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白山紅景天

長白山紅景天

長白山紅景天,吉林省臨江市特產,中國國家地理標誌產品。 長白山紅景天又名庫頁紅景天,生長在長白山海拔3500米以上地帶,性寒、味甘、澀。世界上只有部分區域適合長白山紅景天生長,主要分布在俄羅斯遠東地區、日本、朝鮮北部、中國東北的高山地帶,範圍較小。 據初步研究證明,紅景天為重要藥用植物,對人體具有抗缺氧、抗寒冷、抗疲勞、抗微波輻射、延緩機體衰老、健身強體、抗缺氧和免疫調節、防治老年疾病、延年益壽的特殊功能,對心血管系統、肝、腎、神經細胞有保護作用,在軍事醫學,航天醫學及運動醫學上都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2006年07月12日,原國家質檢總局批准對“長白山紅景天”實施地理標誌產品保護。

產品特點

品質特性

長白山紅景天,景天科多年生草本植物,根和根莖入藥。中文植物名亦稱:高山紅景天或庫頁紅景天,是長白山珍稀藥用植物種類之一。紅景天屬植物全世界約有90餘種,中國約有73種,東北有3種,只有長白山紅景天已作藥用,是紅景天家族中的佼佼者之一。

野生長白山紅景天在自然界分布區較窄,總量甚微,世界上只有部分區域適合長白山紅景天生長。主要分布在俄羅斯遠東地區、日本、朝鮮北部、中國東北的高山地帶,範圍較小。中國長白山紅景天主要分布在吉林省長白山區,主產於白山市轄區內臨江地區及安圖、撫松縣高山地帶,少數分布在黑龍江省海林、尚志、寧安等縣。多生長於寒溫帶,海拔1600米以上的高山嶽樺林帶、凍原帶。因它耐寒怕熱,最適合冷涼山區高寒地帶生長,零下45℃—50℃能安全過冬。生長適宜溫度為15℃—20℃,晝夜溫差大、冬季積雪厚有利於生長,高溫不利於生長。喜漫射光和散射光,忌強光直射。耐乾旱,怕水澇,忌夏季的高溫多濕。

長白山紅景天根莖黃褐色或灰褐色,呈不規則的類圓錐形、類長條形、類圓形等不同形狀。根莖頂部多有分枝,常呈叢狀或雞爪狀,有殘存的褐棕色鱗葉,包圍著的圓形乾枯的頂芽或莖痕,中下部常彎曲,或扭曲或扁圓,常有凸凹不平的圓形或扁圓形莖痕及瘤狀鬚根痕。斷面淺棕褐色。全長5—15厘米,直徑0.5—5厘米。質輕而脆,易折斷。長白山紅景天質量優良,有效成分含量較高:水分≤12.0%;總灰分≤8.0%;酸不溶灰分≤2.0%;浸出物≥22.0%;紅景天苷≥0.52%。

長白山紅景天 長白山紅景天

藥用價值

長白山紅景天亦稱庫頁紅景天,中國古醫藥專著《本草綱目》、《神農本草經》都將其列為上品。稱其“祛邪惡氣、補諸不足”。

在前蘇聯遠東高山寒冷地區,紅景天也早已收作藥用,是很好的“適應原”樣藥用植物。20世紀60年代,蘇聯基洛夫軍事研究院在尋找強壯劑時,發現紅景天有類似中醫“扶正固本”的“適應原”藥樣作用,而它的增強免疫作用可強於人參。同時,紅景天提取物還具有抗輻射、抗衰老、抗疲勞的顯著作用,因此,將紅景天製成浸膏等製劑,作為太空人的專用飲品。後來廣泛套用為潛水員、飛行員、運動員的緩解疲勞,恢復體力,增強活力的特效藥物。

