真正了解多少?”羅伯茨問道。

第15章 半路殺出程咬金/320

當他意識到第一波士頓那個競標方案的作用時,憤怒的克拉維斯才鬆了一口氣:“天哪,我們還有一次機會。”

第16章 第二輪投標/334

一開始,委員會的任務是想讓兩支隊伍互相競爭。當他們有了兩個公司之後,他們還想要第三家公司;有了第三家,就會想第四家……為了實現股東利益最大化,他們想盡了辦法,如果第一波士頓和克拉維斯都沒法參加第二輪競標的話,那么委員會就別無選擇了,只能選擇詹森。

第17章 勝利遲遲不到/361

對詹森來說,蛇已經死了,只不過它的尾巴還在動。

第18章 兵臨城下/376

房間裡的每一個人都知道這次收購成功與否,甚至是整個行業的命運都取決於這次出價了。多一分或少一分都可能造成天壤之別,現在投標價格已經達到了新高,光靠價格大戰肯定是不行的。

尾聲/402

後記/413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