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鑱

”踏田器也。 長鑱是踏地起土之農具。 長鑱古稱蹠鏵,元代叫踏犁,是遠古農器耒耜之遺制。

簡介

cháng chán ㄔㄤˊ ㄔㄢˊ
亦作“ 長攙 ”,古踏田農具。
唐·杜甫 《乾元中寓居同谷縣作歌》之二:“長鑱長鑱白木柄,我生托子以為命。”
宋· 劉學箕《陳洮湖取古今梅詩自鮑明遠降至今日名騰集中》 “照眼梅花雪作堆,險崖寒谷帶春回。千篇墮我吟邊去,萬里懷人書未來。繞樹政須搜苦語,攀修那忍負芳杯。長鑱向度鋤明月,儘是劉郎手自栽。”
元·王禎 《農書》卷十三:“長鑱,踏田器也……在園圃區田,皆可代耕,比於钁劚省力,得土又多。古謂之蹠鏵,今謂之踏犁,亦耒耜之遺制也。”
明·徐光啟 《農政全書》卷二一:“長鑱,踏田器也。鑱比犁鑱,頗狹,制為長柄,謂之長鑱。”
清·嚴如熤三省邊防備覽·策略》:“各保身家,長攙白梃,盡成勁旅。”

出處

踏田器也。制為長柄,謂之長鑱。柄長三尺余,後偃而曲,上有橫木如拐,以兩手按之,用足踏其鑱柄後 跟,其鋒入土,乃捩柄起也。在園圃、區田,皆可代替。
詩云:拐橫柄屈踵微伸,替腳犁耕壟上春;足一踏來同耜舉,手雙按處與鍬均。長鑱(元代)王禎
長鑱是踏地起土之農具。杜甫《同谷歌》說“長鑱長鑱白木柄”,就是指此物。
長鑱古稱蹠鏵,元代叫踏犁,是遠古農器耒耜之遺制。如今農家多以鐵鍬起土,長鑱很少見,有文物價值。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