長白山紅景天 長白山紅景天

1975年,吉林省中醫中藥研究所、東北師範大學生物系的嚴仲鎧研究員、張文仲教授,接受吉林省科委《長白山藥用植物資源調查和利用》的課題,對長白山進行了四年多的深入調查研究,在其後編著出版的《長白山植物藥志》(吉林人民出版社,1982年出版)對長白山紅景天作過較為詳細記述。指出其有滋補強壯、抗心衰、治陽萎、糖尿病、低血壓,以及能提高體力和腦力機能等作用。瀋陽藥學院的專家學者對其藥理藥效進行了較深入研究,研究報告表明,長白山紅景天含有:紅景天苷、甙元酪醇和揮髮油及酚酸類化合物,還含有具有生物活性的微量元素、胺基酸和維生素以及具有抗衰老活性的超氧化物岐化酶(SOD)。對長白山紅景天藥理作用的研究和臨床套用表明,本品具有雙向調節的“適應原”樣作用,還具有抗疲勞、抗缺氧、抗衰老、抗微波輻射,可提高腦力勞動效率和人體的體力,以及提高機體免疫力、降血糖、抗病毒、鎮痛等作用。對氣虛體弱、氣短乏力、咳血、肺炎咳嗽和婦女白帶等症有較好的療效。現代醫學還用於預防高原反應、延緩衰老、治療冠心病、心絞痛、心律失常和類風濕性關節炎等疾病。1995年中央衛生部批准,已列入國家級保健藥物新資源。

產地環境

臨江市位於吉林省東南部,長白山主峰西南麓,鴨綠江中上游,與朝鮮隔江相望,幅員面積3008.5平方千米 。屬北半球中溫帶濕潤性季風氣候區,由於生長區近海,氣候比較濕潤,冬季寒而不冷,夏季熱而不躁,海拔高度為290—1891.7米。由於地貌、地形、海拔高、大氣壓的不同,小區氣候極為複雜,全市共劃分為沿江溫和、淺山冷涼、高山寒冷三個不同氣候區,各區氣候條件差異顯著。

臨江市自然條件優越,域內雨量充足,氣候宜人,土壤肥沃,山峰海拔高,林下伴生的野生中藥材資源十分豐富,約有800餘種,素有“立體資源寶庫”之稱。而且臨江市開發歷史短,人為破壞輕,大部分野生資源仍保持著很好的原始生態環境,環境無污染,高山地帶海拔高,晝夜溫差大。

臨江地理 臨江地理

長白山紅景天的生長對環境條件和水土等有著很強的選擇性,只有適宜的條件才能有利其生長,有利於其藥效成分的積累,才能保證藥材質量。臨江市高寒山區無論是氣候條件還是地理水土環境特徵,均能滿足長白山紅景天生長需求,提供了得天獨厚的條件。

歷史淵源

相傳,早在清康熙年間,新疆的策妄阿拉布坦發生叛亂。為了平息叛亂,康熙御駕親征。由於西部高原乾旱,環境惡劣,加上官兵們長途跋涉,隊伍勞頓,士氣低落。在這樣的情況下,部隊戰鬥力大大減弱,屢屢戰敗。只好就地紮營休整,為調整體能增強體力,在當地邊民指點下採摘紅景天給兵士們泡酒服用。將士們體力迅速恢復,士氣大振,一鼓作氣打敗叛軍。康熙遂給紅景天取名“仙賜草”。

臨江市清朝前舊城名“貓耳山鎮”,清光緒二十八年(1902年)設治,始稱臨江。在臨江縣誌(1902年—1934年)物產篇,亦記載“長白高山上產有“景天”。民間多年相傳在從事體力勞動感到疲憊時和在數九隆冬到野外從事生產作業時,常用它煎水或泡酒,是伐木工人解乏驅寒之良品。

20世紀60年代,臨江民間馴化栽培長白山紅景天獲得成功。

1982年5月,由劉義、吳維春、於慶海、王一明組成的高山紅景天移植馴化高產技術及製劑項目研究組在臨江建立基地,進一步對長白山區產長白山紅景天進行了較詳盡的考察,是中國率先在臨江地區進行的對長白山紅景天進行綜合栽培技術、育種等研究,期間還同時對栽培品作了基礎和套用等方面的研究,取得了突破性進展,在種子及根莖的引種栽培上獲得成功,栽培技術達到國際領先水平。1987年6月,各項成果通過吉林省鑑定。

