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須墨頭魚

長須墨頭魚

長須墨頭魚,鯉科墨頭魚屬脊椎動物,棲息在水流湍急、水底多岩石的環境。

基本信息

科屬分類

長須墨頭魚長須墨頭魚
長須墨頭魚屬鯉形目,鯉科,野鯪亞科,墨頭魚屬。俗稱:墨魚,東坡魚,東坡墨魚,烏棒,黑魚,鮇魚(《本草綱目》)。英文名:Beardless sucking bard 。

基本簡介

長鰭墨頭魚是墨頭魚屬,棲息在水流湍急、水底多岩石的複雜環境中,常以本身肉質的吸盤吸附在水底的石塊上,屬底棲性魚類。它以水底著生藻類、植物碎屑以及沉積在岩石表面上的有機物等為食,有時也食少量水生昆蟲的幼蟲。成熟較遲,一般長至3-4冬齡始達性成熟。生殖期約在5-6月,於流水中產卵,自然孵化。

形態特徵

體長,稍呈圓筒形,腹面在腹鰭之前較平,尾部側扁。頭部寬而平扁,略呈方形。吻鈍,前端有角質突起;口大,下位,呈新月形,無須。上唇吻皮向腹麵包下,其邊緣分裂呈櫛狀,下唇寬大,似橢圓形吸盤,中央有一肉質墊,周緣游離,上有小型乳狀突起,其前緣與肉質墊之間有一深溝相隔。眼小,位置較高。鱗中等大,腹鰭前腹面的鱗片埋於皮下;背鰭無硬刺,邊緣凹形。體褐色,背部深,腹部灰白,鰭呈灰黑色,體側鱗的基部有一黑斑,聯成體側黑褐色條紋數條。雌雄魚平時具有珠星,至生殖期更為顯著。民間傳說這是蘇東坡在家鄉習字,洗筆硯於江,將魚染成黑色的,故稱之“東坡墨魚”。

相關內容

墨頭魚喜歡棲息在水流湍急、水底多岩石的環境,常以肉質的吸盤吸附在水底石塊上,屬底棲性魚類。它以著生藻類、植物碎屑以及沉積在岩石表面上的有機物等為食,有時也食少量水生昆蟲幼蟲。成熟較遲,一般長至3-4冬齡始達性成熟。生殖期約在5-6月,於流水中產卵。墨頭魚分布於長江上游、瀾滄江及元江水系。一般2冬齡魚能長到20厘米左右,3冬齡可長到24-27厘米。最大個體可見到體長60厘米左右,為同類群魚類中最大的一種。肉肥厚,多脂肪,味極鮮美,是珍貴的經濟魚類,惟產量不大。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