鋪蓋面

鋪蓋面

鋪蓋面是重慶榮昌縣的一種漢族特色麵食,通常是在揉著比較硬的麵團上,通過兩隻手掌的夾、扯等動作,從麵團上拽下巴掌大小的面片,稍微拉扯均勻後下鍋煮熟即可出鍋。出鍋後,配以傳統的麻辣牛肉湯或者雞雜湯等,口感有肉感而不硬,下肚後渾身熱乎乎的,冬天或者雨天吃上一碗鋪蓋面,整個人從裡到外都散發的暖意。鋪蓋面疊合傳統秘方,結合現代科學技術,在麵條本身上做了徹底改變,因其加工方式獨特,面片韌性十足,口感極佳,而面紹一樣特色鮮明,或麻辣,或清淡,川味十足。

基本信息

簡要介紹

四川省的一種麵食。通常是在揉著比較硬的麵團上,通過兩隻手掌的夾、扯等動作,從麵團上拽下巴掌大小的面片,稍微拉扯均勻後下鍋煮熟即可出鍋。出鍋後,配以四川傳統的麻辣牛肉湯或者雞雜湯等,口感有肉感而不硬,下肚後渾身熱乎乎的,冬天或者雨天吃上一碗鋪蓋面,整個人從裡到外都散發的暖意。

在中國飲食文化中,麵條在中國不僅有2000多年的歷史,目前習慣吃麵條的人約有8億之眾。自二十世紀八十年代,工業化的速食麵快速發展以來,2004年以達到480億份,產值290億人民幣,成為世界速食麵產銷第一大國,麵條融營養、美學、史學於一體,形成東方食品中一支不可忽視的主流食品,各式麵條約500多種,是色、香、味、形的完美統一。中國的麵條起源於東漢,後由“遣唐使”傳入日本,元代之後由威尼斯商人馬克-波羅傳至義大利和歐洲。中國的麵條如同茶葉、豆腐、美酒一樣為人類餐飲發展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相關故事

麵條,一直以來就是人們生活不可獲缺的部份,直到至今日,大小不一,規模不等的麵店麵館星羅棋布,隨處可見。是中華餐飲文化里的重要組成部份,在長期的經營中,麵條的味道也在發生的變化,出現在各種地方口味特色,其中又以川味麵條見長,如今川味特色麵店已開到全國各地。這足以證明麵店項目市場的巨大和普遍明顯的消費需求。

在長期演變中,麵條味道不斷推陳出新,精益求精,但麵條本身的變化卻較少,除了蘭州的拉麵、傳統的刀削麵、山西的拌條和魚面外,市場上麵店經營的麵條多是以普通濕面為主,並無太多差異,這一是因為麵條的消費需要是直接的,並不需要過多粉飾,再有是因為麵店行業的競爭往往停留在了表面上,只注重了味道而忽略了麵條本身的特點變化。在這一市場環境中,成都做為美食之都,在數十年前就有店家在這麵條本質特點上下了功夫,開發出了獨具一格的手撕鋪蓋面,一改麵條本身的單一,又不同於刀削麵或拉麵。,

做法2

做法:煮

口味:酸辣味

鋪蓋面鋪蓋面

主料:小麥麵粉適量 豬裡脊肉適量 泡菜1袋 黃豆適量 紅尖椒1個

調料:色拉油適量 蔥4克 姜5克 料酒5克 胡椒粉適量

鋪蓋面的做法

酸菜肉絲滷的做法:

1、黃豆提前泡軟,煮熟

2、泡菜洗淨切碎。瘦肉切絲用料酒醃製片刻

3、燒紅鍋落油爆香蔥姜,倒入肉絲,炒熟,在放入切碎的酸菜和煮熟的黃豆,翻炒幾下,倒入清水,湯汁滾開,放點胡椒粉即刻關火。泡菜已經很鹹了,就不要放鹽啦

鋪蓋面的做法:

4、麵粉加水揉,多揉一會兒,揉成光滑麵團,餳2個小時(我和的麵團與做餃子的麵團軟硬差不多)

5、將麵團滾成長條,切成小劑子,取一劑,壓扁

6、鍋中燒水。用手輕輕地將面劑扯大,扯圓,扯成薄薄的麵皮,慢慢扯,會感覺到像做麵包時出的膜

7、鍋里的水沸後,將麵皮丟下去

8、煮半分鐘左右就行了,撈出放到碗裡,澆入酸菜肉絲滷汁,撒上辣椒或者香菜即可

烹飪小技巧

1、鋪蓋面的製作也是很講究的,和面一定要到位,在面盆中放入精麵粉,加水調和,揉面,然後再加麵粉,再加水,再揉,一直要揉出面的韌性完全出來為止。

2、其次,扯出的面片一定要薄,而且呈半透明狀態,面積還要儘可能的扯大,在澆蓋上四川特色的滷汁---泡菜鹵,肥腸鹵,牛肉鹵,雞汤滷等,美味回味嘴中,讓人留戀。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