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十年代

七十年代

“七十年代”是指一個世紀的第7個十年。現在特指20世紀70年代。在七十年代,世界形成了美日歐三足鼎立的格局,多極化正式形成。中國也完成了歷史巨變,轉入了現代化建設新時期。另有同名圖書,該同名書的作者是北島和李陀,出版社是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

基本信息

相關圖書

圖書信息
書名:《70年代的故事》七十年代
1970年代中國畫報1970年代中國畫報

作 者:北島、李陀

出版社: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
出版時間:2009-7-1
版次:笫1版
印張:8.5ISBN:9787108031662
開本:16開
定價:42.00元

2、圖書內容


聽敵台的阿城、“偷書”的朱正琳,畫《西藏記憶》的陳丹青、創辦《今天》的北島,“太陽總隊”的張郎郎、地下讀書沙龍的徐浩淵,工人蔡翔、農民高默波和閻連科……本書講述了三十個歷史夾縫中的青春故事,這些故事的主人公都是在七十年代長大,雖然年齡上有些差異,但正是這一代人在走出七十年代之後,
..

逐漸成為二十世紀末以來中國社會中最有活力、最有能量、也是至今還引起很多爭議、為人所特別關注的知識群體。本書通過一次集體性的大型歷史回顧,演繹他們的成長經驗,呈現當時的歷史環境,從而藉此強調歷史記憶的重要。70年代的公共汽車

圖書作者


北島,原名趙振開,1949年生於北京,現居香港。1978年與朋友創辦《今天》文學雜誌並任主編至今,作品被譯為三十餘種文字出版。

圖書目錄

李陀
李陀序言
徐冰愚昧作為一種養料
北島斷章
徐浩淵詩樣年華
陳丹青幸虧年輕——回想七十年代
朱偉下鄉第一年
高默波起程——一個農村孩子關於七十年代的記憶
張郎郎寧靜的地平線
阿城聽敵台
王安憶魏莊
朱正琳讓思想衝破牢籠——我的七十年代三段論
鮑昆黎明前的躍動——我看到的七十年代
阿堅我在“四五事件”前後
李零七十年代:我心中的碎片
唐曉峰難忘的1971
趙越勝驪歌清酒憶舊時——記七十年代我的一個朋友
嚴力陽光與暴風雨的回憶
黃子平七十年代日常語言學
蔡翔七十年代:末代回憶
范遷“黑畫”風波
鄧剛我曾經是山狼海賊
閻連科我的那年代
許成鋼探討、整肅與命運
陳建華夢想與回憶
王小妮七十年代記憶片斷
唐曉渡1976:初戀敗絮
寶嘉鷦鷯巢於這一枝
翟永明青春無奈
柏樺始於1979——比冰和鐵更刺人心腸的歡樂
李大興明暗交錯的時光
韓少功漫長的假期

書評


當然是一本好書。雖然時間僅僅是過去了三十多年,還不到“彈指一揮間”的長度,不過如今已是“別來世事一番新”了,陳丹青、北島、阿城們筆下那個時代,離我們是那么遙遠。雖然如今“繁榮中的匱乏”與七十年代未必沒有相通的意蘊,但那一代青年的理想主義,今天讀起來已經是恍如隔世。或許,這樣一本厚重的集體記憶,能給今日的青年們帶來不一樣的啟迪和力量——佚名評論《七十年代》。回憶是不準確的,但率先動筆寫下回憶的人是值得尊敬的。你有權刻骨銘心。而心靈,只有在真理穩固的基礎上才會走向安逸。

七十年代最愛吃的

1.棉花糖

70年代的公共汽車70年代的公共汽車


最不可思議的小吃。5分錢一團,一勺勺的糖進去,一團團棉花出來,棉花能吃,還是甜的!天哪,這可能是我少年時代最嚮往的一種東西。
2.果丹皮
很多人都是吃它長大的。非常成功的一種山楂製品,能讓20年後的人們念念不忘。1毛錢一根。
3.酸梅粉
是由酸梅磨成乾粉,裝在一個小包裝袋裡,裡面有個小勺,挖著吃。酸酸甜甜的。
4.冰棍
真的是“冰”棍,除了冰就是棍子,絕對貨真價實!5分一根,以致於將後來的5毛一根的“娃娃頭”驚為天人。
5.老鼠屎
這個嘛,跟上面的正好相反,貌似而神非,一粒一粒黑褐色,像極小號的感冒膠囊,每粒兩三毫米左右。味道嘛,好像酸酸甜甜的,現在可能只有想自殺的人才會誤服。
6.泡泡糖
長長的一條,用紅一半白一半的紙包著,上面有一個小姑娘吹泡泡。在“大大”出世以前的絕對“大哥大”的都是它!
7.無花果
一個小小的白色袋子,上邊印著“無花果”三個字。裡面裝得就是那酸酸的甜甜的乾乾的無花果了。很長一段時間困惑於無花果到底什麼樣子,這細細的乾乾的絲,一點也不像花,就更不像果啦。可為什麼叫無花果呢
8、油條
那時的油條不叫油條,叫香油果子。是純香油炸的,色澤金黃,又香又脆,才五分錢一根呢。
9、山楂片
那時的山楂片包裝很簡單,10片壹小筒,片薄味酸甜開胃,價格便宜,老少皆宜。

