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尾粉蚧

長尾粉蚧

成蟲、若蟲刺吸莖葉汁液,影響生長。 若蟲似成蟲,但較扁平,觸角6節。 雄若蟲後期成白色繭,在繭內化蛹。

分布與危害

在福建、雲南、貴州等地均有分布。有報春花、扶桑、海桐、櫻花、變葉木、夾竹桃、仙人掌、杜鵑、石楠等。成蟲、若蟲刺吸莖葉汁液,影響生長。

形態特徵

雌蟲橢圓形,體長2.5毫米,寬1.5毫米,白色稍帶黃色,背中央具1褐色帶。足與觸角有少許褐色,背面敷白蠟粉。體緣生白色蠟質突出物,近尾端有4根白色細長蠟絲。觸角8節,第八節最長,各節均具毛。足甚長,脛節比跗節長2倍,爪長。腹部各節有許多小孔及散生毛,腹側具圓孔及尖刻,分泌白色蠟質。肛門輪生6根長毛。卵略呈橢圓形,淡黃色,產於白絮狀卵囊內。若蟲似成蟲,但較扁平,觸角6節。

發生規律

1年發生2-3代。以卵囊越冬。次年5月中、下旬若蟲大量孵化,群集幼芽、莖葉上吸汁為害,使枝葉萎縮、畸形。雄若蟲後期成白色繭,在繭內化蛹。雌成蟲產卵前先形成絮狀蠟質卵囊,卵產於囊中。每雌蟲可產卵200-300粒。

防治方法

人工刮除介殼蟲。若蟲盛孵期噴灑螟松1000倍液,或氧化樂果100D倍,或40%速撲殺乳油1500倍液。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