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蒙斯

雷蒙斯樂隊成立於1974年,被認為是朋克音樂的先行者,也是美國的第一支朋克樂隊。他們於1976年發表的首張同名專輯,只花了6200美元的唱片製作成本,但卻大獲成功,成為急速、暴躁的朋克音樂藍本之作。

基本信息

雷蒙斯 雷蒙斯

中文名稱:雷蒙斯
英文名稱:Ramones
別名:The Ramones
資源類型:MP3
發行時間:2001年
專輯歌手:Ramones雷蒙斯
地區:美國
語言:英語

簡介

專輯介紹

七十年代,搖滾音樂被越來越多的冗長的自命不凡的歌曲充斥著,The Ramones樂隊有意地開始對抗這一令人作嘔的現象,他們的歌曲都極其簡短,有力的下撥和弦中充滿了六十年代garage搖滾的熱情。不要以為The Ramones只是一支搖滾樂隊,他們是四個具有破壞性的危險分子,但他們知道如何保護自己,那就是讓自己看上去很愚蠢。這張樂隊的同名專輯在Sex Pistols的"Never Mind the Bollocks"之前一年就世人領教了什麼是Punk音樂,並提出了一個概念:三個和弦解決一切。

風格類型

American Punk(美國朋克
College Rock(學院搖滾)
New York Punk(紐約朋克
Punk(朋克)