七十年代經典電視、卡通片

1.花仙子
最早的“夢中情人”小培。第一次接觸嗲得出水的台灣配音,十分受用。而且主題曲太好聽了。
2.聰明的一休
80年代最聰明的小孩。因為他一累了就說:“哎,休息,休息一會兒。就到這裡,再見啦!”
3.變形金剛
那時最討厭被人叫作“大黃蜂”,人人爭當“威震天”。而且似乎霸天虎要比汽車人受歡迎得多,可能是汽車人每回都勝的不那么光明磊落,全是導演幫的忙。而且很多人都學會了用一種很奇怪的音調顫抖著說:“敵人已經發現了,準備,發射!”
4.黑貓警長
常常驚嘆編劇的天才創意,把羊毛剪子飛上了天,原來直升機還有這種妙用!
5.射鵰英雄傳
具有萬人空巷的魅力。一句“靖哥哥”電死的純情少男,可謂屍橫遍野,不計其數,擁有最強大殺傷性的武器。
6.霍元甲
最慷慨激昂的愛國英雄。一聽到那首鏗鏘有力主題歌,渾身就熱血沸騰,非常好的愛國主義教材。尤其現在,美日又在窺覷中國,我們更應重溫這部電視劇,國人當自強,“萬里長城永不倒”!
7.西遊記
第二部萬人空巷的電視劇。最討厭的就是唐僧,那么多美女環抱,還要唧唧歪歪的,故意哄抬物價嘛。最可憐的就是悟空,千辛萬苦幫唐僧討飯,做黑臉,打砸搶全乾最後還要被唐僧念咒。真是“黑鍋送死一肩擔”哪。
8.聖鬥士星矢

70年代典型服裝70年代典型服裝


一個里程碑似的作品。其實看這個卡通片,正是情竇初開時,不自然就把自己當成星矢了。但很納悶,為什麼紫龍冰河一輝都酷的一塌糊塗,雅典娜怎么就看不上眼呢?勝利的果實總是被星矢一人獨占:<而且羅馬教皇的教廷,伽妙的祗孤獨園,鋼鐵戰士,希臘神話的波賽東,潘多啦的魔盒,中國廬山的童虎居然被車田聖美成功的攪和到一塊,真是不容易。還立了聖鬥士的四品果位,青銅,白銀,黃金,神聖衣,不知道這職稱是怎么評的。不過它卻從此引發了我對人體、宇宙的好奇和研究。可以說,這是一部最最具有狂野幻想的卡通片。
9.金剛葫蘆娃
一個在當時乃至現在都很流行的國產動畫電視劇經典作品。在當時影響了七十年代、八十年代兩代少年兒童,動畫製作和美工以及情節都算是當時國內動畫作品的最高水平!幾個葫蘆兄弟和蛇妖斗智鬥勇的故事,讓很多孩子因為看電視沒少挨家長的打!而且,這部作品也讓孩子們在看電視的時候潛移默化的影響到中國式的善惡觀點!一致到現在,打開電視還能看到這部作品,我竟然還能很激動的看上一會兒!

10.加里森敢死隊 

一部美國產二十六集連續劇。劇中的加里森、戲子、酋長、卡西諾、高尼夫皆給人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11.小蜜蜂找媽媽(香港)
12.射鵰英雄傳(香港)
13.長腿叔叔(香港)
14.閃電傳真機(香港)
15.小青龍

