鉤嘴鳶

鉤嘴鳶

鉤嘴鳶(學名:Chondrohierax uncinatui),鳶屬鷹科,是一類體型較小的猛禽。頭比較小,臉上有點禿,短喙。雙翼狹而長,尾巴分叉很深。鳶廣泛地分布在全世界氣候溫暖的地區。有些鳶以昆蟲為生;有些食動物的屍體;也食齧齒動物和爬行類動物;有些則專門食蝸牛;鳶善於飛行,它們可以悠閒地拍動雙翅,在高空翱翔。

基本信息

外形特徵

鉤嘴鳶鉤嘴鳶
鉤嘴鳶是一種中型猛禽,身長38-42厘米,雄鳥體重250克,雌鳥體重255-360克。具有大而鉤形的鳥喙,黃綠色有蠟質感。雄鳥的羽毛變化很大,通常是藍灰色,胸腹部的羽毛具不同顏色層次的橫斑紋,尾巴有深色寬頻,飛行時很清晰。

棲息環境

鉤嘴鳶棲息於熱帶雨林,季節性淹沒的森林和山地森林,在茂密的林冠高處。也出現於格瑞那達和墨西哥的刺槐樹,疏林,林緣地帶和林間空地。常單獨活動,有時也見停息在高大喬木的樹梢上或林內樹下部的枝叉上。

生活習性

鉤嘴鳶鉤嘴鳶
鉤嘴鳶定居。不引人注目,常見的是隨著森林的上空飛升。主要食物是蜥蜴,青蛙,蠑螈,淡水蟹,蛞蝓,昆蟲等。有時也搶奪別的同類的獵物。這些鳶通常悄悄地棲息在檐篷和樹葉叢中,很少外露自己的肢體,一般很難察覺。在飛行覓食時可以清楚看到其飛翔的身影。

生長繁殖

鉤嘴鳶一夫一妻制。常常是在旱季快結束時築巢,巢建在樹木的樹冠上,巢脆弱而且往往搖搖欲墜,多以枯枝葉為巢材,鳥巢是一個淺杯狀,中間稍微下凹,內放少許草莖和草葉,每窩產2枚,雛鳥在雨季到來時已經可以出巢。孵卵期30-35天,育雛期40-45天。

分布範圍

鉤嘴鳶分布圖鉤嘴鳶分布圖
鉤嘴鳶分布於中美洲,地處北美與南美之間,包括瓜地馬拉、伯里茲、宏都拉斯、薩爾瓦多、尼加拉瓜、哥斯大黎加、巴拿馬、巴哈馬、古巴、海地、牙買加、多米尼加、安提瓜和巴布達、聖文森特和格林納丁斯、聖露西亞、巴貝多、格瑞那達、特立尼達與多巴哥等國家和地區。南美洲,包括哥倫比亞、委內瑞拉、蓋亞那、蘇利南、厄瓜多、秘魯、玻利維亞、巴拉圭、巴西、智利、阿根廷、烏拉圭以及馬爾維納斯群島(也稱福克蘭群島)。

亞種分布

1、鉤嘴鳶指名亞種(Chondrohierax uncinatui uncinatus)分布於墨西哥西部的錫那羅亞州,美國的德克薩斯州南部,中美洲的特立尼達,加納,巴西,秘魯,玻利維亞,巴拉圭和阿根廷北部。

2、鉤嘴鳶格瑞那達亞種(Chondrohierax uncinatui mirus)分布於格瑞那達的小安的列斯群島。

3、鉤嘴鳶古巴亞種(也稱古巴鉤嘴鳶)(Chondrohierax uncinatui wilsonii)分布於古巴東部。

現狀與保護

生存現狀

鉤嘴鳶鉤嘴鳶
美洲大陸的指名亞種(Chondrohierax uncinatui uncinatus)雖然普通但也很少見,古巴亞種(Chondrohierax uncinatui wilsonii)僅限於古巴東部,是極度瀕危的物種,滅絕的主要原因是棲息地遭破壞,有些人錯誤地認為它們在捕食家禽所以獵殺。格瑞那達亞種(Chondrohierax uncinatui wilsonii)的瀕危是由於棲息地喪失。

保護級別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ver 3.1:2009年鳥類紅色名錄—極危(CR)。

列入《華盛頓公約》CITES 附錄Ⅰ瀕危物種。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