銹毛梣

銹毛梣

銹毛梣(學名:Fraxinus ferruginea)是木犀科梣屬的植物,是中國的特有植物。分布在中國大陸的西藏、雲南、貴州等地,生長於海拔1,300米至1,800米的地區,一般生於山坡次生雜木林中,目前尚未由人工引種栽培。

基本信息

簡介

種中文名:銹毛梣
種拉丁名:FraxinusferrugineaLingelsheim
科中文名:木犀科
科拉丁名:Oleaceae
屬中文名:梣屬
屬拉丁名:Fraxinus
國內分布:產於貴州南部、雲南、西藏。
海拔:1300-1800
中國植物志:61:010
英文植物志:15:274

植物形態

銹毛梣銹毛白蠟樹(雲南種子植物名錄)圖版2:1-4,落葉喬木,高達15米,胸徑50厘米。芽裸露,被銹色糠秕狀腺毛。嫩枝稍呈壓扁狀,被銹色茸毛,後漸禿淨,小枝近四棱形,皮孔小,呈褐色疣點狀凸起。羽狀複葉長10-20(-25)厘米;葉柄長3-5厘米;葉軸上面具淺溝,被銹色茸毛,下面無毛或被稀疏柔毛,小葉著生處具關節;小葉9-15枚,薄革質,卵狀披針形至斜長圓形,長4-6厘米,寬1-2.5厘米,頂生小葉與側生小葉近等大,先端漸尖至鈍頭,基部狹尖至闊楔形,下延至小葉柄,兩側不對稱,近全緣,乾後上面黃綠色,下面色淡,兩面散生糠秕狀毛或禿淨,下面脈上常被柔毛,中脈在上面微凹,下面凸起,側脈6-9對,細脈不明顯;小葉柄短,長不到5毫米,被銹色茸毛。圓錐花序頂生,大而伸展,徑達15厘米,花多,密集;花序梗長;苞片披針形,長2-6毫米,宿存,密被黃色茸毛和長柔毛;花梗長約3毫米;花雜性;花萼杯狀,長1.5毫米,頂端截平,微被毛;花冠白色,長約2毫米;兩性花有雄蕊2枚,與花冠等長,花葯大,長約2毫米,花絲短,雌蕊較短,長約1毫米,花柱稍長。翅果線狀匙形,密被糠秕狀毛,長約3.2厘米,寬4-5毫米,中部最寬,先端鈍或凹缺,具細尖,脈棱清晰,直而隆起;花萼宿存。花期6-7月,果期6-8月。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