七十年代經典遊戲

1.打彈珠
即打玻璃珠。玩的人各出數枚,輸者將喪失對玻璃珠的所有權。玩法通常是“出綱“或“打老虎洞”。在地上劃線為界,誰的玻璃珠被打出去就輸,叫“出綱”或在地上挖出五個坑,誰先打完五個洞,就變老虎,然後打著誰,就把誰的玻璃珠吃掉,這叫“打老虎洞”。是不是有點像高爾夫?^-^通常一顆五花小珠2分,一顆透明大珠5分,水平不夠只有*個大來湊了,最原始的動量定理就是這時候學的。
2.拍畫片
男孩子玩用煙紙殼摺的,女孩子玩糖果紙摺的,比看誰能將畫片拍翻背。總之,常勝將軍手裡總是握著厚厚一摞髒乎乎的畫片,但當時可是得意的不得了噢!贏了的畫片還按內容、顏色、風格分組收集夾在書里,好像集郵集火花一樣入迷。
3.滾鐵圈
在一二年級時還玩的比較多,後來慢慢失傳了,可能是因為沒事背著個大圈比較傻氣吧。
4.丟沙包
打仗扔石頭的變種。要三個人玩,非常訓練敏捷性。中間的人若被沙包打著算白打,直到能用手抓住“打手”扔過來的沙包,才能“刑滿釋放”。有點像棒球中“投手”和“捕手”之間的耍心眼,鬥志鬥勇。
5.跳房子
最廉價的遊戲。只要一支粉筆,一塊石頭就可以玩。在地上畫出一摞大大小小的格子,然後按照格子的單雙,一邊前進,一邊要把石塊踢到正確的格子裡,出界或者跳錯了格子都算失敗,鍛鍊腳的控制力。
6.跳皮筋
本來是不想把皮筋列進來的,但下課時,校園裡的絆馬索實在頗為壯觀,所以“小馬過河”“馬蘭花”們也應占有她們的一席之地。
7.抓棋子
與跳房子相對應,抓棋子講究的是眼疾手快,四顆軍棋子和一個桌球,先扔一下球,把棋子撒下去,然後趕快接球,再扔,將所有的棋子翻成正面朝上,接球再扔將所有棋子橫立起來,接球再扔,將所有棋子豎立起來……一旦接不到球,或是把棋子碰翻了,都算輸。這是我見過的難度最大的一種遊戲,但很有意思。
8.踢毽子
花樣繁多的腳上功夫。當然也可拿本書用手打,嘴裡還嚷“橋,外,別,背”什麼的動作指令。當年不知有多少課本葬身於該遊戲下,想來應該是老師最痛恨的一種遊戲吧。
9.撞拐子
最具男子氣概的戰鬥。曾經有一個膝蓋擺在我面前,可是我撞不倒他,人世間最痛苦的事莫過於此。如果上天讓我再來一次,我會選擇從旁邊撞!
10、鋼槍打老虎
找一些硬紙片,讓大人畫上鋼槍、老虎、小孩、小雞、蜜蜂、禿子,每樣8張,共四十八張。遊戲規則是:鋼槍打老虎;老虎吃小孩;小孩抱小雞;小雞餐蜜蜂,蜜蜂蜇禿子;禿子扛鋼槍。兩個以上小朋友便可以玩,平均分攤牌後,二人輪流出牌,每人出一張暗牌,揭開後看誰吃誰,誰最後把對方的牌吃乾淨,算贏。

七十年代流行歌曲

鄧麗君

..

1.鄧麗君 千言萬語
2.鄧麗君 月亮代表我的心
3.鄧麗君 甜蜜蜜
4.張明敏 我的中國心
5.羅大佑 野百合也有春天
6.蘇芮 跟著感覺走
7.齊秦 外面的世界
8.童安格耶利亞女郎
9張雨生 我的未來不是夢
10蔡琴 你的眼神

七十年代樣板戲

紅燈記
沙家浜
智取威虎山
海港
杜鵑山

七十年代人  

七十年代人又叫做70後。70後是“80後”一詞的派生詞,字面意思指在1970年1月1日到1979年12月31日出生的人。這是一代伴隨著中國社會體制轉型而成長起來的一代人,只是這代人的個性特徵並不象80後一代那么明顯,而更像60年代人的特徵。現在很多年青寫手都是70年代以後出生的;1975年往後來的小伙子們和大姑娘們,大器早成,不是寫書出了名,就是演戲、唱歌出了名。這種現象就叫“70後寫作”或者“70後現象”。70後作家是當今文壇最具衝擊力最有激情的一股文學力量。不過,廣義的70後不僅僅包括了文學的範圍,明星、運動員,還包含了普通出生在1970年代的人群

