鈕鈷祿氏伊蘭

鈕鈷祿氏伊蘭

鈕鈷祿氏伊蘭

人物簡介

鈕祜祿氏伊蘭:生於1808年3月24日—卒於2月13日的丑時1840年。姓鈕祜祿氏(滿語,穆麟德轉寫:Niohuruhala),二等侍衛、世襲二等男、贈一等承恩侯、晉贈三等承恩公鈕祜祿·頤齡之女,滿洲正紅旗,道光十四年抬旗至滿洲鑲黃旗。道光第二任皇后。生皇四子奕,即後來的鹹豐皇帝。還生有皇三女(早夭),皇四女壽安固倫公主(後下嫁德穆楚克紥布)。道光元年七月封為全嬪,三年十一月二十五冊晉全妃,五年二月二十生皇三女端順固倫公主。四月十三晉全貴妃。六年四月初六生皇四女壽安固倫公主。十一年六月初九生皇四子奕詝(鹹豐帝),十三年八月十五晉稱皇貴妃攝六宮事。十四年十一月立為皇后。掌管鳳印,威震後宮,在位14年。二十年正月十一(1840年2月13日)崩於紫禁城鍾粹宮,壽三十三。十七日宣宗賜謚孝全皇后,當年十一月葬入清西陵慕陵龍泉峪地宮,後與宣宗合葬。經過鹹豐、同治、光緒三朝累次上謚,諡號全稱為:孝全慈敬寬仁端愨安惠誠敏符天篤聖成皇后。

生平

鈕祜祿氏生於嘉慶十三年二月廿八日(1808年3月24日),屬於歷任外戚的鈕祜祿氏家族,在孝全成皇后鈕祜祿氏之前曾出過4位皇后(清聖祖孝昭仁皇后、清世宗孝聖憲皇后、清仁宗孝和睿皇后、清宣宗孝穆成皇后)[3],但就孝全成皇后一支而言,遠遠不僅是外戚世家,其曾祖和祖父皆為清朝功勳卓著聲名顯赫的著名將領,其父頤齡當時是乾清門侍衛,世襲二等男爵。
幼年時,其父頤齡被朝廷派往江蘇省會蘇州府(今江蘇省蘇州市)擔任駐防將軍,從一品,舉家遷往蘇州,鈕祜祿氏就隨父母在蘇州長大成人。
明、清時期的蘇州是全中國最大的工商業城市和經濟中心,市肆林立,萬賈雲集,富甲天下,號稱“海內繁華、江南佳麗”之地,[4]可謂物華天寶,人傑地靈。“一方水土養一方人”,故蘇州女子多聰慧嫻淑。鈕祜祿氏從小就長得很漂亮,且聰明伶俐,再加上江南名城蘇州水土文風的滋養和薰陶,平添了幾分靈氣,養成了江南女子的纖巧秀慧。

