鐅

鐅,拼音為piě,簡體部首為金,部外筆畫為11,總筆畫為19,意思一指臿端的金屬刃口。也指古代煮鹽用的敞口淺鍋。

基本信息

基本信息

簡體部首:金

部外筆畫:11

總筆畫:19

繁體部首:金

部外筆畫:12

總筆畫:20

拼音:piě

注音:ㄆㄧㄝˇ

五筆86:UMIQ

五筆98:ITQF

倉頡:FKC

鄭碼:kvmp

筆順編號:4 3 2 5 2 3 4 3 1 3 4 3 4 1 1 2 4 3 1

四角號碼:98109

UniCode:CJK 統一漢字 U 9405

基本字義

piě   ㄆㄧㄝˇ

1.臿端的金屬刃口。

2.古代煮鹽用的敞口淺鍋。

詳細字義

piě

<名>

燒鹽用的敞口鍋 [open cauldron]。亦用於地名,表示是燒鹽的地方。如:鐅盤(一種淺口大盤);潘家鐅(在江蘇)

古籍解釋

康熙字典

《戌集上》《金字部》 ·鐅 ·康熙筆畫:20 ·部外筆畫:12

《唐韻》芳滅切《集韻》匹滅切,音撆。《說文》河內謂臿頭金。《揚子方言注》江東又呼鍫刃為鐅。 《集韻》或書作䥕。

拼音是pie的漢字

拼音是pie的漢字共有7個,如下:

|||丿|||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