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益謙

錢謙益,字受之,字號牧齋老人,東林黨人,官至禮部右侍郎。

人物簡歷

謙益1582—1664)字受之,別字牧齋,晚號蒙叟。東澗老人。學者稱虞山先生。清初詩壇的盟主之一。常熟人。明史說他“至啟、禎時,準北宋之矩矱” 明萬曆三十八年(1610)一甲三名進士,他是東林黨的領袖之一,官至禮部侍郎。大明萬曆三十八年(1610年)進士,授翰林院編修。天啟時參修《神宗實錄》。崇禎時為禮部侍郎,兼翰林院侍讀學士,因與溫體仁爭權失敗而被革職。
在明末他作為東林黨首領,已頗具影響。南明弘光時官禮部尚書。入。馬士英、阮大鋮在南京擁立福王,錢謙益依附之,為禮部尚書。當時鄭成功21歲,正在南京太學拜名士錢益謙為師。
後降清,以禮部侍郎管秘書院事,充《明史》館副總裁。滿清順治三年(1646年)稱病歸里。次年,因江陰黃毓祺反清案牽連入獄。出獄後居家,築絳雲樓以藏書檢校著述。詩文在當時極負盛名,東南一帶,奉為“文宗”和“虞山詩派”的代表人物。編著甚豐,有《初學集》、《有學集》、《投筆集》、《列朝詩集》、《開國群雄事略》等。但很快他就告病歸,與反清勢力保持聯繫。其詩作於明者收入《初學集》,入清以後的收入《有學集》;另有《投筆集》系晚年之作,多抒發反對清朝、恢復故國的心愿。乾隆時,他的詩文集遭到禁毀。

錢益謙夫人:柳如是

柳如是從流落青樓,到自主擇偶,可謂是“閱人多矣”。按陳寅恪先生《柳如是別傳》所考論闡述,柳如是與男人關係處壞過,遭遇了“壞男人”;而有幸相處得好的則較多,其中幾位,可以說是柳如是遇上了“好男人”。待柳如是第一好的男人,當然是“牧翁”錢謙益。
未見其人,還只看到柳如是的詩詞書法作品,已經是當時“文壇盟主”的錢謙益就欣賞讚佩,賦詩褒揚。
待到二十三歲的柳如是登門造訪,五十九歲的“牧翁”錢謙益親睹其風采,賞讀了柳如是專門寫贈他的詩,就“愛上了”這位美人知己;於是馬上新建“我聞室”,以接待柳如是住下。進一步的交談了解,詩酒“文宴”,賞花泛舟,訪友遊玩,相處不足三月,倆人就初步訂下了婚嫁意向。
錢謙益當時家裡有妻有妾(妻陳夫人,妾王氏等);按照那時社會、“朝廷”要求遵從的“禮法”,錢謙益要和柳如是公開結合,也只能是“討妾”。而“妾”在家庭中,按照傳統“禮法”,必須受“妻”的管轄,所謂作小伏低、低聲下氣。而錢謙益“真愛”柳如是;為了抬高柳如是在家裡的地位,他備辦了“花船”彩車,以娶妻之禮正式“迎娶”柳如是,在“芙蓉舫”上舉行“花燭之禮”,舟游松江,頗有點類似於今的“旅行結婚”。如此,柳如是入錢家二十五年,才能夠“從沒受過氣”(柳如是後來遺囑中自語)呢。錢謙益這樣做,冒風險,受抨擊;然而,為了柳如是,已滿花甲之年的他“豁出去了”。
為了在家裡更好地安頓柳如是,錢謙益又多方籌款興建“絳雲樓”,匯聚自己收藏的圖書古籍,和柳如是一道住樓中“分門別類、繕治校讎”;使柳如是過上她一直想望的詩酒書香生活。
錢謙益奮力頂住世俗觀念和壓力,對待柳如是可稱最好的那事件,發生在柳如是三十歲那年。
那之前,清兵攻破南明小朝廷所在的金陵,投降清朝的錢謙益和其他官員被要求北遷去北京;柳如是不去北京,獨留在家。
錢謙益的妻妾(陳夫人、王氏?)以錢謙益兒子(孫愛,字孺貽)的名義報官,控告柳如是與人“通姦”;讓官府杖殺了“姦夫”鄭某(陳某)。一時間鬧得滿城風雨,不但柳如是“名聲掃地”、處境尷尬艱難,也使得錢謙益被社會上罵成“大王八”。
對待這件事,錢謙益第一是不相信,如他後來所寫詩句“人以蒼蠅污白璧”,為柳如是辯誣;第二,最了不起的是,他表示,即使真有其事,他也不責怪柳如是——他說“國破君亡,士大夫尚不能全節,乃以不能守身責一女子耶?”更有第三,錢謙益堅決地向清廷“請病假”;從北京回到家裡,合家團圓。稱美柳如是,錢謙益作詩求和、大張旗鼓地為柳如是做三十歲生辰的慶祝,辦成“文酒之宴”。
這以後,柳如是與錢謙益心心相印,互相扶持著走過生命里程。陳寅恪先生撰作《柳如是別傳》,搜剔史料,考證出柳如是一直積極贊襄錢謙益奔走於“復明運動”,使“河東君”形象拂去風塵,更加光彩熠耀!

