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行監管:國際經驗與中國實踐

國有商業銀行股份制改革的爭論與啟示 中國銀行業監管體制的改革與變遷 穩步推進銀行業金融機構市場退出的監管

圖書信息

作 者:胡懷邦 著
出 版 社:中國金融出版社
出版時間:2008-7-1
版 次:1
頁 數:357
字 數:400000
印刷時間:2008-7-1
開 本:13開
紙 張:膠版紙
印 次:1
I S B N:9787504946560
包 裝:平裝

內容簡介

金融是現代經濟的核心。維護和促進金融業安全穩健運行是民經濟又好又愉發展和社會長治久安折重要保障。截至2006年末,我國金融業總資產約60萬億元,是當年全國GDP的3倍,經濟發展的金融相關比率達300%。其中,各類銀行業金融機構有2.8萬多家,總資產近40萬億元,占全國金融資產總額的70%以上,在金融體系中居主體地位,為支持經濟發展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如何管好、用好這些金融資立並進一步發揮好金融對經濟的第一扒動力作,已成為一個日益重要的課題。
從國際上看,20世紀80年代以來,世界經濟金融全球化、金融工具多樣化等浪潮風起雲湧,深刻地改變了整個金融體系及其中各因素之間的內在關係,也改變了金融風險的分布、積聚狀態,傳統的金融監管體制和監管理念已經越來越不能適應經濟與金融發展的要求。對此,世界各國在重新審視傳統的金融監管理念的基礎上,紛紛改革和改進既有的監管體制、監管機構、監管方式、監管內容、監管手段和監管技術。

作者簡介

胡懷邦,1955年9月出生於河南省鹿邑縣,經濟學博士,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對外經濟貿易大學、西北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陝西師範大學中國西部金融研究中心首席學術顧,中國金融學會常務理事,中國國民經濟管理學會理事,教育部高等學校經濟學類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
現任中國投資有限責任公司黨委副書記、監事長、紀委書記。曾任陝西財經學院副行長,中國人民穩行西安分行長兼國家外匯管理局陝西省分局局長,中國銀行業監督管理委員會監管理委員會黨委委員、紀委書記。
主要著作有《中國流通體制改革與發展》(1995)、《金融期貨市場》(1996)、《金融工資與投資銀行》(1999)、《金融發展中的衍生市場研究》(2000)、《中國西部經濟金融發展研究》(2004)。發表學術論文160餘項,多次榮獲省部級以上優秀科研成果獎,並被評為優秀留學回國人員、中國人民銀行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

圖書目錄

銀行改革篇
國有商業銀行改革的關節點
國有商業銀行股份制改革面臨六大挑戰
進一步深化國有商業銀行股份制改革的戰略思考
國有商業銀行股份制改革:進程與績效
國有商業銀行股份制改革的爭論與啟示
國有商業銀行股份制改革實踐對於農業銀行改革的啟示
農村信用社改革試點中需要注意的四個問題
監管理論篇
銀行監管的理論依據:為什麼需要監管銀行
銀行監管目標的定位:理論分析與中國選擇
監管體制變革與理念創新:怎樣進行監管
金融監管體制的國際比較:正式制度的選擇
在辯證思維與正和博弈中求解的監管理念創新:非正式制度的選擇
銀行監管機構的內部治理:監管主體的制度設計
風險為本的銀行監管:技術層機的分析
監管實踐篇
中國銀行業監管體制的改革與變遷
銀行業監管機構的良好治理與有效內部監督
基層監管機構的設定與人員整合問題研究
銀行業案件與操作風險的防範:問題與對策
標本兼治 綜合治理 努力揭制銀行業案件高發勢頭
全面加強國有重點銀行金融機構內審工作
穩步推進銀行業金融機構市場退出的監管
銀行業金融機構的社會責任與文明規範服務
國際經驗篇
英國、新加坡和中國香港打擊金融腐敗的經驗與借鑑
英國、新加坡和中國香港銀行業監管機構內部治理的經驗與借鑑
俄羅斯、韓國兩國銀行業發展與監管的經驗及借鑑
法國、匈牙利兩國銀行業發展與監管的考察報告
監管環境篇
關於中國資產價格泡沫的思考
經濟金融運行“三高”態勢考驗國家巨觀調控政策
關於加強政策性銀行立法的建議
關於加強國有金融資產管理的研究
關於加快合作金融立法工作的建議
完善金融法制體系 促進金融業健康發展
金融資產管理公司運作中的法律問題及立法建議
建立金融機構破產制度迫在眉睫
揭制虛假貿易 防止“熱線”流入
建立適合我國實際的社會保障基金監管模式
完善監管體制 加強專業性公共資金監管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