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oey ramone

joey ramone

mon k的歷史,他們在辛酸的pun mon

概述

joey ramonejoey ramone
Joey Ramone,傳奇般的朋克樂隊Ramones的主唱,在上個
星期天安靜地逝去了。淋巴癌。49歲。曾經像尖塔一樣戳在台上。
毫不誇張地說,Joey和他的幾個朋克兄弟,曾經是一種新文化運動
的奠基人之一。Joey的黑色皮甲克和牛仔褲、忽而哮叫忽而低吟的怪異聲
音,在《搖滾高中》、《閃擊戰波普》、《西娜是個朋克樂手》髒亂的扭曲與
動聽的旋律中翻飛折騰,改變歷史,從Sex Pistols到Blin
k—182,從Clash到“新褲子”,哪一個敢打朋克小旗的人,會說自
己沒受過Ramones的洗禮?

經歷

20世紀70年代,前衛搖滾正在流行,大家都認為搖滾樂就該由技術
嫻熟的專業人士來創造,而在1975年,作為第一個簽下唱片契約的朋克樂
隊,Ramones徹底摧毀這種精英信條,也因此讓搖滾從自命不凡和搔首
弄姿中獲得了解放。稍帶演義的說法是,他們一開始只會4個和弦,為防止別
人聽出來,就用快得令人髮指的速度演奏,所以一個半小時的現場,他們可以
唱40首歌。但真正重要的是,他們讓DIY(自己動手乾)成為一種音樂和
文化的不二法門。就像他們在《針頭線腦》里唱的那樣:我再也不想當什麼針
頭線腦,我剛找到個護士要泡一泡。Ramones泡過的顯然不止護士,同
許多搖滾詩人一道,他們把一種音樂的吟唱對象擴大到了空前的範圍,那些從
來不曾在音樂中出現過的街頭浪人開始浮出海面,痴迷的吸膠人、孤獨的牛
郎、或者,腦白質被切除的阿呆。對了,詩人,這算是民間吧?
Ramones不像中國的朋克小子一樣是牆頭草,在“踢死狗”的節
奏像病毒一樣蔓延之時,是他們用《飛往蘇聯的火箭》這樣的傑作與時代潮流
做殊死抗爭,也讓人開始明白朋克除了叫喊之外,還有陰鬱深沉的思緒。可正
是因為Ramones的獨特,他們從來沒能像同時代的朋克樂隊那樣大紅大
紫,原因沒準真的像Joey所說:“也許是因為我們太真實,也許是因為我
們馬屁沒拍夠。” 
《朋友,一路平安》是Ramones向樂壇的告別專輯,如今也成了
Joey向世界的告別式。當你看到當年那樣生猛的他們也會用如此溫情的標
題在解散之前說再見,自然會有萬般感慨。可是,他們在這前後,完成了2,
263場演出,對一支樂隊而言,這比登上排行榜頭名更值得驕傲。
正是在那些演唱會上,Joey獨特的弓箭步,死掐麥克風的左手與不
斷搗向空中的右手,讓許多人過目未忘。在天堂、地獄或者其間,但願他還有
機會扼住另一種麥克風,狂吼、低吟,或者,遊蕩。
Ranmones,著名punk樂隊,他們的樂隊改變了punk的歷史,他們在辛酸的punk史上畫下了重重的一筆。在最早接觸punk時,就聽說了這支樂隊,但一直沒有聽他們的東西,終於在前兩天找到了他們的歌曲,是很早的一張專集,但還沒聽呢,一直都渾渾噩噩得過日子,時間就那么溜走了,下得許多歌都沒聽,哎!真是的!現在又在下搖滾電影,這可是我一直要的東西,估計這回是可以堅持看下來。至於Ranmones的歌,我這沒聽過他們東西的人是沒有發言權的,那就等到我把那張專集聽完了,再來說說自己的“聽後感”吧!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