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壽醬乾

長壽醬乾

結束了計畫經濟時代的束縛,長壽五香醬乾插上了騰飛的翅膀。 1987年,侄子何穩根在她的傳授下,註冊並開始了“多珍醬乾”的生產加工。 用作家潘剛強的話說,“如今的平江醬乾,也如其它眾多的風味小吃一樣,成為市場經濟的快餐食品。

百科名片

長壽醬乾是一種產自汩羅江邊古鎮長壽街的地方風味特產,歷史悠久,風味獨特,其全國遐邇聞名已是不爭的事實。其口感十足,色澤金黃,在平江醬乾中尤以長壽醬乾最正,也可以叫做五香醬乾。

營養價值

長壽醬乾是濃縮型的綠色食品,它濃縮了羅霄山脈清新山林之靈氣,毓秀大地之精華。它取材用料十分考究。加工須用籽粒飽滿的本地上等八月黃豆,浸泡豆籽的水系深井泉水,無任何污染,清澈透底、甘之如飴,富含礦物質。

製作過程

石磨出漿後,掌勺徐徐舀漿入缸,其漿純白潤滑,稠淡相宜。豆腐汁入榨箱襟布壓製成二分厚薄,切成一寸見方的豆腐片,即入鹵鍋滷製一盞茶功夫。滷汁配料采自山林,有八角、小茴、肉桂、公丁、母丁、孜圓、波扣等中草藥材,輔以桂皮和薑末,林林總總三十六味香料熬制而成。當然滷汁中最重要的是醬油,醬油要選七蒸七曬四十九天發醇後慢慢用篾籠漏子滲出的豆醬原汁。眾香凝結為異香,十里飄溢,馨香竄鼻。提神醒腦。“上色”後的香乾子入雞汁湯鍋煮熟入味。雞之選料,必須是食蟲蟻、谷穗的地方雞種,靚湯鮮美,汁稠味濃。最後一道工藝是出鍋上篾折在炭火上烘烤,木炭也有講究,作坊主親自到山中炭窯邊選購,非香樟樹木和桎木燒制的硬質白炭不可,文火反覆烘烤,過之而糊焦,烤之不足綿軟無韌性,更無烤香,火候把握得恰到好處。出灶即浸潤在麻油中。麻油是柞樹土榨榨出的農村小磨麻油,濃香撲鼻。這樣,烏黑油亮、芳香四溢的“五香醬乾”便生產出來了。“豆香、鹵香、雞肉香、烤香、芝麻香”,謂之“五香”,其實又何止五香。

