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石鎮[潮州市]

金石鎮[潮州市]

金石鎮位於潮州市西南部,地處韓江三角洲平原,距潮州19公里,離潮安縣城9.6公里,總面積19.8千方公里,轄21個行政村和1個社區居委會,總人口6.46萬人,海外的僑胞、同胞共2萬多人。2002年,全鎮實現工農業生產總值11.77億元,其中,工業總產值l0.18億元,農業總產值1.59億元。金石是明代狀元林大欽的故鄉,人文薈萃,菁華翕集,有“五里出三大,百步雙解元”之說。潮汕先賢為金石留下了豐富的文化古蹟,有林大欽狀元府遺址、宗山書院、中離溪石刻、天褒節孝坊、宋石井圈銘文等,均具有較高的旅遊開發價值。

基本信息

地理氣候

金石鎮金石旅遊景點
金石鎮南臨北回歸線又瀕臨南海,是典型的亞熱帶海洋性季風氣候地區,日照充足,雨量充沛,氣候溫和,終年常青。年平均氣溫在21.4℃以上,最熱的七月份平均28.3℃,最冷的一月份平均也有13.2℃,跟低處內陸的同緯度地區相比,夏天酷熱,冬無嚴寒。大自然為金石大地上的動物、植物的生殖和繁衍提供了優越的條件。

金石鎮位於潮安縣西南側,距潮州市區約19公里,離潮安縣城9.6公里。全鎮轄遠光、古樓一、古樓二、湖美、潘厝、龍下、下隴、辜厝、黃厝巷、張厝巷、陳厝巷、上官路、田頭、廠頭、廖厝、賴厝、翁厝、塔下、仙都一、仙都二、仙都三21個管理區(村民委員會)和宮前居民委員會。境內絕大多數人屬漢族。總面積23平方公里,人口64585人,西南依桑浦山,西與沙溪鎮毗鄰,西北與浮洋鎮接壤,東與龍湖鎮、東風鎮相連,東南與彩塘鎮交界

金石鎮境內清澈的扶夷水斜貫整個鎮區。東與金子嶺林場接壤,南與崀山風景名勝區相連,西與飛仙橋相鄰,北與高橋鎮相鄰。全鎮總面積199.62平方公里,共有耕地面積37434.5畝,其中水田面積32324.5畝,旱土5110畝;總人口82182人。其中非農業人口36026人,農業人口46156人,下轄36個行政村,6個社區,是新寧縣政治、文化、經濟、交通中心。

金石鎮歷史悠久,人傑地靈。鎮區漢代屬扶夷候國,古稱扶陽城,南朝梁代武帝中大通三年(公元531)遷治於夫夷水北岸(今新寧一中附近)因其他附近有金城山,故有金城故城之稱。明英宗正統(143年)山同人楊文相起義,梁扶陽故城燒為廢墟,代宗景泰二年(1451年)於扶陽故城二里許沙洲築土城建四門,自此始有城池,明憲宗成化六年(1470)改築石城牆。清光緒十九年(1895)更名為“金石”,因取金石城村與城效石橋村之合稱。民國初改名為“金石鎮”。從金城到新寧縣至今有840年歷史。先後湧現出的歷史名人也有很多,如清雲貴總督劉長佑,兩江總督劉坤一,農民起義領袖李源發、武漢大學教授、文學院長劉永濟、建築家劉敦楨教授,原國家高教部副部長劉子載等,為這片神奇的土地增光添彩。

城鎮特色

金石鎮當地工廠
金石鎮交通運輸方便。鎮內有15條大道、30餘街道,主街是解放路、大興路、春風路。縣主要機關單位、學校、車站、商店大部分在這三條路旁。到1995年撤區並鄉建鎮將城東南原水頭鄉合併入金石鎮,鎮區建設更為突飛猛進。現鎮內交通四通八達,主要交通線有:新寧—邵陽、新寧—黃金、新寧—武岡、新寧—東安、新寧—全洲、新寧—資源,扶夷水道及鄉間公路構成的交通網路輻射全鏡。

金石鎮各方面設施日益完善。有新寧一中、新寧三中、水頭中學、金石中學、焦家壠中學等完全中學,東風、解放、藕塘等完全國小,郊區各村國小、中心國小配置合理。有教師進修學校、衛校、職業培訓學校、職業高中等學校8所。書店、影院、廣播電視台、電視轉達播台、文化館、圖書館、展覽館齊備。醫療單位有人民醫院、中醫院、骨傷科醫院、康復醫院、金石綜合醫院。縣疾病控制中心、民辦大型綜合醫院——陽光醫院正在修建之中。通信事業發達,全鎮程控電話到15000餘台,移動、聯通、小靈通履蓋全鎮,手機用戶達到8000多戶。民眾文化體育設施有:田徑運動場、湘南武術館、業餘體校、崀之韻廣場、鵝毛嶺公園等。

