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錢寶貝持久成功的10大法則

《金錢寶貝持久成功的10大法則》,由(美)巴蒂羅姆,惠特尼 著,張旭,吳炳強譯 ,重慶出版社於2010-9-1出版,本書旨在探討“成功是什麼”,解讀了當今世界頂級成功者的成功秘密,這些世界頂級的CEO和政商界領袖與來自各行各業領軍人物的故事,構成了該書的基礎。而書中亦充滿了政商界重要人物的趣聞軼事。

基本信息

圖書信息

錢寶貝 持久成功的10大法則

金錢寶貝持久成功的10大法則

定 價:¥33.80

作 者:(美)巴蒂羅姆,惠特尼 著,張旭,吳炳強 譯

出 版 社:重慶出版社

出版時間:2010-9-1

開 本:16開

I S B N:9787229029289

包 裝:平裝

編輯推薦

2009年末,與胡錦濤、歐巴馬、蓋茨、巴非特、賈伯斯等全球政經領袖一同入圍英國《金融時報》評選的“塑造本世紀過去十年的50個世界人物”!亦被鳳凰衛視著名主持人曾子墨奉為自己的職業偶像!她就是CNBC財經新聞節目美女主播瑪麗亞?巴蒂羅姆。 《紐約時報》把她稱為“金錢寶貝”,《人物》雜誌驚嘆她有著“索菲亞?羅蘭般的相貌”,《財富》對她的描寫最為全面:“她既有華爾街經紀人的精明老練,也有地中海姑娘的美麗相貌,更有一雙瑪麗?哈特那樣的美腿。” 兩年前,美國CNBC金牌財經美女主持瑪麗亞?巴蒂羅姆在她的節目中,透露了新任美聯儲主席不久的伯南克在華盛頓與她共進晚餐時對她講的一番話,她在節目中關於“伯南克擔心市場認為他在利率政策方面比較軟弱”的報導未完,即震撼了金融市場。紐約金融市場股指便急劇下挫,道瓊斯指數在幾分鐘之內就下滑了70點。這無疑讓伯南克十分難堪,業界甚至有人猜測他是否會因此辭去美聯儲主席。 這就是被稱為華爾街無冕女王的瑪麗亞?巴蒂羅姆,被譽為財經新聞界的索菲亞?羅蘭。有人認為,對股市影響最大的可能是她而不是美聯儲主席。 如果你到現在還不知道這個紅透歐美的大美女是誰,那就請看:鳳凰衛視著名節目主持人曾子墨奉瑪麗亞?巴蒂羅姆為自己的職業偶像之一。華爾街許多高層人物都很重視她。高盛前總裁、紐約證交所現任執行長約翰?塞恩(John Thain)表示,他每天翻開《商業周刊》時,第一件事就是閱讀她的專欄。著名歌手喬伊?雷蒙(joey ramone)甚至為她寫了首歌,歌詞唱到:“每一天,我都在電視上注視你,那雙眼睛告訴我一切都好。” 去年11月,在本世紀前十年結束之時,瑪麗亞?巴蒂羅姆與胡錦濤、歐巴馬、蓋茨、巴非特、賈伯斯、奧普拉等全球政經領袖和文化名人一同入選英國《金融時報》評選出的“影響塑造本世紀過去十年的50個世界人物”。 自1995年巴蒂羅姆開始主持CNBC王牌節目《瑪麗亞?巴蒂羅姆:華爾街記者報導》至今的15年裡,隨著她的一步一步成功,巴蒂羅姆和她的節目逐漸成為CNBC的品牌,成為華爾街最搶眼的媒體人物。《紐約時報》經常刊登她的照片,並把她稱為“金錢寶貝”(Money Honey),這個綽號很快流傳開來。成為美國8400萬股市散戶們對她的暱稱。 巴蒂羅姆憑藉她自己的魅力和經驗,十餘年來幾乎訪遍了世界政經界所有的大人物,從總統到美聯儲主席到阿拉伯酋長。現在華爾街上幾乎沒有哪位CEO能不接或不回巴蒂羅姆的電話,也很少有人能拒絕她的採訪邀請。而要說比爾?蓋茨、戈爾迪?霍恩、傑克?韋爾奇這些世界頂級富豪之間會有什麼共同之處可能就是他們都接受過瑪麗亞?巴蒂羅姆的訪問,不但如此,他們與她談論自己的商業戰略、對整個世界的看法、對如何取得成功的深刻洞察。瑪麗亞?巴蒂羅姆亦憑藉自己多年身處金融前沿的一線經驗和深厚的專業背景以及個人解讀,新推出了《金錢寶貝(持久成功的10大法則)》一書,並於今年5月在紐約舉辦了盛大的首發式,美聯儲前主席格林斯潘等重要人物均應邀出席。 巴蒂羅姆在《金錢寶貝(持久成功的10大法則)》中解讀了當今世界頂級成功者的成功秘密——每位讀者都可以將其運用到事業和生活中。這些世界頂級的CEO和政商界領袖與來自各行各業領軍人物的故事,構成了該書的基礎。而書中亦充滿了政商界重要人物的趣聞軼事——他們每個人都想和巴蒂羅姆多談談,哪怕是與其他記者無法啟齒的私事。 除此之外,《金錢寶貝(持久成功的10大法則)》還探討“成功是什麼”及“如何做到持久的成功”,瑪麗亞?巴蒂羅姆將教會你如何從失敗中汲取寶貴經驗。這些鮮為人知的世界巨富們的經驗將為每一位讀者提供極有價值的參考,幫你成功路上最大程度地減少錯誤、規避風險、取得成功。這是“金錢寶貝”瑪麗亞?巴蒂羅姆為我們身處危機時期打造的最佳成功指南。