除了刺繡(指蘇州的蘇繡)和詩書,鈕祜祿氏還學會了蘇州女子雅好的七巧板拼字遊戲,她在這方面還格外出色,入宮後,曾仿世間常見的七巧板樣式,將木片削為若干方,排成吉祥語“六契約春”4個字,難度很大。除此之外她還在隨父遊歷中開闊了眼界,凡事都很有主見和謀劃,更是與尋常女子不同。
《清宮詞》中有兩首歌頌鈕鈷祿氏的詩,其一云:
蕙質蘭心並世無,垂髫曾記住姑蘇,譜成‘六契約春’字,絕勝璇璣織錦圖。
作者原注曰:“孝全皇后為承恩公頤齡之女,幼時隨宦至蘇州,明慧絕時。曾仿世俗所謂七巧板者,斫木片若干方,排成‘六契約春’四字,以為宮中新年玩具。”即說的是鈕鈷祿氏在蘇州的生活。因生長蘇州之故,她在“明慧”以外,還有江南女兒的溫柔,這與其他八旗格格的開朗爽健是大異其趣的,所以在後來能夠受到道光帝的寵愛,甚至獨寵專房。
不僅如此,還說清宮節慶中的蘇造糕、蘇造醬諸物都是因鈕祜祿氏親自仿製蘇州蘇式糕點、醬菜而得名的。真實與否,尚待考證,但該詩說鈕祜祿氏“才華超群”“蘭心蕙質”則極有可能,這從她入宮後道光帝對她的寵愛程度和晉升速度就可以明白了。
入宮為後道光元年(公元1821年),年方13歲(虛歲十四歲)的鈕祜祿氏遵循八旗女子未經皇帝選秀不得成婚的規矩,參加了道光帝即位後的第一次大規模選秀。她立刻就被道光帝看中,留在了宮中,隨即被暫定為貴人(實際冊封時直接為嬪),因才、智、貌樣樣都全,特賜徽號“全”字。
全貴人既年輕又聰明,很快就得到了道光帝的偏愛。入宮僅一年多,在道光二年(1822年)七月道光皇帝第一次正式冊封后宮之前晉封為“全嬪”,並於當年十一月冊封皇后佟佳氏時,行冊封禮,正式成為全嬪,年方14歲(虛歲十五歲)。
三個月後,道光三年二月十二日(1823年3月24日),全嬪又晉為“全妃”。[5]道光帝命協辦大學士、戶部尚書英和為正使,內閣學士奕經為副使,持節齎冊(指后妃的名冊),行冊封禮,鈕祜祿氏正式成為全妃,時年15歲(虛歲十六歲)。鈕祜祿氏入宮不到兩年,就從貴人晉升為嬪再晉升為妃,名位得到如此迅速的提升,也足以證明她幾乎已經得到了道光帝的專寵。
道光四年(1824年)初夏,全妃懷孕。道光五年二月二十日(1825年4月8日)寅時,全妃生下第一個孩子即皇三女(11歲夭折),雖是女兒,但道光帝仍然大喜,尤其對比之前祥嬪所生的皇二女,待遇差距極大。當年年四月十三日(1825年5月30日),全妃再晉升為全貴妃。就在當年夏天,全貴妃再次懷孕。
道光六年四月初六(1826年5月12日)酉時,全貴妃生下第二個女兒即皇四女(後封壽安固倫公主)。宮中稱為“四公主”,儘管仍是女兒,依然絲毫沒有影響道光對全貴妃的感情,相反,作為道光長大成人的實際上的長女,又是愛妻孝全成皇后所出,道光朝唯一的嫡女,四公主是道光皇帝最重視,最寵愛的女兒。道光在上諭中將四公主與日後成為皇帝的鹹豐相提並論,可見其在道光心目中的地位,道光為其所選的駙馬也是道光女婿中出身最為顯赫之人。
道光十一年六月初九(1831年7月17日)丑時,全貴妃生下兒子、皇四子奕詝,也是道光帝當時實際的長子(皇長子已於此前去世),即後來的鹹豐帝,母以子貴,地位日隆。
道光十三年四月二十九日(1833年6月16日),道光帝的第二位嫡妻、即位後所立的第一位皇后佟佳氏去世,六宮無主,作為理所當然的繼後人選,當年八月十五日中秋節(1833年9月28日)道光帝以孝和皇太后的名義晉升全貴妃為皇貴妃,攝六宮事(代行皇后權力),實為後宮之主
道光十四年十月十八日(1834年11月18日),道光帝命大學士長齡為正使,署(代理)禮部尚書奕顥為副使,持節齎冊、寶(指皇后之玉璽),冊立皇貴妃鈕祜祿氏為皇后。[6]這樣,鈕祜祿氏成為道光帝的第三位嫡妻和即位後所立的第二位皇后。
道光十五年十一月初八(1835年12月27日),皇三女夭亡,年僅10歲(虛歲十一歲),道光非常哀痛,追封為端順固倫公主。

