錫商館

錫商館

錫商館,位於江蘇省無錫市新街巷榮耀花園內,原系榮德生先生女婿李國偉先生的住宅,建於一九二八年。榮德生先生一九四六年起寓此,至一九五二年逝世。一九八九年夏,李國偉先生的子女聯名申請將本宅捐贈無錫市人民政府,並建議辟工商界活動場所。2006年6月被列為江蘇省文物保護單位。2008年無錫市工商聯第十屆執委會為錫商建館,以緬懷先人,勉勵後人。

基本信息

簡介

錫商館錫商館
錫商館,2006年6月被列為江蘇省文物保護單位。2008年無錫市工商聯第十屆執委會為“錫商”建館,以緬懷先人,勉勵後人。
錫商館主要用來展示無錫民族工商業的發展歷程。整個錫商館共兩層,一層南面是修復還原的榮德生先生書房以及展示無錫民族工商界代表人物生平的展廳;一層北面以及二層分 “實業救國,服務民生”、“興辦一業,帶動百業”、“敬業進取,思新求變”、“治理行業,有序發展”、“造福鄉梓,愛國奉獻”五個版塊,系統展示了錫商為中國民族工業發展所創的業績,激勵新一代錫商譜寫新的篇章。

歷史

“錫商”傳承商聖范蠡經商理財之道,滿懷興業救國振興中華之志,歷經創業艱辛磨礪,精英輩出。“錫商”為民族工商業發展所創業績,已載史冊;“興業報國、尚德務實、敬業進取、造福鄉梓”的錫商精神已成為鞭策後來者極為寶貴的價值導向。
“錫商”求真務實,工商並舉,興辦一業,帶動百業。“錫商”於嚴峻“商戰”中把握商機,於瞬息萬變中掌控商情,知己知彼,以變應變;又遵循商規,講求商德,恪守信義,注重信譽,無論競爭如何激烈,務求取勝。“錫商”商文並重,人才為先,或興辦學校,教書育人;或設實習場所,培訓員工;或親自出國考察,汲取先進;或重金聘用人才,委予重任,贏得企業興旺。“錫商”以義制利,熱心公益,建橋鋪路,興建園林,方便民眾,造福鄉梓。新中國建立前後,捐款捐糧,支援中華民族解放事業。

錫商館錫商館
具有三千多年悠久歷史的江南名城無錫,不僅物華天寶,人傑地靈,經濟發達,而且有著極其深厚的工商文化底蘊。早在春秋戰國時期,軍事家、政治家和經濟學家、後被世人尊崇為“商聖”的范蠡陶朱公),輔助越王滅吳後功成身退,攜西施泛舟五湖,曾隱居無錫蠡湖畔制陶養魚,其經商致富之道對無錫後人影響深遠,為無錫民族工商業家所推崇。
任歷史如何變遷,然“朱公遺風”流傳不息,勤勞智慧的無錫人民,一直在為無錫的發展辛勤耕耘、默默探索,無錫的民族工商業就在這漫長的歷史變遷中發芽生根,至十九世紀末已悄然興起。1896年冬無錫第一家工廠――無錫業勤紗廠建成投產,使無錫從此有了無錫人自己的工廠,之後,一家家工廠、商號陸續建成開業,由此,無錫成為中國民族工商業發祥地之一。
隨著楊、榮、薛、唐氏等家族的興起,楊宗翰楊宗濂榮宗敬榮德生等一大批工商實業家湧現,在艱辛創業實踐中他們成了無錫工商界的精英“錫商”群體。“錫商”立志興業救國,振興中華,在馳騁商道、搏擊商海中形成了審時度勢,遠見卓識的創業思路;把握商機商情,以變應變的智慧謀略;從嚴治企,以優取勝的價值取向;遵循商規商德,誠信為本的經營之道;商文並重,人才為先的發展理念;愛國奉獻,服務民生,造福鄉梓的思想境界,使無錫民族工商經濟迅速發展,成為全國有名的“米市”、“布碼頭”、“絲都”。
至二十世紀三十年代抗戰前夕,無錫已有315家工廠,產業工人6.3萬人,在全國六大工業城市中,年工業總產值僅次於上海、廣州,名列第三,創造了無錫民族工商業發展的奇蹟,為此,無錫被譽為“小上海”。
無錫民族工商業的發展,不僅造就著一代代“錫商”的成長,同時也熔煉了“興業報國,尚德務實,敬業進取,造福鄉梓”的“錫商”精神,而“錫商”精神的傳承和發揚,又鑄就了無錫民族工商業堅實的發展基礎。“錫商”精神在無錫民族工商經濟和社會發展的歷史上產生過巨大影響,乃至在新中國成立後無錫地方經濟的恢復、建設和發展中,在改革開放年代鄉鎮工業異軍突起和“蘇南模式”的形成過程中,在如今民營經濟的不斷發展中,都可尋找到“錫商”精神的延續。
“錫商”的歷史, 演繹著范蠡的經商理財之道和商品經濟的發展規律;“錫商”的精神,引導和激勵著一代又一代“錫商”的創業發展;“錫商”的品牌,伴隨著經濟國際化在海內外的影響力逐步顯現。在改革開放不斷深入發展的今天,展示“錫商”歷史,宣傳“錫商”精神,必將激勵無錫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進一步培育新一代“錫商”健康成長,增強“錫商”品牌實力,豐富“錫商”精神內涵,發揮“錫商”綜合優勢,促進無錫經濟社會在科學發展觀指導下又好又快地發展。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