內容簡介

《金錢寶貝(持久成功的10大法則)》旨在探討“成功是什麼”。人人都想跟成功親密接觸,人人都想永遠保持成功。但是,到底何為成功?怎樣成功?怎樣保持成功呢?

瑪麗亞·巴蒂羅姆,CNBC財經頻道王牌女主播、華爾街的無冕女王,她遍訪世界商界、政界名流,從他們的商業戰略、對整個世界的看法、對如何取得成功的深刻洞察及趣聞軼事中找尋鮮為人知的成功秘密。並憑藉自己的專業背景與人生經歷,以獨特感悟解讀財富智慧與成功秘笈一一持久成功的10大法則。

《金錢寶貝(持久成功的10大法則)》字裡行間處處滲透著作者對成功的極富哲理性的思考。無論您是成功人士,還是失意者,抑或是剛剛步入社會的青年學生,《金錢寶貝(持久成功的10大法則)》將為您最大限度地減少失誤、規避風險、重振旗鼓、獲致成功提供極有價值的幫助。

《金錢寶貝(持久成功的10大法則)》堪為後危機時代不可多得的激勵經典。

作者簡介

瑪麗亞·巴蒂羅姆(MariaBartiromo),CNBC財經頻道王牌女主播、華爾街的無冕女王。她曾為CNN《工面資訊》節目製作人、撰稿人、編輯。現任CNBC《與瑪麗亞·巴蒂羅姆共觀一周市場》《收市鐘聲》以及財經節目《揚聲器》的節目主持人、製作人,並主持CNBC每天的《華爾街動向》《市場面紗》,兼任NBC《今日展示》、MSNBC和NBC的新聞評論員。 她的節目成為全美國8500萬投資者的重要參考,是華爾街最具影響力的聲音之一。甚至有人認為,對股市影響最大的可能不是美聯儲主席,而是她。她還是《個人投資者》、《商業周刊》等雜誌資深專欄作家。

媒體評論

我當初做財經節目,心中的職業偶像是美國的瑪麗亞·巴蒂羅姆。 ——曾子墨(鳳凰衛視著名主持人) 如果你希望持久成功,就應該向巴蒂羅姆一樣,必須同時具備自信與謙遜。 ——傑克·韋爾奇(通用電氣前總裁) 我每天翻開《商業周刊》時,第一件事就是閱讀她的專欄。 ——約翰·賽恩(美林前總裁,CIT集團總裁) 每一天,我都在電視上注視您,那雙眼睛告訴我一切都好! ——喬伊·雷蒙(美國著名搖滾歌手) 她有華爾街經紀人的精明和地中海姑娘的美麗.更有瑪麗·哈特那樣的美腿。 ——美國《財富》 她是財經界的索菲亞·羅蘭。 ——美國《人物》 美國人的“金錢寶貝”。 ——美國《紐約郵報》