文學地位

錢益謙在文學上地位崇高。被清朝學人稱“本朝(清)詩人輩出,要無能出其範圍”。
附一詩供鑑賞:(寫於詩人與其學生鄭成功策劃的南京一戰失敗後)
海角崖山一線斜,從今也不屬中華!
更無魚腹捐軀地,況有龍涎泛海槎。
望斷關河非漢幟,吹殘日月是胡笳。
嫦娥老大無歸處,獨俺銀輪哭桂花。

人物性格

錢益謙的性格可愛卻少剛烈。當年他為了能大張旗鼓迎娶柳如是,他忍痛把自己珍如拱璧的宋刻《漢書》出售,不僅置辦了婚禮,還修建了江南藏書最豐富的絳雲樓,和柳如是在裡面過著神仙眷侶的生活。他和柳如是還樂於成人之美,一起努力幫助冒辟疆與董小宛結合,留下了許多佳話。這樣的錢謙益,絕非那些一本正經面目可憎的腐儒衛道士所能比。
錢益謙在明朝滅亡之後,原打算和其夫人柳如是盛宴效法屈原,投水自盡。結果其夫人奮身跳入水中,不惜一死,他卻從日上三竿磨蹭到了夕陽西下,最後探手摸了摸湖水,說,“水太涼了,怎么辦?”最終沒有投湖。其夫人後被人從水中救起。
但其性格中確實缺少剛烈的一面,所以在清軍南下時他做出了率先迎降的醜劇,留下了千古罵名。但錢謙益僅任偽職半年,就以老病為藉口回鄉了。可是,難道評價一個人,就僅僅以這半年為依據嗎?
錢謙益回鄉後,其實一直在進行秘密的抗清活動。他大力資助和支持江陰志士黃毓祺、姚志卓抗清。事情敗露後,清軍衝進錢宅把錢謙益用鐵鏈系走,押往南京。當時柳如是正臥病在床,驚起後冒死從行。錢謙益被關進監獄,柳如是“誓上書代死,否則從死”。後來經過多方營救,錢謙益終於獲救。經過這次生死考驗,柳如是不再被看作妾,而直接被他稱為賢妻。
有人說,清軍南下時,柳如是要求錢謙益和她一起跳水自殺,錢謙益藉口水冷不跳,柳如是幹嗎不離開他?這就是答案。
錢謙益從鬼門關上逃回來後,反清復明的念頭依然沒有斷絕。他的學生瞿式耜擁南明桂王輾轉南疆。錢謙益千方百計和他們取得聯繫,帶去密信,為之策劃。瞿式耜《報中興機會疏》中也有記載。後來桂林城破,瞿式耜慷慨赴死。錢謙益聞信後痛哭不已,不顧危險寫下了長詩《哭稼軒(瞿式耜的號)留守相公一百十韻》,字字淚,句句血,是清詩中的“絕可傳”者。
最能反映錢謙益抗清意志的莫過於他多次往返浙江一帶,遊說清將馬進寶反清了。在清廷天下已定的雍正時期,湖南文人曾靜等跑到四川遊說岳鍾琪反清,事泄後這些勇敢地與虎謀皮的文人們最終一個都沒有倖免。在錢謙益的時代,正是滿漢矛盾最尖銳的時期,錢謙益竟然要遊說清將謀反,而且前後去了幾次,這需要多么大的勇氣!
不是沒有猶豫,不是沒有膽怯,但錢謙益還是去了。只是馬進寶首鼠兩端,不能倚重,面對錢謙益,他裝聾作啞,虛與委蛇。長年的世事練達也使錢謙益老奸巨滑,他察言觀色,循循善誘,雖然未能策反成功,但畢竟全身而退。
鄭成功入長江進攻南京,錢謙益積極為之策劃接應。前期形勢大好時,他寫了振奮人心的“金陵秋興”,大喊“長干女唱平遼曲,萬戶秋聲息搗砧”。然而最後功敗垂成,錢謙益又寫下了悲涼傷心的“後秋興”組詩,“荷鋤父老雙含淚,愁見橫江虎旅班”。這期間柳如是捐盡了自己的釵珥珠玉,錢謙益甚至想隨鄭成功入海抗清,此時他白髮皤然,年已八旬了!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