鑾坡集

著者

明·宋濂

朝代

書目提要

〖解題〗宋濂(1310~1381),字景濂,號潛溪,浦江(屬今浙江)人。自幼好學,九歲即能作詩。青年時文名甚盛。元末曾以薦舉而授翰林編修,未赴任。後應朱元璋徵聘至應天(今江蘇南京),頗受信任。明初修《元史》,以宋濂為總裁;書成,授翰林學士。官至學士承旨、知制誥,兼贊善大夫。洪武十年(1377)致仕。十三年,丞相胡惟庸以謀逆罪被逮捕及處死,宋濂長孫為惟庸黨羽,一併獲罪。宋濂亦因此案而與其家屬安置茂州。次年病死夔州。宋濂在元、明間為文章大家,元末即有《潛溪》等集行世。晚年重編文集,凡七十五卷,以在朝時所作為《翰苑集》,歸田後所作為《芝園集》,後附《朝京稿》;而將元末所作悉數刪除。此一文集直至正德間始由張縉刊行,稱《宋學士文集》。今以《四部叢刊》影印張縉刻本《宋學士文集》為主,並據元末輯、明初刊《潛溪集》《潛溪後集》、洪武十年刊《宋學士文粹》、天順間黃溥輯刊《潛溪先生集》、黃譽刊《宋學士先生文集》、嘉靖間刊《潛溪集》、韓叔陽刊《宋學士全集》、嘉慶間胡榮刊《宋文憲公全集》、《金華叢書》本《宋學士文集》及《補遺》等書校補,編成本書。〖質量〗二校。

版本

四部叢刊影張縉刻本

卷數

21

部分內容閱讀

金陵管君名豫以時順為之字以介石題其所居之齋皆取乎大《易》之義也。蓋管君嗜學弗懈既習儒家言又通天官之學。當皇上龍飛定鼎江左材藝之士無不寵任之管君用薦者擢為歷官。已而建太史監遂改春官之職。管君益竭其智慮凡氣朔之盈虛躔度之遲疾或步或推罔有絲毫愆忒。上嘉其勤會廷議易太史監為欽天監遂命管君為之令。管君亦可謂至榮也已然其進學之心猶孳孳也且謂豫以悅樂為義易致沉溺必以中正自期介如石焉則能審其?微上下之交不至於諂瀆矣乃掇“介石”二言以自警。
世之為人子者未嘗不欲顯其親。欲顯其親唯載諸史牒可以傳於悠久。然史法有例非顯官貴臣及勳業殊異者不書焉。於是往求辭章之家采著行實揭於墓門及其至也與史牒相為表里庶或少慰念親者罔極之思。或者以諛墓譏之此豈人之情也哉!
惟府君之讀書不眩其文而食其實故以之治家則大穰以之奉親則悅而愉以之勵子姓則飭以修以之闢地則能去危而就安何莫非推其所學也視彼膠固章句資為?繪之辭以嘩世者有間矣。銘曰:
●卷十八·翰苑後集之八
●卷十二·翰苑後集之二
歲丙申春二月元將蠻子海牙闞大兵南渡擁兵建柵於采石磯以斷淮西之路。時將士家屬皆留淮西上慮其心動氵存命忠武王帥師攻之公亦在遣中。乃以疑兵分其勢然後出正兵與戰。短戈方接奇兵遽起而乘之元將大敗而遁。三月乙酉大破陳也先營於方山。庚寅下金陵公之績為諸將先。丁酉上命徐魏公取鎮江公副之破貓<豸?>軍水寨。夏四月下丹陽、金壇。五月平宣城。兵鋒所及勢如破竹而所向無前矣。轉承信校尉領軍先鋒。六月取廣德。秋七月破偽吳張士誠水寨。九月復從忠武王攻毗陵。會清軍叛與士誠合圍魏公於牛塘。王與公大敗其眾擒其梟將張將軍。
張中字景華臨川人也。少習儒以《春秋》應進士舉不中遂放情山水歷游江右諸郡。遇異人授以太極數學談禍福多驗。時天下大亂歸隱莫府山與人言避兵之方。從之者吉違則凶。
嗚呼士君子之立身也其功名ピ赫於世則登名於國史。其次焉則書諸郡志。又其次焉則藉薦紳之立言者以傳。及其久也未嘗不與史志相為頡頏。有若府君之行斥乎澆漓葆乎醇熙一本乎真誠而弗事乎詭隨此所謂一鄉之善士非歟是宜揭之崇阡以為聳善扶世之計而所愧者予非其人也。雖然予久居禁林海內名公卿及賢士大夫所銘者多矣鮮有徵文於十九年之後者而木與?有焉則其久不忘乎親可知矣。予雖欲辭之而烏乎辭之若木與?者亦可謂之孝孫矣乎!是為表。
當塗陶君用高蓋出於晉徵士元亮之裔。凡宦轍所臨必效前人種菊花滿坡。當萬木搖落時花始秀拔低昂枝上若赤金所鑄錢頗可玩。用高公退之餘酌酒與花對恍然如在柴桑籬落間殆忘其章綬之榮案櫝之煩也。
天香何來鼻觀先聞。豈伊天女吐茲奇芬。誰謂靈通與道乖忤。我尚不有亦何心故。世緣已竭幡然西歸。夢寐潛通皇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