死因

皇后暴崩道光二十年正月十一(1840年2月13日)丑時,鈕祜祿氏皇后突然駕崩於皇后寢宮——紫禁城東六宮之鐘粹宮,年僅32歲(虛歲三十三歲),死因不明。由於她與道光帝感情極深,道光帝十分的悲痛,欽定諡號為孝全皇后。
死因之謎關於孝全皇后的死因,歷來眾說紛紜,諸多野史都說皇后死於非命,且矛頭都指向皇后的婆婆恭慈(孝和)皇太后[7]。
被迫自殺說此說法有兩個版本,一是為父乞官被太后責備,羞愧自殺。
《清宮詞》中第二首寫孝全成皇后的詩云:
如意多因少小憐,蟻杯鴆毒兆當筵,溫成貴寵傷盤水,天語親褒有孝全。
作者原註:“孝全皇后由皇貴妃攝六宮事,鏇正中宮,數年暴崩,事多隱秘。其時孝和太后尚在,家法森嚴,宣宗亦不敢違命也,故特謚之曰:‘全’。”照這首詩看,孝全皇后暴崩,似是新年宮中家宴,酒中為人下毒所致。但“溫成貴寵傷盤水”兼用宋仁宗張貴妃恃寵稱驕及慶曆八年(1048年)近侍作亂縱火,曹皇后率宮人救火擒賊的故事,含沙射影,牽連到了恭慈太后。史載:宋仁宗張妃頗與聞外事,曾為其伯父堯佐乞官,或者孝全皇后亦有類似的舉動,為父親頤齡向道光帝求官,而恭慈太后有所責備,孝全皇后因而羞懼服毒。真相究竟如何,沒有人敢再追查下去,只能不了了之,誠所謂“宮闈事秘,莫得聞矣”!
《清朝野史大觀》中還有一種說法,即謀害皇六子奕訢陰謀敗露,被迫自殺。
奕訢(即後來的恭親王)是道光帝的靜貴妃所生,文武雙全,而且聰明過人,後來更支持洋務運動,和西方人(中國人蔑稱為“洋鬼子”)接近,有“鬼子六”之稱;而孝全皇后所生的奕詝則一副老好人模樣,難堪大任,道光帝原先最中意奕訢,有意立他為嗣。孝全皇后為確保自己的兒子能夠繼承皇位,遂擺下毒魚宴,企圖毒死奕訢。一天,奕訢正好來孝全皇后和奕詝所住的鐘粹宮找奕詝玩,皇后便派人通知奕訢之母靜貴妃,說讓奕訢在自己寢宮裡吃飯。臨近開宴,皇后偷偷叫來兒子奕詝,讓他不要吃桌上的魚。奕詝不明白原因,不肯聽從,皇后只好把圖謀告訴了他。但奕詝忠厚仁慈,且與奕訢關係最好,所以在吃飯時,當奕訢要夾魚吃時,他狠命地踩了奕訢一腳,如此數次,聰明的奕訢自然明白了,便再也沒有要吃魚。皇后的圖謀沒有得逞。這時,皇后宮中的一隻貓在桌底下吃了奕訢吃掉下來的魚骨頭,但吃完沒多久,就突然狂竄起來,沒跑多遠就倒地而死。奕訢大驚,回家告訴了母親靜貴妃,靜貴妃也大吃一驚,忙去告訴恭慈太后。太后大怒,便命令道光帝賜死皇后。道光帝雖然不捨得皇后,但母命難違。孝全皇后為了自己的兒子能夠保全,只好自盡。
然而這兩種說法都有著極大的硬傷:孝全的家族極其顯貴,其曾祖,祖父皆為清朝著名將領,戰功卓著,聲名顯赫,其父擁有世襲爵位,更在實際職務上官至從一品的駐防將軍,說孝全為其父乞官於情於理都不能成立。二來孝全皇后所生的奕詝當時即使道光帝的嫡子,又是長子,很難想像同為嫡長子的道光帝會偏心庶子皇六子。且終道光一朝,孝全皇后的尊崇地位,所獲的盛寵也遠非奕訢之母靜妃所能稍及。當時奕詝身體尚且健康(他受傷坡腳是在孝全皇后去世後),據說面貌也頗似皇后,且一直有“仁孝”之名。很難想像道光會在孝全皇后生前屬意奕訢。綜上所述,起碼在孝全皇后還在世時,奕訢並沒有形成對奕詝的威脅,孝全皇后完全沒有必要冒著嚴酷的清朝家法謀害一個年幼的庶子。
另一個原因則是這樣說的:孝全皇后當年在做“全貴妃”生下皇四子的時候搗了鬼。全貴妃原本的預產期,在生下皇五子的祥妃之後。但當時皇長子早逝,誰要是先生下了兒子,誰的兒子就是事實上的庶長子,從而登上皇后寶座。於是全貴妃就暗中找了太醫,軟硬兼施,逼著太醫配製了催產藥物,終於比祥妃提前七天生下了兒子。——世上沒有不漏風的牆,恭慈太后與孝全皇后婆媳反目,皇后又失了權,於是就有人向皇太后報告了這個多年前的隱秘。此事一發,皇太后更不能容忍,於是逼著皇后自盡。
不過,在眾多說法中,這種說法倒是最站不住腳的。且不說清宮中對后妃生育管理極嚴;也不說以那年頭足月嬰兒尚且極低的成活率,焉有哪個後宮女人願意主動讓自己的兒子“早產”,增加夭折的機率;就是這種說法的理論根據——事實上的庶長子能夠問津帝位,其母能夠爬上皇后之位,就已經是無稽之談。清朝皇位傳承與其它皇朝不同,從來沒有“立長”的祖制。況且皇四子出生時,孝慎皇后佟佳氏還活得很精神,一點也沒有提早死掉空出後位的跡象,更何況道光對祥妃母子非常厭惡,祥妃雖然比孝全皇后早生女兒(皇二女)夭折後完全沒有得到任何追封,孝全成皇后卻是幾乎得到道光全部的寵愛,祥妃不管名位和受寵程度從來不能和孝全相提並論,祥妃後來更遭到被道光帝貶為祥貴人,所生的皇五子也被過繼給宗室,祥妃敢於孝全爭鋒實在難以想像。
太后下毒說但也有人認為《清宮詞》詩注中所說下毒者乃是恭慈皇太后本人,至於太后為何下毒,也有兩種說法,第一種說法和被迫自殺的第一種說法差不多,即皇后大概因為父乞官犯了家法而被太后責備,不同的是皇后沒有羞愧自盡,而太后卻用毒酒害死了皇后。
不過第二種說法更為流行,即婆媳二人早就關係不和,太后因此用毒酒害死了皇后。
相傳道光十五年(1835年)恭慈太后六十歲大壽時,道光帝為討太后歡心,親自製作皇太后六旬壽頌十章,在太后寢宮壽康宮(在圓明三園之一的綺春園中)頌讀賀壽。而皇后為了討得皇帝和太后歡心,也來湊熱鬧,且她詩詞文章無一不精,當下一揮而就,寫成“恭和御詩十章”,獻給恭慈太后。過了幾天,道光帝去向太后請安時,隨便聊起皇后賦詩祝賀一事。恭慈太后卻說:“皇后敏慧過人,未免可惜。”道光帝覺得她講得奇怪。太后又道:“婦女以德為重,德厚方能載福,若仗著一點才藝賣弄,恐不是有福之人。”言下之意即是“女子無才便是德”。道光帝聽了也沒放在心上。但宮中有好事之徒把太后的這種隨意閒聊添油加醋地說給皇后聽。皇后有些不高興,心想:“我乃一國之母,生下皇子,又是皇長子,將來身登大位,我便是皇太后,難道能說我沒有福份么?”覺得太后有意損她。家世顯赫,才色俱佳的皇后,因道光帝的寵愛,更生驕嬌之氣,太后小看她,便不免心存芥蒂,表面上也就流露出來。有時去壽康宮請安,言語中頗含譏諷。恭慈太后一貫養尊處優,無法忍受。婆媳兩人越來越生分了,再加上宮女嬪妃們從中搬弄是非,關係更加不和。道光十九年(1839年)冬,皇后偶然受了些風寒,恭慈太后親自駕臨皇后寢宮探視,態度十分慈祥,使道光帝頗覺欣慰。轉眼過了元旦,皇后的病已有起色,便坐上鳳輦去壽康宮叩頭謝恩,婆媳兩人聊得很開心,關係似乎好轉。過了幾天,太后派人送了一瓶酒給皇后,皇后喝過後當天就暴崩了。照此說法,太后下毒的可能性很大,但都沒有其它確切的證據。
身後葬禮但面對皇后如此倉猝的棄世,道光帝表現出了非常的哀傷。生性節儉的道光帝,在面對鴉片戰爭的巨大壓力時,仍然堅持為愛妻舉辦了盛大的葬禮。他下令將皇后靈柩安置於澹懷堂,自己每天都親至靈前奠酒,並於正月十七日親自為皇后選定“孝全”為諡號。四月,道光帝為“孝全皇后”舉行了隆重的“冊謚”典禮;十月,道光帝出發親自將“孝全皇后”的靈柩護送至西陵龍泉峪自己的帝陵中。

