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樓[北京]

鐘樓[北京]

北京鐘樓位於北京東城區地安門外大街,在鼓樓北,是老北京中軸線的北端點。原址為元大都大天壽萬寧寺之中心閣。明永樂十八年(1420年)建,後毀於火。清乾隆十年(1745年)重建,十二年後竣工。其樓身為正方形平面,重檐歇山頂,無梁式磚石建築。屋頂為黑琉璃瓦綠剪邊,正脊兩端安背獸,兩層屋檐的戧脊上均安獅子為首的五跑小獸。上層檐下施重昂五踩斗拱,下層檐下施單翹單昂五踩斗拱。樓身四立面相同,當心開一拱券門,左右對稱開券窗,窗上安設石刻仿木菱花窗。鐘樓原有明永樂年間鑄造的鐵鐘一口,置放於樓外平地上,後由古鐘博物館收藏。鐘樓內正中位置安架一八角形木框架,其上懸鐘。該鐘鑄造於明永樂十八年,鍾通高7.02米,最大直徑3.40米,重約63噸,為目前我國發現最重的銅鐘。

基本信息

藏品介紹

位於北京東城區地安門外大街,在鼓樓北,是老北京中軸線的北端點。原址為元大都大天壽萬寧寺之中心閣。明永樂十八年(1420年)建,後毀於火。清乾隆十年(1745年)重建,十二年竣工。其樓身為正方形平面,重檐歇山頂,無梁式磚石建築。屋頂為黑琉璃瓦綠剪邊,正脊兩端安背獸,兩層屋檐的戧脊上均安獅子為首的五跑小獸。上層檐下施重昂五踩斗拱,下層檐下施單翹單昂五踩斗拱。樓身四立面相同,當心開一拱券門,左右對稱開券窗,窗上安設石刻仿木菱花窗。內部結構採用複合式拱券,除主體拱券之外,還於圍護牆體中設有環路通道。基座為漢白玉須彌座,周圍環以漢白玉欄桿。樓身之下為磚砌城台,城台上四面有城垛。台身四面開券門,內部呈十字券結構,東北隅開門,內有石階七十五級供登臨。鐘樓原有明永樂年間鑄造的鐵鐘一口,置放於樓外平地上,後由古鐘博物館收藏。鐘樓內正中位置安架一八角形木框架,其上懸鐘。該鐘鑄造於明永樂十八年,鍾通高7.02米,最大直徑3.40米,重約63噸,為中國發現最重的銅鐘。鐘樓正南為一座與圍牆相連的三聯大門,中門內為清乾隆十二年(1745年)重建鐘樓碑一通,螭首方座,碑首題額《御製重建鐘樓碑記》,碑陽為經筵講官戶部尚書梁詩正奉敕敬書碑文,碑陰為民國十四年(1925年)十月京兆尹薛篤弼書的《京兆通俗教育館記》碑文。
北京鐘樓  永樂大鐘北京鐘樓 永樂大鐘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