目錄

前言

生於9月11日

重新定義成功

簡介

探索一條有意義的道路

成功10則

1 自知

傾聽內心

2 遠見

堅持夢想,腳踏實地

3 占據主動

衝破牢籠

4 勇氣

做勇敢、聰明、公正的人

5 正直

前言

前言 生於9月11日 重新定義成功 我生於1967年9月11日。從前,我總是喜歡這個特別的生日:9-11。這個獨特的日期曾給我帶來過不少的快樂。從前生日快到的時候,我會經常撥通朋友們的電話,跟他們開玩笑地說:“緊急情況,請速來參加我的生日聚會。”但是當真正的9·11發生後,這一切都變了。全世界永遠都不會忘記那一天,而那一天又恰好是我34歲的生日。我早早地來到紐約證券交易所上班,原計畫是為CNBC(美國全國廣播公司財經頻道)做例行的每小時一次的市場快報。我的辦公桌上擺了一大束鮮花,上面有我的編輯助手寫給我的生日祝福。儘管那天早上艷陽高照,不過置身於鮮有窗戶的交易所中還是難以欣賞到藍天白雲的美景。當第一架飛機撞上近在兩個街區以外的世貿大樓的爆炸性新聞在電視螢幕上滾動播出時,我本人正在交易大廳樓上的一間小辦公室里辦公。此時,我CNBC的上司從新澤西總部打電話過來:“趕快去撞機現場報導最新情況!”我即刻領命,起身奪門而出:一路從辦公室向百老匯和華爾街的中間地帶飛奔而去。事發地點雙子塔就在兩個街區之外,雙子塔中的一幢已然冒起滾滾的濃煙,引得路上行人紛紛停下來抬頭仰望。我走人圍觀的人群,開始報導我所看到的情況。我能感覺到自己的直覺也隨著現場瞬息萬變的氣氛變得敏銳起來。 就在我駐足觀望並通過手機發出報導的同時,突然間,又有一架飛機的影子迅速地掠過了我的頭頂。說時遲,那時快,只見第二架飛機一頭就栽進了世貿中心的第二個塔樓。和在場的每個人一樣,我當時簡直不敢相信我所看到的一切。人群中突然傳出一聲慘絕人寰的哀嚎,然後,只聽到站在我旁邊的一個男人哀聲嘆道:“世界要變了。”我轉過身問他:“為什麼?”然而在他開口之前,我已經猜到了答案:“這不是一起普通的航空事故,而是恐怖攻擊。” 被撞之後的大廈不斷地冒出滾滾的濃煙,而我就在濃煙籠罩的街上作電話報導。當第一個塔樓倒塌時,我身處華爾街和百老匯的交界處。坍塌掀起的塵煙四處瀰漫,我四周的一切都蒙上了黑糊糊的粉塵。濃煙嗆得我喘不過氣來,狂風捲起的瓦礫一陣陣地打在我身上,我急忙用手護住了眼睛開始瘋狂逃命。我擔心證券交易所會成為下一個恐怖攻擊的目標,所以沒有跑回去。情急之下,我跑到了對街一棟樓的梯井裡,距我藏身之處三個台階之下的門廳里還躲著另外一小群避難的人。他們當中有一名婦女在撕心裂肺地嚎啕痛哭。當時我想:“我們不能驚慌失措。此時此刻需要的不是無謂的眼淚,而是寶貴的冷靜。”於是,我走過去,用堅定的聲音大聲對她說:“請你冷靜一下。你一定要冷靜。”儘管當時第二座塔樓的傾塌引起了地面的劇烈晃動,但我對她的安慰還是讓她冷靜了下來。34年中,我第一次意識到自己站在了生死邊上,不知能否逃出劫難。 我們就這樣一動不動地在那個梯井裡度秒如年地躲著。20分鐘過去後,雷鳴般的轟轟聲已漸漸從耳邊淡去,突如其來的安靜讓人不寒而慄。我從樓梯走到了街上,身上落滿了燃灰,黑漆皮的皮鞋已經變成白色,上面滿是厚厚的灰塵。地上到處都是破碎的瓦礫,無數的紙灰在周圍的上空懸浮。我跌跌撞撞地走到了馬路對面的紐約證券交易所門口,門緊緊的關著。保全埃里克透過窗戶仔細地打量我一番後,馬上跑出來給我開門。他目不轉睛地盯著我看,仿佛我是個鬼魂一樣,然後沖我喊道:“瑪麗亞,你呆在外面乾什麼?”說著他就一把抓住我的胳膊把我拉進了交易所里。

精彩書摘

在CNN工作時,我從許多熱愛新聞、機智勤勞的記者們身上學到了不少東西。他們很清楚自己的優點,並且能夠很快地適應新聞行業的瞬息萬變。尤其是在海灣戰爭期間,他們的創新讓新聞報導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看到他們從隨時會發生爆炸的戰區發回的報導時,我不得不由衷地欽佩他們的膽識。 我對自己的工作有很大的熱情,無時無刻不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去。不過五年後的一天,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突然宣布要重組我所在的部門。一個晚上,我正在電視台值夜班,我的老闆朝我走過來,宣布了我被提拔為製作人的“好訊息”。我的第一反應是失落——似乎這並不是我應該有的反應。但是我並不想放棄我所做的工作,因為它帶給了我無窮的樂趣。我當時已經很擅長與採訪對象互動,並在搭建起良好的關係後邀請他們出鏡。我的桌上有很多檔案,我按照羅洛德克斯卡片索引系統把它們整理得井井有條。我感到自己的價值在短短几尺的編輯桌上得到了實現。 升職是不可多得的良機,隨之而來的是更好的報酬和更高的頭銜。但這些並不是我想要的。“飛來橫福”讓我心煩意亂,我努力地掩飾著內心的波動,跑到了20樓的圖書館裡,在沒人的地方偷偷地啜泣。 我當時處在一個重要的十字路口上。和許多同齡人一樣,一直以來我都習慣於將職業生涯當做爬梯子一樣,一級一級地向上攀登。不管喜不喜歡自己的工作,只是為了更多的錢、更體面的頭銜,我們就只管挖空心思地往上爬。但等到真的要爬上去了,我的心裡卻開始隱隱作痛——因為我一點都不喜歡製作人的工作,它並不適合我。 “怎么辦呢?”我一邊想,一邊走到了洗手間去洗臉。我站在水槽旁擦拭眼旁的淚痕,這時,凱蒂走了進來。儘管凱蒂比我大不了幾歲,但我一直都欽佩她。因為她順利地闖入了原本是“男人俱樂部”的財經新聞界,而且發展出了自己的風格。直到今天,她依然是CNN財經新聞的當家主播。我想知道如何才能獲得她那樣的自信和從容,因為我當時完全不具備那種實力。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