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路隧道養護

鐵路隧道養護

隧道病害主要有限界不足、襯砌裂損、漏水和污染等。建築的標準不統一,施工誤差,襯砌變形,會造成限界不足等病害。山體的內力重新分布,超挖回填不足,襯砌背後填土受水沖空,圬工受水侵蝕,洞門上覆蓋層發生滑坍,砌體砂漿失效,拱部、邊牆和仰拱結合處應力集中,會造成襯砌裂紋、錯位、剝落、腐蝕等病害。地下水和地表水的處理不當,會造成隧道漏水,冬季結冰膨脹可能把襯砌擠壞。長隧道內通行的蒸汽機車和內燃機車,會造成洞內空氣污染,有的因隧道岩層中含有瓦斯和放射性元素,也會造成隧道污染。為消除鐵路隧道病害,保證列車運行安全,對隧道進行的維護和修理工作

簡介

鐵路隧道養護是為了消除鐵路隧道病害,保證列車運行安全,對隧道進行的維護和修理工作。隧道病害主要有限界不足、襯砌裂損、漏水和污染等。建築的標準不統一,施工誤差,襯砌變形,會造成限界不足等病害。山體的內力重新分布,超挖回填不足,襯砌背後填土受水沖空,圬工受水侵蝕,洞門上覆蓋層發生滑坍,砌體砂漿失效,拱部、邊牆和仰拱結合處應力集中,會造成襯砌裂紋、錯位、剝落、腐蝕等病害。地下水和地表水的處理不當,會造成隧道漏水,冬季結冰膨脹可能把襯砌擠壞。長隧道內通行的蒸汽機車和內燃機車,會造成洞內空氣污染,有的因隧道岩層中含有瓦斯和放射性元素,也會造成隧道污染。隧道病害檢查、隧道養護工作和隧道養護組織同鐵路橋樑養護大致相同,因此,中國通常把鐵路隧道養護和鐵路橋樑養護統稱為鐵路橋隧建築物養護。

重要內容

土建結構

土建結構包括:洞外路塹、路堤、防護、排水等路基工程;洞口仰坡、洞門門柱、端牆、側牆、翼牆;防積雪和雪崩工程;寒冷地區防凍保溫層;引道和洞內外路面工程;洞內襯砌,如拱頂、側牆等;各種輔助工程,如橫洞、豎井、平行導坑、排水邊溝、中心深埋水溝、洞頂截水溝、排水吊溝和盲溝等。養護時應使結構物襯砌斷面完整,無腐蝕、剝落和變形裂縫,洞內無滲水、滴漏和結冰、掛冰等現象。

機電設施

機電設施包括:供電動力部分,有電桿、輸電線路,變、配電機具以及臨時緊急供電機具等。通風設備因隧道設計時採用的機具不同而種類較多,養護時應以主機或通風管道、排煙機、機房等為其養護對象,相應的檢測、監控儀有一氧化碳及煙霧濃度測定儀、溫度測定儀等。對這些儀器應定期保養,維修校正,使其保持正常運轉。利用豎井、邊窗通風的應清除井口雜物,保持井口和視窗不讓雨雪灌入。照明設備所使用的燈具要求防振、防塵、防潮,定期檢查,保持明亮、乾淨;所有管線器材注意防潮、防鼠咬。每隔一段時間舉行必要的消防演習,做到常備不懈。隧道通信電話做到完好無損,隨時可與監控中心保持聯繫。洞內電話亭的門應易於開啟和關閉,亭內應有照明設備,便於使用。

管理模式

眾所周知,隧道在運營過程中,由於地下水、環境、材料劣化、地震、凍害等自然條件的變化,會發生開裂、錯位、凍結、崩塌等各種病害,從而大大縮短其壽命。隧道中即使病害狀態相同,結構物的安全性和耐久性也會有很大的差異。因此在養護管理中,必須要掌握可能發生的各種病害,分析發生的原因,評定損傷程度,並分析是否有必要採取相應的措施。一般維修養護的基本模式遵循檢查→發現病害→分析病害原因→確定病害後結構物的健全度→制定相應的整治措施。在鐵路隧道中,為確保行車通暢,給駕駛員提供舒適、安全的行車環境,根據隧道長度、流量、設計速度等設定相應規模的附屬設施或設備。對這些附屬設施或設備的維修養護管理也應給予足夠的重視。隧道維修養護組織及其管理機構,一方面要適應當前養護管理體制轉變的基本方針,另一方面也要適應作業模式的基本要求,其目的是提高維修養護作業效率、確保隧道結構物的良好運營環境。

