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振華[上海全豐投資有限公司董事長]

錢振華[上海全豐投資有限公司董事長]

錢振華,錢王后裔,環境管理學博士。現為:上海全豐投資有限公司董事長。全豐投資在錢振華博士的帶領下,匯聚了一批城市策劃、規劃、設計、地產開發與金融工程管理的精英人士,立志於塑造城市的最佳形象與內涵,努力尋找城市開發與金融的最佳結合與創新點。

基本信息

社會兼職

中國國際生態建設市長論壇秘書長,樂活國際聯盟副主席,美國國際關係大學顧問,新加坡城市運營與投資集團獨立董事,臨安市人民政府顧問,中國文學藝術基金會理事,上海市科技成果轉化專家組專家,上海市科技創新領軍人物,上海市建築學會生態建設專業委員會主任。曾獲:第二屆中國時代新聞人物十佳卓越貢獻獎,全國十佳青年等榮譽。

人物訪談

生態建設是一項系統工程

——訪上海市生態建設專業委員會主任錢振華博士

“生態建設是人類文明進步的標誌,是城市發展的必然方向。”這是上海市生態建設專業委員會主任錢振華博士在接受記者採訪時特彆強調的。

錢振華博士認為,中國在生態建設、環境治理和可持續發展實踐方面雖然取得了不小的成就,但作為一個人口眾多的國家,且有愈演愈烈之勢。同時,冰川消融、全球變暖已經絕不是一種說法、一種擔心、一種理論上的爭論和探討,而是實實在在的危險。他指出,人類必須在未來付出更大代價的風險和為長遠利益而放棄部分眼前利益之間做出抉擇!

據記者了解,當中共十七大剛剛閉幕不久,在上海就舉行了一次規模盛大的首屆國際生態建設市長高峰論壇。參加城市發展與生態建設討論的世界各地24位市長及國際國內著名的生態建設學者、專家和來自金融、規劃設計、房地產業、環保能源企業、高校等嘉賓共300多人。而此次會議的倡導者和發起人就是錢振華博士。錢振華博士說,作為中國唯一的生態建設專業委員會,我們為各地政府搭台探討城市的生態建設問題是義不容辭、理所應當的。

確實,黨的十七大報告中提出的建設生態文明,已明確表明了中國對世界和全人類的負責態度,提出的科學發展觀和可持續發展戰略,是各位市長迫切關注的問題,市長論壇的成功舉行就不言而喻了。

12月2—3日,在上海將召開第二屆國際生態建設市長論壇。到目前為止已有五十多位市長報名參加本次高峰論壇,其影響力越來越大。

錢振華博士說,為什麼生態建設越來越受到關注?其原因就在於生態建設關乎人類未來的大事,而在中國做大事必須政府主導,政府是從戰略高度來考慮生態建設問題的。

錢振華博士堅信,建設生態城市必須從本源抓起,促進形與神的統一。保證生態城市建設的健康發展,最關鍵是轉變觀念、提升生態文明意識。政府官員、規劃設計師、企業家、普通市民的落後城市化觀念需要轉變,城市生態理念需要系統建立。

為了深入研究城市生態建設,記者了解到錢振華博士不但走遍了中國大部分的省地縣級城市,也是中國最早提出生態建設理論的專家和實踐者。由於他在生態環境方面的傑出貢獻,獲得了中國第二屆時代新聞人物十佳卓越貢獻獎;而且他還幾度遠涉重洋進行考察講學,與國外專家學者及政府官員探討人類共同關心的城市生態建設問題。在2008年4月應國際生態城市協會主席的邀請,參加了在美國舊金山召開的第七屆世界生態城市大會,並代表中國以“中國政府在生態城市建設中的地位和作用”為題發表了激情演講,讓在場超過四十多個國家的政府官員及眾多著名的國際生態環境專家、相關國際知名人士共700多人了解到了中國的城市發展遠景及生態建設的宏偉規劃。在美期間,錢振華博士還應美國康州政府負責環保的行政長官的邀請,就中美生態環境建設合作事宜展開了會談,為未來五年在環保領域共同發展進行了戰略合作計畫。錢振華博士還對美國的生態型經濟現代娛樂工業作了調查考察,並與耶魯大學Eric Sun 博士共同撰寫了“在長三角地區建立生態型經濟——現代娛樂工業形成新的經濟支柱產業的規劃報告。”

由於錢振華博士在生態建設國際合作方面卓有成效的工作,他被地處華盛頓的美國國際關係大學聘為理事會顧問。美國國際關係大學是一所專門培養政府管理人員的專業大學,迄今為止,全世界已有134個國家的政府官員或領導人在該校畢業或深造。美國歷屆總統和國務卿中有七位曾任該校理事會成員;著名的華裔社會活動家陳香梅女士也曾擔任過該校理事會成員。

