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毛風毛菊

長毛風毛菊

長毛風毛菊為雙子葉植物藥菊科植物長毛風毛菊的全草。其功效主要是瀉水逐飲。主治水腫及胸脅積液等證。

基本信息

簡介

【名 稱】:長毛風毛
【來 源】:為雙子葉植物藥菊科植物長毛風毛菊的全草。
【功 效】:瀉水逐飲。
【主 治】:治水腫及胸脅積液等證。
【性味歸經】:苦、澀,寒。大腸經。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3一6克。
【動植物資源分布】:分布於甘肅西南部、青海、湖北、四川西北部、雲南、西藏。
【考 證】:始載於《中國高等植物圖鑑》。

動植物形態

長毛風毛菊 多年生草本,高10-20cm。根莖肥厚,頂端密被膜質殘存葉柄;莖被白以長柔毛。基生葉蓮座狀,長圓狀倒披針形或橢圓形,長5-16cm,寬2-3cm,先端稍尖,基部狹楔形下延成具翅的短柄,全緣或有不明顯的粗齒,兩面被疏長柔毛或僅葉緣有睫毛;莖生葉1-3,條形,無柄。頭狀花序,單生莖頂,直徑2-3.5cm;總苞卵狀鐘形,長約2cm;總苞片3層,全部或邊緣紫色,基部密被長柔毛,外層卵狀披針形,內層條形,3層,綠黃色;托片長短不等;小花管狀,紫色,長達2cm。瘦果圓柱狀,長3-4cm,冠毛污白色,外層短,糙毛狀,內層羽毛狀。花期6-7月。

各家論述

《新華本草綱要》:全草:味苦、澀,性寒。有逐水的功能。用於各種水腫。分布於甘肅西部、青海、湖北。

圖片展示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