十一月,道光帝親自到帝陵主持“孝全皇后”入葬地宮的全過程,並命眾皇子大臣行禮。十二月,返回北京後的道光帝又參與了“孝全皇后”靈位供入奉先殿的儀式,“親詣告祭”。並特地讓“孝全皇后”的親生兒子、皇四子奕詝在靈前行禮。對於道光帝如此隆重的悼念,皇太后也表現得非常通情達理,她自己也曾經好幾次親臨“孝全皇后”靈前祭奠追思,倍顯親情。
諡號道光二十年正月十七日(1840年2月19日),道光帝發下詔書,賜謚大行皇后鈕祜祿氏為孝全皇后。經過鹹豐、同治、光緒三朝累次上謚,諡號全稱為:孝全慈敬寬仁端愨安惠誠敏符天篤聖成皇后。
陵寢道光二十年十月二十七日(1840年11月20日),道光帝以“謁陵”為名,親自護送孝全皇后梓宮奉移西陵,十一月初九(12月2日)葬入龍泉峪地宮,此前孝穆皇后和孝慎皇后的梓宮已經葬入了該地宮,道光帝去世後梓宮也葬於此,是為三後附葬一帝的清西陵之道光慕陵。
子女孝全皇后去世後,留下年僅十歲的獨子奕詝,由奕訢之母靜貴妃撫養。道光帝去世後,奕詝繼位,是為鹹豐帝。有人認為道光帝是因為痛惜孝全皇后的死,才決定讓她的兒子奕詝繼位的。
道光二十一年(1841年)二月,孝全皇后所生的皇四女16歲,被封為壽安固倫公主,指配蒙古親王世子德穆楚克扎布,為道光女婿中最為顯赫之人,婚後夫妻感情甚篤。

