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春花(夾竹桃科)

長春花(夾竹桃科)

長春花(學名:Catharanthus roseus),目前台灣育種出多個品種,近年來育種以花朵越大為趨勢。青草藥用途上,全草入藥可止痛、消炎、安眠、通便及利尿等。亦有醫者配伍入治療癌症的複方,作為藥材中的一味,可能是考量到它所具有的抗腫瘤成分。全株具毒性需斟酌注意。誤食後,會造成白血球減少、血小板減少、肌肉無力、四肢麻痹等症狀。其乳汁中所含生物鹼,如長春花鹼和長春新鹼(vincristine),被提煉出來作為多種癌症如白血病、哈傑金氏症所用的化學治療藥物。純化的長春新鹼中文商品名為維克思丁®

基本信息

來源

長春花(夾竹桃科) 長春花(夾竹桃科)

為夾竹桃科植物長春花Catharanthus roseus(L.)G. Don的全草。

形態特徵

長春花 長春花

直立多年生草本或常綠半灌木,高達80cm。幼枝紅褐色,近無毛。節稍膨大。葉互動對生,主脈基部淡紅紫色。花單生或成對;花萼小;花冠高腳碟狀,心皮2,子房離生。蓇葖果2個,直立,被毛。種子無種毛,具顆粒狀小瘤凸起。

地理分布

長春花 長春花

多生於林邊、路旁、海灘及園地草叢中,多為栽培。主產廣東、廣西及雲南;長江以南廣有種植,或作一年生植物栽培。

採制

全年可采,洗淨,切段,曬乾或鮮用。

成分

長春花 長春花

全草已分離出70多種生物鹼,主要有長春鹼、長春新鹼、環氧長春新鹼等。近年又半合成了長春花鹼醯胺。

藥理

長春花 長春花

長春花乙醇提取物和熱水提取物,套用總細胞容積法,試驗顯示對小鼠肉瘤抑制率為100%和95.7%。長春鹼在0.05~0.1mg/kg劑量下對小鼠白血病、小鼠肉瘤、弗來特腹水癌、乳腺癌小鼠的自發性及移植性乳腺癌等均有明顯的抗腫瘤作用。長春鹼對動物移植性腫瘤的抑制作用大於長春鹼,它尚對小鼠的骨肉瘤、淋巴瘤、骨髓瘤等亦有效,長春花鹼醯胺抑瘤作有與長春新鹼相似,它尚對黑色素瘤,Mardner淋巴瘤和乳腺癌755有效。

臨床

長春花 長春花

用於治療白血病、乳腺癌、卵巢癌、肺癌等。

治療白血病VP方案:長春新鹼每周靜脈注射1次,劑量為1.5mg/m2;強的松每日量為40mg/m2,為目前急性淋巴細胞性白血病誘導緩解治療最常用的化療方案,其緩解率在兒童可達85%左右。如報導用VP方案治療21例急性粒細胞白血病,完全緩解16例,部分緩解3例,無效2例,完全緩解所需平均時間為4.5周。

治療實體瘤

套用長春新鹼、環磷醯胺、強的松(COP)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