中國外交

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1971年10月25日,中國重返聯合國。1971年10月25日,聯合國第1976次會議,以76票贊成,35票反對,17票棄權,通過,由阿爾巴尼亞、阿爾及利亞等23個提案國提議的2758號決議,決議驅逐台灣當局駐聯大的代表,恢復中華人民共和國在聯合國合法席位,26日,聯合國秘書長吳丹正式通知中華人民共和國。1971年11月15日,喬冠華、黃華出席聯合國第26屆大會。團長喬冠華發言,表明中國人民是維護世界和平,促進世界發展的重要力量。這一事件是中國外交戰線上的重大勝利,是中國在國際事務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宣告美國孤立中國的政策破產。
1972年,中日建交。1972年2月21日--28日,美國總統尼克森應周總理的邀請訪華。毛主席會見尼克森總統。1972年2月28日,中美簽署《上海公報》,1979年1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和美利堅合眾國簽署《中美建交公報》,美國承認只有一個中國,台灣是中國的一部分,中美自1979年1月1日起建立大使級外交關係。3月1日互派大使並建立大使館。這一事件結束了兩國長期敵對的歷史,打開了兩國睦鄰友好的新篇章,對於兩國關係的發展和亞洲與世界的和平都具有重要意義。
1979年1月1日,中美建交。1972年9月25日--30日,日本首相田中角榮應周總理的邀請訪華,毛主席會見田中角榮,9月29日,兩國政府發表《中日聯合聲明》,標誌實現中日邦交正常化,1978年,締結《中日和平友好條約》。這次締結條約有利於亞太地區的和平與穩定,世界局勢的緩和和世界的和平與發展,帶動西方國家與中國建交(第三次建交高潮),有利於台灣問題的解決與祖國統一。
中國恢復聯合國合法席位;堅持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中國恢復聯合國合法席位說明中國正在崛起,中國恢復聯合國席位是有廣大亞非拉國家的幫助,體現了中國的國際地位提高,綜合國力增強
使中國走向世界的舞台,與世界再次接軌。
堅持一個中國(主要針對台灣問題中國恢復聯合國合法席位)

70後

1.餓了不吃,忙完了再吃。
2.對人最好的評價是悶騷。
3.鄙視辦公室戀情。
4.周末的早晨從中午開始。
5.喜歡穿七匹狼或海瀾之家的衣服。
6.唱K的時候只會亂吼---例如2002年的第一場雪,然後就拚命拉著別人喝酒,不讓別人唱。
7.話題除了工作就是股票。
8.如果有筆記本,就會喜歡到公眾場合用。
9.喜歡喝紅酒,一般是長城牌紅酒。
10.無論任何時候,看到有站著的領導,都馬上讓位給領導。70年代典型服裝
11.娶老婆都想娶處女。
12.喜歡寫日記,日記本還是帶鎖的。
13.覺得每個日本人,美國人,台灣人都想攻打中國。
14.在家裡就像塊雙面膠,在公婆和媳婦之間哪也擺不平,乖得像頭綿羊。
15.有存款。
16.會把房子買到郊區,然後每天早上花一個多小時乘車去上班。
17.結交有背景有地位的人。
18.周末約客戶去吃飯。
19.喝酒時喜歡和別人乾杯。
20.家裡進門要脫鞋。
21.喜歡問親戚或朋友家的小孩,有沒有女朋友。
22.五一,十一去旅遊,然後會在各個景點門口拍下很多V字手勢的照片。
23.喜歡吃飯時坐在老闆旁邊。
24.跟陌生人在一起的時候喜歡找話題說。
25.及時能做的很好,也認為自己做的一般。
26.碰到不開心的事就在家裡“折磨”妻子,喝的人醉妻也碎。
27.經常罵宜家,經常去宜家。
28.擁有一種奇怪的固執。
29不喜歡喝酒,但每喝必醉。
30.喜歡喝醉之後談理想。
31.都有孩子或者已經結婚了。
32.國小時代親歷見證了毛主席、周總理去逝時,全國一片哀嚎的震撼,以後將不復再見。

魔獸世界玩家口中的“70年代”

2009年因為“第九城市”網路技術有限公司將美國暴雪娛樂公司開發的遊戲《魔獸世界》的代理權轉讓給上海“網之易”網路技術有限公司,導致《魔獸世界燃燒的遠征》遲遲沒有更新成新版本《魔獸世界巫妖王之怒》。而在《燃燒的遠征》中玩家的頂級等級為70級,故有玩家將遊戲《魔獸世界燃燒的遠征》運行的那段期間戲稱為“70年代”也是網路遊戲到達一個新紀元的起點。

對越作戰

1、西沙海戰

1974年1月,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南海艦隊一部與陸軍分隊、民兵協同,對入侵西沙群島的越南共和國(南越)軍隊進行的反擊作戰。此戰以中國人民解放軍完勝告終,從此中國牢牢控制西沙群島。

2、對越自衛反擊戰

又稱中越戰爭,是指1979年2月17日-1979年3月16日中國越南兩國在越南北部邊境爆發的戰爭。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