根據國內外鐵路隧道的養護管理經驗和做法,可以根據隧道自身的特點,建立相應的養護管理體制,以適應隧道管理技術的發展。設定隧道管理中心作為養護維修綜合協調管理機構,其工作主要包括:主體結構維修,電氣設備維修,通風、電力、照明等機電設備維修,施工計畫與調度、設備檢測、災害監控和微機管理控制等。同時,在出口和進口分別設定養護工區,主要進行經常性的線路及隧道的巡查。為充分發揮既有管理體制的效率,必須根據隧道的各種機械和檢測裝置的具體情況,建立養護管理章程及有關規定,如編制養護管理手冊,確定各項管理標準,建立隧道病害的診斷、整治系統,建立隧道病害資料庫等 。

制度建設

制度是隧道養護工作的保障。一是健全完善制度。認真總結好的經驗和做法,在廣泛徵求各方意見的基礎上,對不適應科學養護的規章制度進行全面的修改和完善,對阻礙隧道養護髮展的規章制度終止執行,制定或完善鐵路隧道養護管理辦法、獎懲實施辦法、隧道巡查制度、病害修復限時制度、養護責任公示牌制度等。二是嚴格執行制度,注重製度的嚴格執行和作用的發揮。防止形式主義,做到職責清楚、事權分明,工作程式規範,克服工作的盲目性和隨意性,進一步提高工作管理水平,增強工作的透明度。通過嚴格的考核,形成講大局、講奉獻,上下一心,左右同向,相互配合,相互支持的良好氛圍,保證工作協調統一、規範有序、精幹高效。做到服務大局更加緊密,服務工作更加主動,服務水平更加突出,精神狀態更加振奮,工作質量更加提高。定期性養護:即按一定時間去檢查,不管其運轉情況如何均按預定的周期去進行。如消防設施、供配電、供水和排水、通風機械等,還有監控中心設施、洞內壁飾、路面等各項工程都要按一定周期進行檢查、清刷、維護,使這些項目定期得到保養,處於完好狀態。定期檢查一般使用測定儀具和量具進行,一至數月檢查一次,一年應全面檢查並進行保養一次。

預防性養護

所謂預防性養護是指在還沒有出現嚴重病害或將要出現嚴重病害之前就進行的養護維修,區別於矯正性養護,預防性養護是一種事先的、主動的養護。長期以來,隧道養護人員總是習慣於在隧道出現損壞後才開始進行養護維修,而對早期預防性養護的意義認識不足。預防性養護不但可以始終保持隧道良好的服務水平,延長隧道使用壽命,而且還可以節省資金,具有良好的社會經濟效益。經驗表明,預防組件和系統損壞式的養護比修補損壞式的養護更安全,也更經濟。提高對預防性養護工作重要性、必要性的認識,養好、管好隧道是鐵路養護人員應盡的職責。在資金投入與產出方面,不能只考慮本部門的利益,更重要的是要著眼大局,著眼社會,綜合考慮社會效益。從人員、機械、資金、技術、政策上向預防性養護傾斜,以延長隧道的使用壽命,降低隧道壽命周期成本,提高資源的有效利用。逐步建立健全預防性養護機制,保證該項工作的順利推進。預防性養護的依據是業主編制並提供的有關操作須知或指南。預防性養護有以下 2 個類型:一是定期養護。通常按日曆或運行時間確定養護周期的長短。二是根據狀態進行的養護。狀態評估是定期養護系統的一部分,對組件進行檢查並評估整個系統,以確定在何時、何種範圍內進行必要的整修或更換等,以降低養護成本。最簡單的狀態評估是目測檢查,即搜尋滲漏組件,檢查結構組件,聽有無異常聲響等。通過設備或自動檢測裝置對正在運行的設備、結構組件等進行測量和觀察,以評估狀態,但必須考慮使用這些儀器所產生的費用應與收益相對應。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