家庭成員

家庭丈夫
宣宗效天符運立中體正至文聖武智勇仁慈儉勤孝敏寬定成皇帝愛新覺羅·旻寧
兒子
獨子:皇四子文宗協天翊運執中垂謨懋德振武聖孝淵恭端仁寬敏顯皇帝愛新覺羅·奕詝
女兒
長女:皇三女端順固倫公主(早夭)
幼女:皇四女壽安固倫公主(下嫁德穆楚克扎布)

注釋1.^道光帝生前先後有三位嫡妻,分別為孝穆成皇后(道光帝即位前去世,即位後追封為皇后)、孝慎成皇后和孝全成皇后。
2.^道光帝名義上共有四位皇后:第一位皇后孝穆成皇后和第四位皇后孝靜成皇后是追封的,她們生前未曾被冊封為皇后;道光帝即位後共冊封了兩位皇后,即第二位皇后孝慎成皇后和第三位皇后孝全成皇后。
3.^在整個清朝,鈕祜祿氏家族共出過6位皇后(含被追封的2位):清聖祖孝昭仁皇后、清世宗孝聖憲皇后(追封)、清仁宗孝和睿皇后、清宣宗孝穆成皇后(追封)、清宣宗孝全成皇后和清文宗孝貞顯皇后(即慈安太后)。
4.^見《江蘇歷史》中國地圖出版社ISBN7-5031-1389-8/G·793(課)
5.^據《清宣宗實錄·卷四十九》
6.^據《清宣宗實錄·卷二百五十九》
7.^孝和皇太后非道光帝生母,道光帝的生母是嘉慶元後孝淑睿皇后,但孝和為嘉慶帝的繼後,對於原配所出的嫡長子道光帝來說便成為了繼母,所以說孝和是孝全皇后的婆婆於情於禮都是正確的。
[編輯]參考資料《清史稿·后妃列傳》,中華書局,民國·趙爾巽等
《清史稿·宣宗本紀》,同上
《清史稿·文宗本紀》,同上
正說清朝29皇后·孝全成皇后鈕鈷祿氏》,團結出版社,當代·李擘
《中國皇后傳》,中國人事出版社,當代·史海陽ISBN7-80139-000-8
《清代后妃》,河南人民出版社,當代·張九洲ISBN7-80644-903-5
《清代后妃》,遼寧民族出版社,當代·王艷春、李賢淑ISBN7-80644-903-5
清代帝後的歸宿》,紫禁城出版社,當代·於善浦ISBN7-80047-611-1/K·292
大清后妃傳奇(圖文本)·道光帝孝全成皇后死亡之迷》,西苑出版社,當代·上官雲飛ISBN7802100453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