錢振華博士說,我始終在思考這樣一個問題,那就是城市的生態建設應該從片面追求物理空間擴大轉向生活質量提高需求方向發展;從城市環境被動治理轉向滿足民眾生理、心理健康方向發展;從單純擴大城市綠地轉向提高生態平衡方向發展;從追求城市塑造形象轉向城市建設的生態化過程控制方向發展。九九歸一,城市的生態建設應該是一項利國利民的系統工程。

錢振華博士坦言,只有城市的生態系統服務功能的不斷完善、民眾的生態文明的不斷提高、城市的社會、經濟、生態複合體的和諧發展,政府制訂的各項法律法規、政策措施配套完善,如此,民眾才會認識到個人在自然環境中的位置和應負的責任,遵守向自然索取有代價、污染要付費的規則,學會尊重歷史、尊重文化、尊重大自然,才會在生活中人人自律,與大自然和諧共生!

錢振華博士告訴記者,在城市的生態建設上應該突出個性化;營造城市生態風貌,不能簡單模仿。生態城市建設要認真研究本地的自然條件、歷史文化,根據自己的特點因地制宜,抓住最能釋放城市個性本質特徵的優勢,加以辨證施治、合理開發。比如以山水自然環境風貌為特色的生態城市、以建設第二自然環境風貌為特色的花園城市等。城市生態風貌的個性化的營造需要加強城市之間的合作配合,不能以鄰為壑,因為城市生態系統的建立相互間都有內在的必然的聯繫的。

在談到城市建設中越來越重視的生態景觀時,作為專家的錢振華博士如是定義:生態景觀是用生態原理和方法,以人、建築、自然和社會協調發展為目標,有節制地利用和改造自然,尋求最適合人類生存和發展的生態環境。生態景觀不是高科技任意堆砌的產物,也不是時尚前衛的時髦兒。它源於席捲全球的生態主義浪潮。生態主義浪潮促使人們站在科學的視角上重新審視景觀行業,景觀設計師們將自己的使命與整個地球生態系統聯繫起來。於是,尊重自然發展過程,倡導能源與物質的循環利用和場地的自我維持,發展可持續的處理技術等思想逐漸貫穿於景觀設計、建造、管理的始終。

錢振華博士認為,由於生態學的引入,景觀設計不再停留在花園設計的狹小天地,它開始介入更為廣泛的環境設計領域,可以這么說,生態景觀源於對自然和環境的深刻認識,是人與自然界各種要素和資源之間相互聯繫的科學結晶。

錢振華博士介紹說,如德國杜伊斯堡被風景公園中最大限度地保留了原鋼鐵廠的歷史信息,原工廠的舊排水渠改造成水景公園,利用新建的風力設施帶動淨水系統,將收集的雨水輸送到各個花園用以灌溉,使之成為著名的生態公園。

還有柏林波茨坦廣場的水景為都市帶來了濃厚的自然氣息,形成充滿活力、適合所有人的城市開放空間,這些水都來自於雨水的收集。地塊內的建築都設定了專門的系統,收集約5萬平方米的屋頂和場地上接納的雨水,用於建築內部的衛生潔具的沖洗、室外植物的澆灌及補充室外水面用水。水的流動和水生植物的生長都與水質的淨化相關聯,景觀被理性地融合於生態的原則之中。這些都是典型的生態建設的範例。

因此,錢振華博士明確指出,在城市生態景觀規劃設計時,首先應對景觀所在地的生態系統進行充分調研,然後在此基礎上規劃設計出與該系統相協調的景觀作品。其次,設計中要儘可能使用可循環利用的材料,最大限度地發揮材料的潛力,減少生產、加工、運輸材料而消耗的能源,減少施工中的廢棄物。第三,充分利用場地上原有的建築和設施,賦予其新的使用功能。如德國國際建築展埃姆舍公園中眾多的原有工業設計被改造成了展覽館、音樂廳、畫廊、博物館、辦公室、運動健身和娛樂建築,得到了很好的利用。第四,高效率地用水,減少水資源消耗是生態原則的重要體現。一些景觀設計項目,能夠通過雨水利用,解決大部分的景觀用水,有的甚至能夠完全自給自足,進而實現對城市潔淨水資源的零消耗。

錢振華博士最後告訴記者,生態建設是一項高難度的系統工程,雖然還未普及,但大勢所趨,其生命力必將長久不衰。生態建設的最高境界能營造一個與自然環境相和諧的生生不息的系統——場,只有生活在這種和諧的“場”里,人類才會得到安寧和幸福。

發起論壇

開展生態文明建設戰略意義重大市長聚會共商推進生態建設大計

——上海·國際生態建設市長論壇發起人及倡導者錢振華博士

胡錦濤總書記在十七大作報告時,提出建設生態文明,這對堅持科學發展觀和可持續發展戰略有著重大意義。以探討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和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中的政策導向,探討生態文明建設中更好地引進國外先進技術、理論和經驗的渠道及途徑等為中心議題的“2007首屆上海·國際生態建設市長論壇”於2007年10月26日在上海舉行。為此,我們特地採訪了首屆上海·國際生態建設市長論壇的發起人和倡導者錢振華博士。

