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蓮橋

金蓮橋惠山寺前的金蓮橋,是市內現存最古老的石橋,建於宋,位於惠山寺御碑亭前,是宋代抗金名相、無錫人李綱修建的。距今800多年。

詞語釋義

金蓮橋惠山寺前的金蓮橋,是市內現存最古老的石橋,建於宋,位於惠山寺御碑亭前,是宋代抗金名相、無錫人李綱修建的。距今800多年。

橋體介紹

金蓮橋造型古樸,優美勻稱。長 10.7 米 , 寬 3.04 米 。為三孔石樑橋,每孔有 6 塊石樑,兩端為石砌橋台。橋台兩端有橫帽石樑,雕有怪魚首和螭首。橋兩側各有華版石,上承石欄,外側雕刻宋代典型的 “ 壓地隱起纏枝牡丹間化生(童子) ” 圖案,極為典雅華美,寓意富貴吉祥。石欄桿由蓮花狀望柱和透空欄板組成,雕有荷葉淨瓶和拐杖,橋欄兩端還有抱鼓石。雖歷代重修,但結構未變,當年的石料有的還留在橋上呢,不過所剩無幾,彌足珍貴。僅存蓮花望柱、抱鼓石各一個,還有幾塊紫褐色原石橋面石。古今材質湊於一橋,風雨駁蝕
金蓮橋得名於金蓮池,唐代有位詩人這樣頌吟金蓮池 “ 千葉蓮花舊有香,半山金剎照方塘。 ” 池內千葉金蓮,為南北朝時所種,只有廬山、華山和惠山三寺種植。傳說服之能成仙,現在已經絕跡了。千葉金蓮隨風而去,金蓮橋卻千年留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