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豐鎮[河北省任丘市下轄鎮]

長豐鎮[河北省任丘市下轄鎮]
長豐鎮[河北省任丘市下轄鎮]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長豐鎮位於任丘市東30公里,任丘、大城、文安、河間四縣市的結合部,天津、保定、廊坊、滄州四市合圍的中心點,境內有津保公路橫貫東西,東鄰廊泊公路與津保公路的交叉點,地理位置優越,交通便利。面積78.6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積47600畝,總人口41130人。

鎮情概況

長豐鎮[河北省任丘市下轄鎮] 長豐鎮[河北省任丘市下轄鎮]

改革開放以來,長豐人民立足本地實際,面向市場,銳意改革,不斷進取,開闢了獨具特色的農業產業化道路,奠定了堅實的新型工業化基礎,農村經濟和社會各項事業得到了長足的發展。

村名由來

長 豐:據史籍載:建村於東周。唐開元十九年(公元731年)置利豐市,同年更名長豐市,以有長豐渠而得名。宋熙寧元年廢市為鎮稱長豐。該村系我市較大集市。

西郝村:建村於明朝中期。由東郝村移出一部分人在此建付,故名西郝村。

東郝村:建村於明初。以姓氏命名為郝村,後遷出一部分人在村西另建村莊,故改名為東郝村。

黃 莊:明永樂初,由宣化府遷入姓黃的在此定居,故名黃莊。

阜各莊:建村於明朝永樂年間。由山西洪洞市遷來黃、陳二家,在一個人土圪垯上(如土山)建村,故名阜各莊。

崇 村:建村於明初。由山西洪洞市遷來王、李兩家,各立一個小村,後因兩村相處很好合為一村,取名為崇村。

王 莊:建村於明朝永樂二年(公元1404年)。由山西洪洞市遷入王氏兄弟二人在此居住,定名王莊。

邵 莊:建村於明初以姓氏命名為邵莊。

袁 莊:據碑文記載:建村於唐開元七年(公元719年)。有袁道剛者在此建莊,故名袁莊。

北 莊:建村於明初。因位於長豐東北邊,故名北莊。

長丰南莊:建於明初。因位於長丰南面,故明南莊。1981年12月地名普查時更名為長丰南莊。

長豐東莊:建村於明初。因位於長豐的東面,故名東莊。1981年12月地名普查時更名為長豐東莊。

楊 屯:明初建村。以姓氏命名為楊屯。該村分3個大隊。

北張村:建村於宋朝。因張姓建村,故名張村,明代中期遷出一部分人在該村南面又建一村,村名為南張村,故此村改名為北張村。

寇家村:建村於明初。以姓氏命名為寇家村。

金元村:建村於清朝中期。由瀋陽遷來旗人在此用皇繩跑馬占圈定居,故名金元村。

柳 村:建村於明朝。因姓泖的建村,故名柳村。

胡家村:建村於明朝。以姓氏命名為胡家村。

高 屯:明永樂初,右高氏在此建村,故名高屯。

蔡 村:建於宋初。因蔡姓先居於此,故名蔡村。建村初以大街為主,後因姓氏增多,村漸向南發展,有寇、邢、王氏小街後因“巷”與“杭”字音相似,故有寇杭等稱。該村分4個大隊。

南張村:建村於明朝中期。當時有顧、劉等姓由張村遷居村南建村,故名南張村。

田 口:建村於清朝乾隆年間。當時只有8戶人家,原住金元村,被旗人逼迫至此,該村挖一井,水很甜,故名甜口村,後改為田口。

鎖 井:建村於宋初。原名黃龍港。據《任丘市志》稱“黃龍港在市東鎖井村,因黃龍見井上而名”。

孫 莊:該村建於清朝中期,當時因孫氏首居其村,故名為孫莊。

行政區劃

該鎮共轄32個行政村。分別是:東郝村、西郝村、阜各莊、北張村、南張村、金元村、中楊屯、寇家村、胡家村、黃莊、邵莊、長豐、王莊、袁莊、柳村、崇村、大街、西楊屯、東楊屯、高屯、蔡村、孫莊、前街、后街、吳街、田口村、韓街、寇杭、邢杭、王杭、長豐東莊、長丰南莊、長豐北莊。

特色產業

其中金元村,袁莊,柳村一帶梨樹種植已形成規模。每年都有大量的河北鴨梨和雪梨上市,供應京.津.等各大城市。而黃莊更是屈指可數的桃樹種植示範園區,每年都會有大量鮮桃供應市場,由於口感好,含糖量高,質優價廉,每年都會吸引大批客戶上門收購,產品遠銷八方。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