錢振華博士介紹說,這次論壇是黨的十七大提出建設生態文明以及黨中央國務院提出落實節能減排指標後的第一次市長盛會,由中國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和中國生態學學會、浦東新區政府等單位聯合主辦,上海市建築學會生態建設專業委員會和浦東貿促會承辦。這次論壇將以黨的十七大精神為指導,著重探討生態建設與城市發展、新農村建設的理論研究和科學規劃及項目實踐的問題,已有九江、台州、臨海、溫嶺、都勻、綿陽、佛山、太原、白山、巢湖、撫順、蘇州、臨安、太倉、南通市等15個城市的市長出席此次論壇。

據了解,“2007首屆上海·國際生態建設市長論壇”是由錢振華博士擔任主任的上海市建築學會生態建設專業委員會發起組織並籌劃的。當錢振華博士提出了“2007首屆上海·國際生態建設市長論壇”的構想和框架時立即得到政府和有關部門的大力讚賞和認同,中國貿促會和上海市浦東新區政府高瞻遠矚迅速作出決定與中國生態學會作為聯合主辦方來促成本論壇的成功。

錢振華博士發起並倡導“2007首屆上海·國際生態建設市長論壇”動因是什麼呢?

錢振華博士介紹說,作為有著悠久歷史和負責任的大國,中國在生態建設、環境治理和可持續發展實踐方面雖然也取得了不小的成就。但是作為一個人口眾多的開發中國家,中國在經濟快速發展過程中面臨著生態退化、環境污染和資源快速耗竭等問題,並且有越演越烈的趨勢。另外,冰川消融、全球變暖已絕不僅是一個說法、一種擔心、一種理論上的爭論和探討,而是實實在在的危險。人類必須在未來付出更大代價的風險和為長遠利益而放棄部分眼前利益之間做出選擇。為此,我國政府提出的科學發展觀和可持續發展戰略特別是中共中央十七大報告中提出的建設生態文明,表明了中國對世界對人類是負責任的。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下,有必要請全國各地的市長來共同探討生態建設,切實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因此提出了舉辦“2007首屆上海·國際生態建設市長論壇”的構想和框架。

本次論壇的主辦方介紹,“2007首屆上海·國際生態建設市長論壇”將是目前我國規模最大、層次最高、成果最新的高峰論壇,是黨中央國務院提出落實節能減排指標後的第一次市長盛會。

作為“2007首屆上海·國際生態建設市長論壇”倡導者的錢振華博士告訴記者,這次將著重探討生態建設與城市發展、新農村建設的理論研究和科學規劃及項目實踐的問題,探討生態建設和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中的政策導向,探討生態建設項目的國際性推介及資本運作的規範操作,探討生態建設中更好地引進國外先進技術、理論和經驗的渠道及途徑。

論壇將舉行多邊、雙邊、圓桌等各種形式的對話,就“城市生態建設與新農村生態建設的理論研究、科學規劃及技術實踐”、“整合國內外民營資本進行城市與新農村生態建設”、“政府對生態建設項目的投入、規劃、建設、運行、收益和運行退出機制”等話題進行研討。論壇還將組織與會人員參觀考察九段河東灘濕地公園、太倉市生態示範村、世博會場館建設,觀摩同期舉辦的上海國際生態建設技術與設備展覽會。

論壇的主辦方介紹,在這次論壇上有海內外專家學者、中國各地市長、金融產業界人士及全國最一流層面的房地產開發商發表他們的真知灼見,充分表達對生態建設的關切。演講的嘉賓有:中國貿促會副會長張偉,上海世博會執委會專職副主任、上海市浦東新區區長張學兵,上海市浦東新區副區長劉正義,中國生態學學會副理事長欽佩,國際城市與區域規劃協會主席Pierre Laconte,中國科學院院士安芷生,香港環境影響評估學會環境監測專家David Gallacher,可持續發展生態設計和開發研究與運做協會專家Thomas M.Paine,上海市建築學會生態專業委員會主任錢振華博士,國際生態城市建設協會理事長Richard Register,浙江省台州市副市長葉阿東,株式會社日建設計城市規劃理事杉山郁夫。江西省九江市市長王萍,上海市閔行區區長陳靖,上海市浦東新區環保局局長吳富康,中國建築學會副理事長、上海建築學會理事長吳之光,清華大學教授沈靜珠,浙江省臨安市市長王宏,江蘇省太倉市市長謝鳴,江蘇省南通市副市長袁瑞良,上海市奉賢區副區長俞凱豐,東灘濕地公園有限公司總裁邱忠紅,上海市農業科學院高級農藝師趙定國,上海市崇明縣縣長趙奇等貴賓出席本次論壇。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