金石鎮山川毓秀,自然風光旖旎。有花渡春風、蓮潭映月、放生晚眺、帽山沾雨、石幕扁舟、層崖瀑布、溫泉仙洞、金城雪霽、長堤柳岸、石古堤防、白亭夕照等扶夷十二景。城南林科所有奇花異草,爭芳鬥妍,銀杉四季長青。

經濟狀況

金石鎮金石中學
金石鎮的農業頗具特色。糧食連年豐收,保持噸谷鎮的稱號,潮州柑、楊桃、香蕉等名優水果也比較有名。花卉種植業更是聞名遐邇。轄區內的翁厝村種植花木已有400多年歷史,全鎮的花木種植業已形成一定規模;種植的種類由原來的單一草本、木本到現在的藤本、宿根、球根、多肉等,品種齊全,形成了“春節時花”、“綠化苗木”、“鮮切花”、“陰生觀賞植物”、“蘭花和盆景”五大類800多個品種,其中“大型古典樹樁(景樹)”,在潮汕地區屬特有種類。金石鎮的工業經濟發展迅速。

金石鎮的工業經濟發展迅速。現有工業企業近300家,主要從事食品、家具、服裝、毛織、五金機械、電子等行業。金石鎮委、鎮政府確立了“工業立鎮”的經濟戰略,著力扶持企業的發展,推動了新興產業的崛起。全鎮分別形成了辜厝村的木工家具業,龍下村的服裝加工業,廠頭村下隴村、塔下村的毛織業等“一村一品”特色經濟,不鏽鋼產業也在不少村悄然興起,為工業經濟注入新的活力。還擁有一批知名企業及技術含量高的產品:如金都集團公司的金都鹹菜皇、橄欖菜;獲得國家名優產品大獎的金石鎮塑膠製品廠古錢牌淨水系列產品;在潮汕地區有一定知名度的中興電器有限公司電器產品;雙宇陶瓷有限公司的高檔出口瓷器等。金石鎮是歷史商埠,商貿繁榮。經過近年的建設和改造,已擁有服裝大廈、貿易中心、後溪商貿一條街、中興電器城、綜合市場等市場設施,集貿環境比較完善,市鎮商貿較為活躍。

資源建設

金石鎮政府領導班子
金石鎮地處韓江下游沖積平原,地形開闊,大體東北高,西南低。自然資源豐富。土地肥沃,氣候溫和濕潤,排灌方便,農作物品種繁多。歷史上飲譽中外的“嶺南四大名果”之一的潮州柑,三百年前就出產於本地,近年來山地水果種植業迅速發展,果類品種繁多,前景甚為可觀。本鎮魚塘密布,淡水魚年總產量列潮州市第一。翁厝村花木栽培也已有四百年的歷史,花色品種有近千種,近年發展更迅猛,初步形成了“春節時花”、“綠化苗木”、“鮮切花”、“陰生觀賞植物”、“蘭花和盆景”五大類,是“大型古典樹樁”(景樹)潮汕地區唯一生產基地,被譽為“花鄉”。

金石鎮土壤由於地形、植物種類分布及覆蓋程度不同,可分為自然土壤和耕作土壤,適宜種植木薯、花生、甘蔗、果樹等多種農作物,同時也適宜種植速生果樹及林木。鎮內的溝渠縱橫交錯、池塘密布,農田灌溉便利。金石的林木資源十分豐富,山地主要集中在鎮西南偶的桑浦山及其周邊地區,林木覆蓋綠超過了90%。

金石鎮是歷史商埠,商貿繁榮。經過近幾年的建設和改造,已擁有服裝大廈、貿易中心、後溪商貿一條街、中興電器商城、綜合市場等市場設施,集貿環境比較完善,市鎮商貿較為活躍。金石鎮是首批“民族民間藝術之鄉”,文化設施齊備,文化活動十分活躍。全鎮有24所中國小,學校全面實現樓房化;金石華僑醫院是潮安縣甲級衛生院,村村有衛生站;金石文化站屬省一級文化站。在形式多樣的文藝活動中,活躍著一支農民木偶劇團——龍閣木偶團。該團多次出國演出,飲譽海內外。

金石鎮委、鎮政府十分注重投資環境的最佳化建設。全鎮基礎設施日臻完善。目前金石具備便利的交通:省道潮汕公路貫穿東側,有金石大道、鸛焦公路、大路頂路、鏡鴻路等總長46公里的鎮道水泥路面,金和路的建設也正在抓緊實施之中,交通運輸非常便利。充足的水源:有鎮自來水廠1座,直接從韓江引水,水質良好,水廠日產水1萬噸,並可視需求情況擴容至日產2萬噸,可滿足全鎮生活和生產用水的需要;優良的資訊設備:全鎮現有程控電話裝機容量達16600門,開通電話12000門,電話普及率高,是潮安縣4個“電話鎮”之一。

