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孫紹遠

長孫紹遠

紹遠字師,少名仁,河南洛陽人,魏太傅稚子,起家司徒府參軍,封東阿縣伯,從孝武西遷,別封文安縣子。大統中除太常卿,遷中書令,襲封上黨王珀例降為公,改馮翊郡,恭帝時累遷錄尚書事,六官建,拜大司樂。閔帝受禪,封上黨公。明帝時授禮部中大夫,尋拜京兆尹,歷少保、小司空,出為河州刺史,武帝時歷少宗伯,卒贈柱國大將軍,謚曰獻。

基本信息

長孫紹遠

長孫紹遠,字師,河南洛陽人。少名仁。父長孫稚,魏太師、錄尚書、上黨王。紹遠性寬容,有大度,望之儼然儕莫敢褻狎。雅好墳籍,聰慧過人。時稚作牧壽春,紹遠幼,年甫十三。稚管記王碩聞紹遠強記,心以為不然。遂白稚曰:“伏承世子聰慧之姿,發於天性,目所一見,誦之於口。此既歷世罕有,竊願驗之。”於是命紹遠試焉。讀《月令》數紙,才一遍,誦之若流。自是碩乃嘆服。

魏孝武初,累遷司徒右長史。及齊神武稱兵而帝西遷,紹遠隨稚奔赴。又累遷殿中尚書、錄尚書事。太祖每謂群公曰:“長孫公任使之處,令人無反顧憂。漢之蕭、寇,何足多也。然其容止堂堂,足為當今模楷。”六官建,拜大司樂。

孝閔踐阼,封上黨公。初,紹遠為太常,廣召工人,創造樂器,土木絲竹,各得其宜。為黃鐘不調,紹遠每以為意。嘗因退朝,經韓使君佛寺前過,浮圖三層之上,有鳴鐸焉。忽聞其音,雅合宮調,取而配奏,方始克諧。紹遠乃啟世宗行之。紹遠所奏樂,以八為數。故梁黃門侍郎裴正上書,以為昔者大舜欲聞七始,下洎周武,爰創七音。持林鐘作黃鐘,以為正調之首。詔與紹遠詳議往復,於是遂定以八為數焉。授小司空。高祖讀史書,見武王克殷而作七始,又欲廢八而懸七,並除黃鐘之正宮,用林鐘為調首。紹遠奏云:“天子懸八,肇自先民,百王共軌,萬世不易。下逮周武,甫修七始之音。詳諸經義,又無廢八之典。且黃鐘為君,天子正位,今欲廢之,未見其可。”後高祖竟行七音。屬紹遠遘疾,未獲面陳,慮有司遽損樂器,乃書與樂部齊樹之。後疾甚,乃上遺表又陳之而卒。帝省表涕零,深痛惜之。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