臨江按照長白山紅景天生育期的需光、需水、養份調節規律進行了較為全面研究,總結出一套合理灌溉、科學施肥、在低海拔地區栽培長白山紅景天(在海拔800—1100米處可以栽培)的經驗資料,並且研究制定了《無公害高山紅景天規範化栽培技術規程》。在東北岔、樺樹、寶山等高寒山區已大面積種植長白山紅景天,整個長白山紅景天的生產過程嚴格按照《無公害高山紅景天規範化栽培技術規程》進行規範管理,從而確保了長白山紅景天的優良品質。

臨江是人工栽培紅景天最早,栽種的面積最大,同時也是中國乃至世界長白山紅景天的主產區,這一資源優勢也確立了臨江長白山紅景天是中國栽培產業化主產區的顯著地位。

為了更好的開發利用長白山紅景天資源,臨江市政府申報了一批項目,分別在吉林省農發辦和生態辦立項,並獲得了國家資金的支持。其中“高山紅景天顆粒劑研製”,國家支持80萬,“高山紅景天基地建設”國家支持20萬。通過立項研究,長白山紅景天的深加工有了很大的進展,臨江市相繼成立了四家相關企業。其中,三家醫藥企業於2004年全部完成了GMP改造,並通過國家驗收。

長白山紅景天 長白山紅景天

經過多年努力,臨江市開發出以長白山紅景天為原料的系列產品,按用途和行業管理分類,形成醫藥、保健兩大類產品。

生產情況

長白山紅景天通常年份產量約在50萬公斤,約占中國的87%。歷史最好年份產量達80萬公斤,產值一般保持在2000萬元左右,以長白山紅景天為原料的深加工產品,年需要長白山紅景天10萬千克,銷售收入1200萬元。在臨江市農產品出口中,長白山紅景天製品位居第二位。

2012年,臨江市種植長白山紅景天面積約有1萬畝,約占中國栽培面積的80%。

產品榮譽

“利生源顆粒”獲國家星火計畫成果獎和吉林省科技進步獎二等獎,“景天王”獲吉林省科技進步獎三等獎。

1996年,臨江市被中國農學會和中國特產報命名為“中國高山紅景天之鄉”。

長白山紅景天 長白山紅景天

2006年07月12日,原國家質檢總局批准對“長白山紅景天”實施地理標誌產品保護。

地理標誌

地域保護範圍

長白山紅景天地理標誌產品保護範圍以吉林省臨江市人民政府《關於確定長白山淫羊藿和長白山紅景天原產地域保護範圍的函》(臨政發[2005]29號)提出的範圍為準,為吉林省臨江市現轄行政區域。

質量技術要求

(一)立地條件

選擇海拔800米以上的高寒山區,陽光充足,排水條件良好,含腐殖質較厚的砂質土壤。

長白山紅景天 長白山紅景天

(二)栽培管理

1.田間管理:使用有機肥,及時清除病枝、病殘體,減少病蟲源;經常鬆土除草,排水防澇。收穫前半月內禁止使用各種農藥。

2.根及根莖採收:種子繁殖的紅景天,生長4至5年即可採收;以根莖繁殖的2至3年即可採收。

(三)品質特色

1.感官特色:藥材性狀:本品呈不規則的類圓錐形、類長條形、類圓形等不同形狀。長5厘米至20厘米,直徑0.5厘米至5厘米,外觀棕黃色至棕褐色。根莖頂部多有分枝,呈叢狀或雞爪狀,有殘存的褐棕色鱗葉包圍,有時有圓形乾枯的頂芽,中下部常彎曲,或扭曲或扁圓,常有凸凹不平的圓形或扁圓形莖痕及瘤狀鬚根痕。鬚根較多。斷面淺棕褐色。質輕而脆,易折斷。味甘、微苦,性平。

2.理化指標:水分≤12.0%,總灰分≤8.0%,酸不溶灰分≤2.0%,浸出物≥22.0%,紅景天苷≥0.5%。

專用標誌使用

長白山紅景天地理標誌產品保護範圍內的生產者,可向吉林省臨江市質量技術監督局提出使用“地理標誌產品專用標誌”的申請,由國家質檢總局公告批准。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