鑣

(1) (形聲。從金,麃( páo)聲。本義:馬嚼子。指馬口中所銜鐵具露出在外的兩頭部分) (2) 同本義 [bit of a bridle] 鑣,馬銜也。——《說文》 約綏約轡木鑣。——《儀禮·既夕禮記》 鐵鑣不飾。——桓寬《鹽鐵論·散不足》 (3) 又如:鑣轡(馬嚼子和馬韁繩);分道揚鑣 (4) 借指馬 [horse] 飛鑣出荊路。——鮑照《擬青青陵上柏》 分鑣並驅。——蕭統《文選序》 (5) 古代兵器。同“鏢” [dart-like weapon]。如:鑣局(鏢局);鑣客(鏢客)

基本信息

結構

鑣

繁體字:鑣 漢字結構:左右結構

簡體部首:釒,部首筆畫:5,部外筆畫:15,總筆畫:20

繁體部首:金,部首筆畫:8,部外筆畫:15,總筆畫:23

筆順編號:31115413522115354444

基本字義

● 鑣

鑣

漢語字典

[①][biāo]

[《廣韻》甫嬌切,平宵,幫。]

[《集韻》悲嬌切,平宵,幫。]

亦作“?1”。“鑣1”的繁體字。

(1)馬嚼子。與銜合用,銜在口中,鑣在口旁。青銅製或鐵制,也有用骨、角制的,上面可系鑾鈴。

(2)指乘騎。

(3)見“鑣鑣”。

(4)同“鏢”。參見“鑣局”、“鑣客”。

音韻參考

[上古音]:宵部幫母,pi?

[廣韻]:甫嬌切,下平4宵,biāo,效開三平宵B幫

[平水韻]:下平二蕭

[粵語]:biu1

字源字形

字源演變:

鑣

字形對比:

鑣

出處

鑣,馬嚼子兩端露出嘴外的部分鑣,馬嚼子兩端露出嘴外的部分

鑣,馬銜也。――《說文》

約綏約轡木鑣。――《儀禮·既夕禮記》

鐵鑣不飾。――桓寬《鹽鐵論·散不足》

又如:鑣轡(馬嚼子和馬韁繩);分道揚鑣

借指馬

飛鑣出荊路。――鮑照《擬青青陵上柏》

分鑣並驅。――蕭統《文選序》

《詩·衛風·碩人》:“四牡有驕,朱幩鑣鑣。” 毛 傳:“鑣鑣,意為盛貌。”

鑣,馬嚼子兩端露出嘴外的部分鑣,馬嚼子兩端露出嘴外的部分

古代兵器。同“鏢”

拼音是biao的漢字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