發展方向

金石鎮金石全景
改革開放以來,金石鎮委、鎮政府實施“立足農業,發展工業,促進開發”的經濟戰略,有效地促進了全鎮經濟的持續增長,社會穩定,各項事業協調發展。2002年,全鎮實現工農業總產值11.42億元,工業總產值10.18億元,農業總產值1.24億元。

農業方面:金石鎮的農業素以精耕細作、高產穩產聞名,曾以生產成績顯著受到國務院的嘉獎。近幾年來,金石的農業生產迅速發展,糧食連年大豐收,實現“噸谷鎮”。花卉園藝種植業發展迅猛,已有翁厝、湖美、遠光等17個村種植花木,種植面積6600多畝,品種800多個,其中翁厝村種花養草已有四百多年歷史,是粵東著名花村,全鎮初步形成了“春節時花”、“綠化苗木”、“鮮切花”、“陰生觀賞植物”、“蘭花和盆景”五大類,是“大型古典樹樁”(景樹)潮汕地區唯一生產基地。鎮委、鎮政府充分發揮花木種植優勢,調整農業產業結構,大力發展花卉種植業,規劃建設金石花卉園藝中心(花城),以加快花卉產業化科技化進程。金都集團發展萬畝芥菜基地,實踐公司+基地+農戶模式,被評為省農業龍頭企業,主要產品金都牌鹹菜皇、橄欖菜等暢銷國內外。

工業方面:金石鎮現有工業企業近300家,主要從事食品、家具、服裝、毛織、五金機械、電子等,近年來,金石鎮委、鎮政府確立了“工業立鎮”的經濟戰略,加速對傳統產業的改造、升級,大力鼓勵扶持多種類型企業的發展,推動了新興工業的崛起,全鎮分別形成了辜厝村的木工家具業,龍下村的服裝加工業,廠頭村、下隴村、塔下村的毛織業等“一村一品”特色經濟,已有一定的規模,產品的科技含量較高。為了進一步推動鎮工業企業的發展,規劃創建了工業小區,並不斷完善小區的建設。大道工業小區的建設已初具規模。

第三產業方面,金石市場素有下午場的傳統,是歷史商埠,以商貿業為龍頭的第三產業非常活躍。近幾年,隨著服裝大廈、貿易中心、後溪商貿一條街、中興電器商城的建成,初步形成集批、零結合的商貿大市場,逐漸具備了區域優勢,發展潛力較大。

前景展望

金石鎮政府公園
金石鎮是一個以油茶、藥材等經濟作物為支柱導向,以農為本的“綠色”重鎮,它東南與婁星區、雙峰縣接壤,西與邵東縣毗鄰,系漣源市南大門。全鎮面積108平方公里,轄砂石、常林、灌湄三個管理區,55個行政村,710個村民小組,總人口5.7萬。境內的主要交通幹線有:“洛湛”鐵路穿境而過、省道210線橫貫南北、“婁35線”縱穿東西,平整的村級公路更淋漓盡致地反映了金石人“要想富,先修路”的開拓創業精神。

多年來,金石鎮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以農業增產、農民增收為目的,以實現農村工業化、農村城鎮化、農業產業化為奮鬥目標,堅持農業為本、經濟興鎮、科技強鎮,實施“確立金石宗旨、弘揚金石精神、開闢金石之路”的富民強鎮發展戰略,全鎮經濟持續、快速、健康發展,各項事業如朝日初升,呈現出蓬勃生機。農村工業化成績斐然。目前,金石鎮形成了辦田、江邊兩個工業小區,全鎮工業年產值達2.1億元,年創利稅190萬元。全鎮工業產品以水泥、建材、煤炭、茶皂素、特種爐料等產品為主。有漣源市植物化工廠、漣源市特種冶煉爐料廠、35kv變電站等24家企業。其中漣源市植物化工廠為中南地區最大的茶皂素生產廠家,年產值超過1000萬元,新引進的漣源特種冶金爐料廠年產值達800萬元。

城鎮建設初具規模。金石鎮堅持“ZF引導、市場運作、重點突出、梯次推進”的方針,走鄉鎮工業小區、市場建設和城鎮建設三位一體的路子,實施“築巢引鳳、引鳳歸巢”戰略,目前有21家個體企業落戶金石小城鎮建設區,共發展門面150多個,小城鎮的各項功能逐步完善。農業產業化特色顯著。農業主要以優質雜交稻、油茶、藥材等產品為主。目前形成了以青春、壩塘、岩江、沙塘、辦田、大塘園等村為主的藥材基地,全鎮藥材種植面積5000畝,產量達2500噸,產值達100萬元;以油茶產品為基礎,以漣源市植物化工廠為龍頭形成“公司+基地+農戶”的產業化模式促進農民增收;此外,金石鎮積極發展生態農業,大力推行“養豬——沼氣——養魚”的發展模式,引導農民形成生產圍著市場轉、結構調整跟著增收走的良性發展格局。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