樂隊介紹

縱使美國紐約市在74就已組建的傳奇性PUNK-ROCK樂隊RAMONES的樂隊生涯,亦隨著其告別巡迴演出之完滿結束而在96年劃上句號,但在這年間,我們卻感覺到樂隊的音樂精神仿佛仍沒有離開過.聞說歌手joey ramone正在灌錄他的首張個人大碟;鼓手MARKY RAMONE及其樂隊THE INTRUDERS剛在早前發表了他們的THE ANSWER TO YOUR PROBLEMS專輯.更重要的是,隨著一套RAMONES的ANTHOLOGY式雙CD專輯HEY HO LET'S GO!之面世,一方面是對這對樂隊崩樂先驅做出崇高的致敬意義,同時也好比悄悄地燃起一次RAMONES熱似的.
從74年組成到96年解散,經歷了二十二年的長路遠征,毋庸置疑的RAMONES事實上最歷史悠久,最長壽的PUNK ROCK樂隊,但不要忘記,RAMONES也是最早出現在樂壇上的PUNK ROCK隊伍,在這個雙重意義下,才是他們最難能可貴之處.
姑且無論早年曾有過THE STOOGES或THEWHO這些獲譽為PROTO PUNK的樂隊存在,但RAMONES才是搖滾式上第一隊開宗明義的PUNK ROCK樂隊;三個CHORD的簡約搖滾曲式,短小精悍的平均不超過兩分鐘的歌曲長度,急激快板的節奏,嘈噪的吉他聲,口號似的歌唱,YOBBISH的態度,簡單的黑白唱片封套設計,只花雕了六千二百美元的唱片製作成本,在他們與76年發表的首張同名專輯裡已標誌著這種PUNK ROCK之藍本. 而他們永遠是皮褸加窄身牛仔褲加冬菇式長發的打扮,亦儼如成為樂隊別樹一幟的標記.
RAMONES的出現促使了紐約市的PUNK SCENE的形成,被公認為紐約崩壇頭號樂隊的他們,那仿佛是繼THE VELVET UNDERGROUD後埋藏在地下音樂圈的另一顆炸彈.早年發跡且活躍於紐約市曼克頓區BOWERY STREET之表演場地CBGB的RAMONES (他們曾是CBGB的駐場樂隊),便在當年聯同TELEVISION,PATTI SMITH GROUP,BLONDIE,THE DEAD BOYS,TALKING HEADS等隊締造了這塊傳奇性紐約崩樂勝地.甚至筆者所收集到的一套攝製與78年的CBGB紀錄片,便更實行以RAMONES的成名作BLITZKRIEG BOP為標題,可見他們之代表性.然而RAMONES之影響力不獨在於美國本土上,他們的啟蒙性甚至被視為英國PUNK MOVEMENT之源頭----樂隊在76年7月首次登入英倫,於倫敦ROUNDHOUSE之演出,正式觸發起英倫PUNK MOVEMENT衍生的歷史性時刻,隨即冒起的SEX PISTOLS,THE CLASH,Buzzcocks樂隊
上都不難找到源自RAMONES的薰陶.在近期於UNCUT雜誌的訪問中,JOEY RAMONE便不諱言的說:"RAMONES觸發了PUNK的開始,當我出道時我想我們是世上最積極的樂隊,是PUNK MOVEMENT的藍本,是MALCOLM MCLAREN取材的源頭,我猶記得我聽聞達一個說法是SEX POSTOLE表示過:'我們希望做出猶如RAMONES的聲音.'即使JOE STRUMMER也說過THE CLASH是聽著RAMONESDE唱片下學習彈奏音樂的".RAMONES影響著英國PUNK SCENE的爆發,然後英國則令PUNK變成一股一發不可收拾的音樂文化革命.
PUNK ROCK的出現是因為一種年輕樂隊認為那些是七十年代的恐龍級/大使級搖滾樂太高不可攀,從而銳意重拾回ROCK 'N' ROLL最原始基本的音樂精神,RAMONES亦是如此.本身熱衷於六十年代搖滾樂的他們,RAMONES的音樂風格其實是改良自早在六十年代初期的ROCK 'N' ROLL根源曲式,只是他們透過粗獷,吵雜,急激而不修飾的手法演奏出來.同時亦帶出了猶如60'S-POP於SURF-POP般的快板節奏,JOEY的主唱曲調往往是以調子流暢押韻見稱,加上他們在歌詞見透過虛無主義的筆觸下所流露出的黑色幽默題材,RAMONES的音樂所予人是絕對愉快的聆聽經驗,亦開啟了所謂PUNK-POP的門戶.樂隊在76年至78年間所發表的四張專輯:RAMONES,LEAVES HOME,ROCKET TO RUSSIA和ROAD TO RUIN,都是他們最典範的作品,像BLITZKRIEG BOP,JUDY IS A PUNK,pinhead,SHEENA IS A PUNK
RICKER,ROCKAWAY BEACH,I WANNA BE SEDATED,SUZY IS A headbanger等RAMONES的"國歌",便是這個時期的作品,到了九十年代,像GREEN DAY,RANCID,THE OFFAPRING等西岸PUNK POP巨星,便顯然是承襲了與仿效著RAMONES的樂風而來.此外,在日本大阪市,有"女版REAMONES"之稱的SHONEN KNIFE;在北京,也有大唱<<你是我的雷蒙斯>>的新褲子.
來自紐約市皇后區的RAMONES,也由歌手RAMONE(原名JEFFEY HYMAN),吉他手JONNY RAMONE(原名JOHN RCUMMINGS)和鼓手TOMMY ROMONE,低音吉他手DEE DEE RAMONE(原名DOUGLAS COLVIN)作構成的陣容最為原裝.其實原先他們是一隊只有JOEY,JOHHY和DEE DEE三人的樂隊, 而TOMMY則是其經理人,後來經過執位後才變成這個RAMONES的經典陣容.但像每一隊歷史悠久的樂隊般,RAMONES亦飽嘗成員進進出出的經歷,尤以鼓手的位置最不穩定.在77年的ROCKET TO RUSSIA後,TOMMY便離隊變成樂隊的間歇性唱片監製,鼓手空缺由來自VOIDOIDS的MARKY RAMONE補上;在樂隊於83年發表過第七張大碟SUBTERRNEAN JUNGLE後,MARKY一度退出,鼓手位置便由RICHIE RAMONE取代;但合作了三張專輯後,RICHIE有為之告辭,雖然空缺曾由BLONDIE的CLEM BURKE取代;但最後還是由MARKY歸隊補上,而低音吉他的DEE DEE亦在89年的BRAIN DRAIN專輯後離隊,並化名為DEE DEE KING作個人發展(曾出版過一張聲名狼藉的RAP MUSIC唱片),由CJ RAMONE(原名CHRISTOPHER JOHN WARD)取代他的位置,直至最後因JOEY亦有意離隊,樂隊便做出了解散的決定.
在樂壇上屹立了二十多載,縱使RAMONES仍一直把持著鮮明的PUNK ROCK的旗幟,但卻不代表他們是一隊一成不變的樂隊.隊員的替換跟不同的唱片監製合作,仍往往令RAMONES的每張專輯能出現或多或少的不同.MARKY加入後所發表的ROAD TO RUIN不但在音樂質感上有所提升,連歌曲長度也相對地增加,成為他們首張超過半小時長度的專輯;由PHIL SPECTOR監製的第五張專輯End of the Century讓他們重拾回60'S POP的根源,也是他們最富裝飾性的一張唱片;81年PLEASANT DREAMS由英國樂隊10CC成員GRAHAM監製下,令他們的手法傾向重型,唯獨一曲WE WANT THE airwaves卻流露了多少NEW WAVE式傾向.83年的SUBTERRANEAN JUNGLE時的兩位監製RITCHIE CORDELL和GLEN KOKOTKIN是生產P0WER POP的美國獨立唱片品牌BESERKLEY之創辦人,故此也令他們重投PUNK的原始張力;在84年TOO TOUGH TO DIE里既可看到他們對西岸的HARDCORE SCENE作回想(ENDLESS VACATION),也顯示了一種POST-PUNK的低調趨向(I'M NOT AFRAID OF LIFE),而碟內由EURYTHMICS成員DAVE STEWART監製的HOWING AT THE MOON則是他們向電氣化NEW WAVE曲式作探討之意圖;甚至乎連前衛樂手BILL LASWELL,也曾為他們在BRIAN DARAIN(89年)是時期為樂隊監製過I BELIEVE IN MIRACLES這首平平無奇之作.當然,RAMONES所為人津津樂道的典故還有他們在80年代帶來過ROCK 'N' ROLL HIGH SCHOOL這套B級電影,而他們另一次跟電影扯上關係,便是89年為STEPHEN KING的電影PET SEMATARY撰寫主題曲.
HEY HO LET'S GO!(名字取自BLITZKRIEG BOP內的一句口號)這張ANTHOLOGY專輯是對ROAMONES二十多年來的音樂歷程做出的總結.八十多頁厚的書冊正記載了樂隊的歷史故事與珍貴照片,而雙CD內所選輯的五十八首作品,那幾乎集齊所有RAMONES的代表作,然而也倒有一些漏網之魚,像欠缺了SUZY IS HEADBANGER和用作炮轟里根總統的BONZO GOES TO BITBERG,便總有多少美中不足.
有人說過PUNK ROCK樂隊只能是曇花一現,每每總會隨著青春的消逝而終結.但RAMONES在二十年來卻能矢志不渝的堅守著PUNK ROCK的態度,從沒有像主流妥協也沒有變質,他們在樂隊的告別專輯ADIOS AMIGOS里重玩TOM WAITS的I DON'T WANNA GROW UP,你會發覺是那么寓意深刻。