長壽醬乾的發展史

五香醬乾的製作首要的還是豆腐坯子的製作。民國時期,有一種說法說“方生元”的醬乾比“多珍”的好吃,原因在於豆腐的精細製作,即在豆漿凝固時,不是採取用石膏凝固,而是用隔夜的次水。均勻凝固的手法不是摻漿、扒漿和提漿,而是反覆遊動,這是一種更原始的傳統的製作工藝,名叫“游漿豆腐”。下鹵鍋之前還要用清水托掉次水味,事實上,上麻油是在上篾折烘烤之前,用棉布沾上麻油一片片地塗抹後用手指將麻油輕揉進去,烤一會兒又翻過來塗抹麻油和指揉,接著烤直到麻油香滲透到醬乾裡面去。據行家說,醬乾無別巧,味道要出來,巧在滷煮時間的長短要把握得恰到好處;香味無別巧,巧在烤制的原料一定要用木炭以及烘烤的火候。那時一片烘烤成型的醬乾輕咬一角看看,裡面是黑色而不是現在的白色。當然,還有更重要的是潔淨,有人描述豆腐作坊工人在河邊洗襟子布簡直是一種藝術享受,手拈布的一角在河水中反覆擺動,以期擺掉布眼裡的豆渣,然後要用木擂棰在青石板上棰去次水汁,如此反覆十幾次,絞乾放入木桶中便大功告成了。想想看,在綠蔭的河邊一群健美的婦人洗滌勞動的場面該是多么美麗的呵。
五香醬乾廠作為長壽供銷社商辦工業的支柱廠子,在計畫經濟年代,為保住並創新這種正宗湘味名優小吃的品牌也進行了不懈的努力。廠里於1985年註冊了“長壽”牌的國家商標,搬遷廠址蓋起了寬敞的廠房。更重要的是,為解決霉變不易儲藏制約生產銷售的老問題,可以說是殫精竭慮辦法想盡,從1984年開始,先後奔赴天津食品化學研究所、南京軍區化學研究所、省二輕化工研究室等機構請專家求援助。先後用了中草藥防霉、苯鉀酸等化學製劑防霉。有一次,廠領導聽說越南進口的公丁油防霉效果好,聯想到民間茶油浸臘肉保鮮的傳統辦法,於是四處求購,但因為價高奇缺只得放棄試驗。在天津,專家說只有真空無氧環境才有效果,五香醬乾的真空包裝時代才應運而生。“產品應市時,又以十筒為一袋,密封袋口,商標新穎,既大方美觀,又可保持一個月左右不霉變,大大方便了外地旅客。”(方炯如《長壽五香醬乾》)。這期間,參加了省、市和中央的展覽會、博覽會,上了《全國食品年鑑》《全國工商年鑑》等,時任國務院副總理的田紀雲來湘視察前,在鄭州親自點名這種瀟湘名產,遵照省政府指示按照純傳統加工了一桌醬乾空運了去。總理品後稱讚不已並要求供銷社下決心搞規模化生產,加大防霉投入。1985年,大辦商辦工業,廠里到江蘇宿遷採購了豆腐成型一條龍生產線,最終醬乾生產因行銷、保鮮問題,仍未走出小作坊生產經營模式。
結束了計畫經濟時代的束縛,長壽五香醬乾插上了騰飛的翅膀。在多元經濟並存的格局下,何坤和作為生產的技術權威,在生產、傳承、發展的過程中,發揮著極其重要的作用。1987年,侄子何穩根在她的傳授下,註冊並開始了“多珍醬乾”的生產加工。其它族侄和親朋也陸續開始生產,至今已有三十多家廠家。可以說,凡是有人請教,她便有問必答有求必應,她的無私是有口皆碑的。一種名優產品,有一種開放的格局,總能夠有一個想藉此加工銷售致富的群體。更何況,“平江的父母官也想把一片醬乾做成一項大產業,縣政府組織科技專家聯合攻關,解決了保鮮等難題。長壽醬乾演變成了平江醬乾,行銷天下”。很多平江人也吸收現代行銷的先進理念走出大山,平江人辦的醬乾加工廠,便如雨後春筍般在全國各地冒了出來。但長壽街人,不論在外地工作與否,嚼起現在的醬乾總覺得這些包裝精緻的醬乾味道不太對,有些還特別不地道。有些產品甚至在包裝上寫上“食用香辛料、山梨酸鉀”等配方,讓內行人摸不著頭腦。事實上,麻辣風味也是一種適應現代人口味的改良品種。老長壽街人對那時白棉線匝的粗草紙包的傳統搞法,感覺親切但也只能無奈地接受這種變化的了。他們最不能容忍的是,為了牟取利潤有的商家採取商標侵權,嚴重偏離傳統工藝生產的醬乾,酸不溜秋的,搞壞了這種產品的形象。用作家潘剛強的話說,“如今的平江醬乾,也如其它眾多的風味小吃一樣,成為市場經濟的快餐食品。黃豆不再是汩羅江邊沙泥土裡種的八月黃,水也不再是幕阜山脈的山沁水,土雞熬湯嫌成本太高,木炭烘烤嫌速度太慢,不外乎施以濃烈的佐料,一辣蓋百味,能夠賺錢就行,還有誰在乎那份古訓、捨得那份血本呢?”於是,有人擔憂,有人捍衛,有人呼籲政府要管一管聰明的商家則高揚遵古製作的旗幟,在傳統風味上下功夫,也確實得到了好的回報。如多珍醬乾重新生產以來,第一年產值10萬元,以後年份始終保持20多萬元的較高水平。要貨電話應接不暇,旺季時與“長壽醬乾”一樣常處於脫銷狀態。

長壽醬乾的傳說

民間流傳有多種版本,有乾隆微服私訪吃後龍顏大悅說這是湘味名吃之說;有清代湖湘學子赴京趕考,殿試時,縱論三湘特產,特別提及五香醬乾,皇上聞之,御點進貢。天子品嘗後,皇顏大悅。為了讓皇上嬪妃們嘗到鮮美原味的醬乾,常常是官差八百里快騎,日夜兼程專送。當時,五香醬乾名震中原,在京城出盡風頭之說;更有甚者,某品種廣告言之鑿鑿說宦海失意的杜甫流落漢昌時,順香並品過後詩興大發,興然命筆作詩相贈,名曰:“鹵坊世家”。大凡傳說無從考證真假,有牽強附會,有隨興揮甩,更有商家惡吵純屬子虛烏有的。但醬干係地方遵古製作的土特產,不論是產自清代還是唐朝,無論是靠帝王還是詩聖作秀,歷史悠久已是不容置疑的。

長壽醬乾的展望

現在,單長壽街一地醬乾年產值就達300多萬元,大豆用量高達十多萬斤。有識之士有感於益陽皮蛋、河北水餃、北京全聚德烤鴨等地方名吃行走天下的成功範例,給長壽醬乾的發展出謀劃策。什麼政府牽頭聯合經營,產品監銷,質量認證,市場準入,規模生產,連鎖行銷,甚至細化到超市牙籤試味推銷都考慮到了。一句話,醬乾大有潛力可挖,醬乾可以做成大產業,已經成為一種共識和期盼。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