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肉膏

長肉膏,中藥方劑,收錄5種方劑,主治長肌肉無痕。主肉瘤,疔瘡,癰疽,發背,腦瘍,蜘蛛、蛇犬傷,蜈蚣、蠍毒,蜂蠆、草刺,竹木刺,小兒梅花禿瘡,面痣,贅痣,諸癤瘡,箭鏃傷,毒胎,六指,面目無名腫毒,惡肉。

基本信息

長肉膏之一

名稱

《景岳全書》卷六十四:長肉膏

處方

人參1兩,黃耆1兩,當歸1兩,夜合樹皮1兩,玄參1兩,血餘3兩,老鼠1個細藥:血竭5錢,龍骨5錢,赤石脂5錢,白臘5錢。

製法

上用麻油1斤,煎飛丹收。

功能主治

長肉。

摘錄

《景岳全書》卷六十四

長肉膏之二

名稱

《痘疹傳心錄》卷十五:長肉膏

處方

防風1兩,荊芥1兩,白芷1兩,生地黃1兩,當歸1兩。

製法

上銼,以香油1斤,煎至白芷枯色,濾去渣,再以文武火熬成膏,漸下黃白蠟各1兩,松香2兩,滴水軟硬得中,去火,慢下沒藥、赤石脂、密陀僧、血竭各2錢,以器盛之,蓋地上,愈久愈妙。

功能主治

長肉。

摘錄

《痘疹傳心錄》卷十五

長肉膏之三

名稱

《普濟方》卷三一五:長肉膏

處方

桑枝49寸,柳枝49寸,桃枝49寸,槐枝49寸,榆枝49寸,枸杞枝49寸。

製法

先以真麻油1斤熬滾,下枝在內,煎黃赤色,去枝,入黃丹10兩,柳枝不住手攪勻,滴試水中不散為度,傾入水盆內,候冷,瓷器盛貯。

功能主治

長肌肉無痕。主肉瘤,疔瘡,癰疽,發背,腦瘍,蜘蛛、蛇犬傷,蜈蚣、蠍毒,蜂蠆、草刺,竹木刺,小兒梅花禿瘡,面痣,贅痣,諸癤瘡,箭鏃傷,毒胎,六指,面目無名腫毒,惡肉。

用法用量

凡用,攤紙上,慢燋貼。凡疔瘡,急用鐵針於瘡頭上刺入1分許,作十字,用藥1粟點之,黃水出為度,少頃,將紙拭乾,再用藥點,如是者3次乃止。內服菊花散,將生菊葉1握,研冷水1-2盞與服,吐瀉為度。如虛弱人多服內補10宣散數日。若膿水不乾,用麝香散摻之。癧子,先用麻布搽令血熱,以綿系定,將藥於根頭鏇轉點之,若暑月即時落。癰疽、發背、腦傷等,不問有頭無頭,但要腫處知痛,用藥1粟許,於瘡頭上點之,少頃再點,便覺肉地軟癢。內服黑神散和復元通氣散,須用《局方》有白牽牛、穿山甲者,2藥打和勻,以無灰酒1-2碗調服,即時膿潰痛減。次服10宣散內補。如膿水不止,麝香散摻之。治蜘蛛蜂蠆等,不論咬破皮或見血,以藥一粟,點所傷處,候黃水出盡為度。草刺、竹木刺屑,以藥一點滴之,少頃黃水流痛止,刺屑自出。小兒梅花禿瘡,以先剃頭令淨,若有膿血,用帛拭乾,卻將油紙1張攤藥,罨放小兒頭上,後用水洗令潔淨,2-3日來結薄疤自落也。面痣,用箸子杵令血熱,將藥隨痣大小點之,待疤乾落即可。贅痣,先剪去硬皮,以藥點之,痞落即去。疥癬,待癢時抓破,以藥面清水拂之,其蟲即死。箭鏃毒、蜘蛛、蠍毒同治。無名腫毒、惡肉與瘤,同法治之。

注意

忌食毒物,及房室等事。

摘錄

《普濟方》卷三一五

長肉膏之四

名稱

《醫方類聚》卷一七七引《新效方》:長肉膏

處方

黃連1兩,黃耆1兩,防風1兩,當歸1兩,桂枝7錢半,大黃7錢半,枳殼1兩半,白芷半兩,玄參半兩,生地黃半兩,甘草節半兩,杜牛膝2兩半。

製法

上(口父)咀,用麻油煎令焦黑,浮起為度,去滓,取淨油3斤,入黃丹1斤半,煎成膏藥,再入阿膠灰3兩,黃蠟1兩半,攪勻,瓷器收貯。

功能主治

潰瘡。

用法用量

欲定痛,加木香、檳榔。

摘錄

《醫方類聚》卷一七七引《新效方》

長肉膏之五

名稱

《解圍元藪》卷四:長肉膏

處方

銀硃雲母粉象牙末各等分。

製法

以雞子清調。

功能主治

風瘡爛潭。

用法用量

先以濃茶洗淨瘡口,將膏塞入。不日長平。

摘錄

《解圍元藪》卷四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