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荊樹

銀荊樹

銀荊,別名又叫魚骨松。原產澳大利亞東南部的維多利亞、新南威爾斯和塔斯馬尼亞州。雲南、廣西、福建有引種。可作行道樹或在庭園作孤植、叢植布置。常綠喬木,樹幹較直,樹皮灰綠或灰色;二回羽狀複葉,偶數,小葉線形,銀灰色或淺灰藍色。頭狀花序,具小花30-40朵,花黃色,有香氣。莢果長帶形,長3.5-11厘米,果皮暗褐色,密被絨毛。種子卵圓形,黑色,有光澤。多用於土壤改良和綠化觀賞。

基本信息

形態特徵

銀荊樹 銀荊樹
銀荊樹 銀荊樹

其樹枝優美,枝繁葉茂,開花時花香清新甜美,一簇簇金黃色的長長花絲伸出翠葉之外,顯得金光燦燦,秋天到來時,樹葉下面掛著一串串的莢果。金合歡的全身都是寶,金合歡的花含有芳香精油,是名貴的香料;莢果、樹皮和樹根都含有單寧,可作染料,也有藥用價值;莖上的樹脂含樹膠,可用於工藝或藥品;木材堅硬,是上等木料。澳大利亞於1988年8月正式宣布金合歡為國花,它代表著澳大利亞人所喜愛的綠蔭及金子 般的色彩。1981年在悉尼舉行的第13屆國際植物學大會的會徽圖案是一枝盛開的金合歡嫩枝,1912年在澳大利亞聯邦軍軍服上也有著金合歡花形的鑲邊。

生長環境

生長習性:花期(第一次 1月~ 4月)、果期(第一次 5月~ 6月)、樹高( 1500.00cm)、樹高年生長量( cm~ 160.00cm)胸徑年生長量( cm~ 2.54cm)、繁殖方法( 兩性 )。

分布範圍

樹種分布區(浙江 、廣西 、四川 、貴州 、雲南 )。

主要價值

用途包括:(保水 、保土 、觀賞 、鞣料 、庭院樹 、行道樹 )。

栽培技術

銀荊樹主要危害的銀荊樹的病害從有炭疽病,立枯病,流膠病,黑蚱、金龜子類、蝶蛾類、葉甲類這幾種!

一、炭疽病:一般發生在6~9月。初期苗幹上出現針頭大小褐色斑,後病斑擴大整株枯死。

防治方法:

①、燒毀病株。

②、盛發時噴65%代森鋅600倍液或代森銨、多菌靈等藥液防治。

二、立枯病:病斑圍苗木基部一圈而致死。

防治方法:可噴1%的波爾多液或50%的退菌特1000倍液。

三、 黑蚱、金龜子類、蝶蛾類、葉甲類:害蟲食枝葉;黑蚱產卵於枝梢內,使枝梢枯死。

防治方法:

①、剪除燒毀黑蚱產卵枝。

②、用90%敵百蟲800倍液噴灑。

四、流膠病:由於受傷而引起的流膠。

防治方法:做好病蟲害防治工作,在林地撫育修剪時要留短樁,減少機械損傷。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