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絲鯇

金絲鯇

金絲鯇,金絲鯇屬,鯉形目,鯉科,雅羅魚亞科,草魚屬動物,其體較長,略呈圓筒型,腹部無棱。頭部平扁,尾部側扁。口端位,呈弧形,無須。下咽齒二行,側扁,呈梳狀,齒側具橫溝紋。背鰭和臀鰭均無硬刺,背鰭和腹鰭相對。體呈金黃色或黃白色,偶鰭微黃色。

基本信息

生長環境

俄羅斯金草魚一般喜棲居於俄羅斯的江河、湖泊等水域的中、下層和近岸多水草區域。具河湖洄游習性,性成熟個體在江河流水中產卵,產卵後的親魚和幼魚進入支流及通江湖泊中,通常在被水淹沒的淺灘草地和泛水區域以及乾支流附屬水體(湖泊、小河、港道等水草叢生地帶)攝食育肥。冬季則在幹流或湖泊的深水處越冬。俄羅斯金草魚性情活潑,游泳迅速,常成群覓食,性貪食,為典型的草食性魚類。其魚苗階段攝食浮遊動物,幼魚期兼食昆蟲、蚯蚓、藻類和浮萍等,體長約達10厘米以上時,完全攝食水生高等植物,其中尤以禾本科植物為多。俄羅斯金草魚攝食的植物種類隨著生活環境裡食物基礎的狀況而有所變化。

繁殖特點

俄羅斯金絲鯇和草魚的生殖情況相類似,由佛山市順德區農業生產站經過長達5年的培育和繁殖經驗歸納為在水溫22-30度的自然條件下,不能在靜水中產卵。產卵地點一般選擇在江河幹流的河流匯合處、河曲一側的深槽水域、兩岸突然緊縮的江段為適宜的產卵場所。生殖季節和本草魚相近,較青魚和鱅稍早。生殖期為3-7月,比較集中在4-5月間。一般江水上漲來得早且猛,水溫又能穩定在16℃左右時,俄羅斯金絲鯇產卵即具規模。通常產卵是在水層中進行,魚體不浮露水面,習稱“悶產”;但遇到良好的生殖生態條件時,如水位陡漲並伴有雷暴雨,這時雌、雄魚在水的上層追逐,出現仰腹顫抖的“浮排”現象。卵受精後,因卵膜吸水膨脹,卵徑可達5毫米上下,順水漂流,在19-20℃左右發育最佳,大約30-40小時孵出魚苗。

俄羅斯金絲鯇生長迅速,就整個生長過程而言,體長增長最迅速時期為1-2齡,體重增長則以2-3齡為最迅速。當4齡魚達性成熟後,增長就顯著減慢。1冬齡魚體長為340毫米左右,體重為750克左右;2冬齡魚體長約為600毫米,體重3.5公斤;3冬齡魚體長為680毫米左右,體重約5公斤;4冬齡魚體長為740毫米左右,體重約7公斤;5冬齡魚體可達780毫米左右,體重約7.5公斤;最大個體可達35公斤左右。

俄羅斯金絲鯇比本地草魚生長快,個體大,最大個體可達35公斤。肉質肥嫩,味鮮美,顏色吸引。每百克可食部分含蛋白質19.5-26.6克,脂肪1.8-8.9克,熱量133-187千卡,鈣60-160毫克,磷30-312毫克,鐵2.3-9.6毫克,硫胺素0.08毫克,核黃素0.19毫克,尼克酸2.8毫克。

食用價值

草魚肉性味甘、溫、無毒,有暖胃和中之功效,而俄羅斯金絲鯇更是營養豐富。廣東近幾年用以與油條、蛋、胡椒粉同蒸,可益眼明目。其膽性味苦、寒,有毒。動物實驗表明,俄羅斯金絲鯇膽有明顯降壓作用,有祛痰及輕度鎮咳作用。用膽汁治暴聾和水火燙傷。膽雖可治病,對吞服草魚膽中毒者尚無特效療法,故不宜將草魚膽用來治病,如必須套用,亦需慎重。

廣東人有吃魚生的習慣,而金絲鯇做的魚生特別清甜,顏色顯淺金黃色,做起魚生來加起做魚生的多種五顏六色配料甚是好看,看起來就令人胃口大開,所以相比起傳統的草魚魚生教食家喜歡。但對於吃金絲鯇魚生應該由專業的廚師主理才能讓你嘗到真正衛生優質的美食。

品種鑑別

由佛山市順德區農業水產站對俄羅斯金絲鯇多年的繁育經驗總結看出:第一代金草魚為俄羅斯原種親魚父本母本孵化,其表現為1-2齡魚上背部金黃色,下腹部銀白色,顏色分界線幾乎為直線,眼圈為有顯赤紅色。2-5齡魚,金色開始珊瑚狀的分布在魚體上背部,呈現金色與白色相間。5齡魚以上,部分金色開始褪去,魚體顏色轉為全身玉白色。

第二代金絲鯇為原種親本孵化親魚或使用母本為本地草魚繁育的後一代,由於近親繁殖或種系的差別,容易出現畸形魚和體貌變化,其表現為1-2齡魚上背部金黃色,下腹部銀白色,頭上帶有黑色的斑狀,2-5齡魚,金色開始不規則分布在魚體上背部。5齡魚以上,金色褪去,部分魚體顏色開始轉為玉白色,但普遍在頭部仍帶有深色斑塊。

由於俄羅斯金絲鯇原種親魚十分短缺,所以第三代以後的為全近親繁殖的後一代,表現為:部分呈現頭部有黑灰色或者綠灰色由背部向背鰭延伸,出現畸形,病害發生率高,多表現為獵食遲緩,生長比較緩慢。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