專輯曲目

01.Blitzkrieg Bop
02.Beat on the Brat
03.Judy Is a Punk
04.I Wanna Be Your Boyfriend
05.Chain Saw
06.Now I Wanna Sniff Some Glue
07.I Don't Wanna Go Down to the Basement
08.loudmouth
09.Havana Affair
10.Listen to My Heart
11.53rd and 3rd
12.Let's Dance
13.I Don't Wanna Walk Around With You
14.Today Your Love, Tomorrow the World
15.I Wanna Be Your Boyfriend [demo version]
16.Judy Is a Punk [demo version]
17.I Don't Care [demo version]
18.I Can't Be [demo version]
19.Now I Wanna Sniff Some Glue [demo version]
20.I Don't Wanna Be Learned/I Don't Wanna Be...
21.You Should Never Have Opened That Door
22.Blitzkrieg Bop [Single Version]
23.Come back baby..

樂隊成員去世情況:吉他手因前列腺癌惡化去世

吉他手約翰尼·雷蒙吉他手約翰尼·雷蒙

美國著名朋克樂隊雷蒙斯(Ramones)吉他手約翰尼·雷蒙於美國當地時間周三下午在洛杉磯家中因前列腺癌惡化去世,享年55歲。
雷蒙斯樂隊在三年送走了三位成員,在此之前樂隊的主唱喬伊·雷蒙於2001年4月死於癌症;樂隊的貝司手迪迪在2002年6月被發現死於吸毒過量。目前樂隊的原始成員中,僅剩下鼓手托尼仍然在世。
約翰尼·雷蒙快速、重複、富有侵略性但又不乏鏇律性的演奏奠定了朋克音樂中吉他的基本演奏方式。他曾經形容自己的演奏是“純粹的,白人的搖滾樂,一點兒藍調的影子都沒有。”幾乎所有的朋克音樂人,從性手槍的史蒂夫·瓊斯,撞擊樂隊的喬·斯扎姆,涅磐樂隊的柯本,到Blink-182樂隊的湯姆·迪龍等,他們都承認是從約翰尼那兒得來的演奏靈感。
雷蒙斯樂隊成立於1974年,被認為是朋克音樂的先行者,也是美國的第一支朋克樂隊。他們於1976年發表的首張同名專輯,只花了6200美元的唱片製作成本,但卻大獲成功,成為急速、暴躁的朋克音樂藍本之作。而他們皮褸加窄身牛仔褲加冬菇式長發的打扮,也成為樂隊獨樹一幟的標記。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