銅陵縣誌

銅陵縣誌

《銅陵縣誌》,全志共14卷,約34萬字。體例比較完備,資料比較翔實,記述比較詳明。縱觀是志,可見古人修志之敬業精神與學識水準。

基本信息

銅陵縣誌

銅陵縣誌銅陵縣誌

圖書信息

作 者:(清)李清岩 

纂修,安徽省銅陵市地方志辦公室 整理
出版社:黃山書社

出版時間:2007-8-1

字 數:380000 

 版 次:1 頁  

數:481

印刷時間:2007-8-1

開 本:32開

印 次:1

紙 張:膠版紙

內容簡介

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由銅陵縣知縣李青岩等修、丁卯經魁史應貴等纂的《銅陵縣誌》付梓問世。全志共14卷,約34萬字。從卷之一至卷之十四,依次分為沿革、星野、疆域、山川、城池、官署、官守、學宮、武備、戶口、田賦、積貯、壇壝、廟宇、鄉耆、風俗、坊表、選舉、武科、資選、徵辟、封蔭、名宦、鄉賢、鄉賓、政事、忠貞、孝友、篤行、義行、文學、隱逸、游寓、列女、方伎、仙釋、兵氛、祥異、古蹟、藝文等類目,體例比較完備,資料比較翔實,記述比較詳明。該志書先後三修,歷經10年,成書不易。乾隆十二年(1747年),銅陵明經朱良珍偕子貢生一澍、孫文學枋捐資修志,未能成稿。乾隆二十年(1755年),朱成阿就任銅陵縣知縣,“嘉朱生父子祖孫,持志不替,牒申上台延邑中紳雋,設局重修”(見朱成阿《銅陵縣誌.序》)。乾隆二十一年(1756年)夏,錢金殿“五奉檄攝銅篆,參謁郡台,諄諄以邑乘為諭。適前令長朱君移交志稿,披閱周環,知其增刪更正,一秉憲規。”“爰集纂修採訪諸紳士詣五松書院,按條審定”(見錢金殿《銅陵縣誌·序》)。是年,李青岩就任銅陵縣知縣,“越數月,朱生一澍以新修縣誌進,且日:“此前尹單、朱二公,先後詳請各憲與邑中紳士修之,前署篆錢公加審訂焉,歷十載始克成書。生將出資囊,付剞劂,願丐一言以為序。”“予於是書,幸得薈萃而觀纂修之成,朝夕披覽”(見李青岩《銅陵縣誌·序》),“澄心考核,用登梨棗”(見錢金殿《銅陵縣誌·序》)。該志書的慎始慎終刊刻問世,為我們今日銅陵留下了難得的寶貴史料和文化遺產。該志書纂修告竣,知縣朱成阿功不可沒。在理論原則上,他認為:“夫史與志,其義無同而體裁微異,國史美惡備書,邑志則紀美不紀惡。雖日善善,欲長以示風勵,顧美不可掩,美更不可溢。掩美則乖彝好之公,溢美則蹈諛聞之偽。扶風稱龍門有良史才,服其善序事理,辨而不膚,質而不俚,其文直,其事核,信斯言也。”在修志實踐中,“搜羅從前各舊志並府志,參考互證,去偽存真,別疑似於毫釐,晰是非於微渺,指日告竣,可以傳信將來。其間所載名山大川、賦役土產、城垣衙署、祠廟壇宇之類,皆可以參考訂正。”並“與採訪諸士約,恪遵憲檄,增刪更正,矢慎矢公,勿遺勿濫,庶補前事之闕而折其衷”(見朱成阿《銅陵縣誌·序。又識》)。縱觀是志,可見古人修志之敬業精神與學識水準。

目錄

 銅陵縣誌目錄《安徽歷代方誌叢書》前言《安徽歷代方誌叢書》出版說明乾隆《銅陵縣誌》提要《銅陵縣誌》序《銅陵縣誌》序《銅陵縣誌》序《銅陵縣誌》纂輯司事姓名凡例縣境全圖《銅陵縣誌》舊序萬曆中《銅陵縣誌》序崇禎年重修縣誌序順治乙未重修《銅陵縣誌》序順治乙未重修《銅陵縣誌》序順治乙未重修《銅陵縣誌》序順治乙未重修《銅陵縣誌》序乾隆丁卯重修《銅陵縣誌》原序卷一沿革星野疆域附形勝山川附岩嶺、泉洞、礬洲、河湖、港溪、澗潭、塘渡、灘陂、溝井卷二 城池官署附公宇官守附祿秩卷三學宮附書院、儒學、義田、學田武備附武職卷四戶口田賦積貯卷五壇壝廟宇卷六鄉耆附市鎮、街巷、道路、杠梁、埂壩、墩寨、義冢、物產風俗附節候坊表附碑亭卷七選舉……卷八卷九卷十卷十一卷十二卷十三卷十四後記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