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具

針具

中醫針刺療法所用的工具。針具的種類很多,古代使用九針,即《靈樞·九針十二原》及《九針論》所載的鑱針、圓針、鍉針、鋒針、鈹針、圓利針、毫針、長針、大針九種不同形狀和用途的針具。 現代針具,包括毫針,長短為16.5厘米(5寸)、3.3厘米、4.95厘米、6.6厘米、8.25厘米、9.9厘米、13.2厘米等數種。粗細為26號、28號、30號等數種。可根據針刺部位的深淺及病情需要而選擇使用。

針具的使用

①鑱chán針用於淺刺,意在祛邪而不傷正氣;②圓針主要用於按摩穴位,主瀉筋肉間邪氣,勿傷肌肉;③鍉針用於按壓,有祛邪之功;④鋒針用於刺血,有泄毒治癰之效;⑤鈹針用於癰疽排膿;⑥圓利針用於急刺,主治痛痹暴氣;⑦毫針主治邪客經絡所發的癰yōng疽jū;⑧長針用於深刺肌肉肥厚處,主治深部邪氣,日久痹症;⑨大針主瀉水氣停滯關節。

九針雖產生於兩千多年以前,但這些針具大都為人畜長期共用,如毫針、圓利針等至今仍廣為套用。

針的類型

圓利針,與古代圓利針有所不同,針體較毫針短而稍粗,一般用26號,針長1.65厘米、針尖尖銳,適用於小兒疾病或成人暈厥等症狀時速刺使用。

三棱針,取法於古代鋒針,針端尖銳、呈三棱形,其質堅硬,適用於刺絡放血,祛除邪熱。

現代針具的質料,主要有不鏽鋼針、白洋銅、合金、合銀等。

修針方法

常用的修針方法有:①注意鏽蝕和彎曲,銹針可用細砂紙、除油劑及去污粉摩擦,蝕銹嚴重的不宜使用,避免折針。②用手法捋直不直的針體、或用金屬器械直針,對捋而不直的硬彎針則宜棄之。③針尖太鈍或有彎鉤, 可用細磨石、細砂紙磨細針尖,一直達到光華正直為度。

注意事項

套用針具時應注意消毒,凡與針直接接觸的物品,如紗布、棉花、鑷子或藏針器具,尤其是針具本身,均應嚴格消毒。一般採用煮沸或高溫消毒。針和鑷子可用75%酒精浸泡,一般浸泡20~30分鐘後即可套用。一次性針具,用完棄之,不必消毒。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