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玉觀世音

金玉觀世音

金玉觀世音,目前世界上最大的一尊金玉佛像,評估價1億9千2百萬人民幣。佛像高3.8米,由觀音金身、佛光、千葉寶蓮、木雕須彌底座四部分組成,耗用黃金一百多公斤,南非鑽石一百二十多克拉、翡翠一百多公斤、以及數千粒紅藍寶石、祖母綠、珊瑚、松石、珍珠等奇珍異寶。佛像採用世界手工藝之一絕的中國傳統“宮廷金細工”敬造,由我國一代工藝美術大師們嘔心瀝血、歷時兩載創作完成。觀音金身由200多片平均壁厚1.2毫米的金片經過手工鍛打成型再焊接為一體,並採用中國傳統的花絲鑲嵌、金鏨、玉雕等宮廷手工技藝精心敬造完成。

簡介

深圳皇族珠寶藝術有限公司設計製造的世界首尊金玉觀世音由觀音金像、背光、千葉寶蓮底座四部分組成,總高度3.8米,鑲嵌了大量的南非鑽石、紅藍寶石、天然珍珠、珊瑚、祖母綠及翡翠等上等珠寶,並採用世界手工藝之一絕的中國傳統“宮廷金細工”技藝製造。為金玉觀世音落成,西藏大昭寺捐獻釋迦佛舍利一顆,並由西康竹慶寺活佛多吉扎西主持了隆重的裝藏開光法會。經中國佛教協會、中國工藝美術協會等各方專家鑑定,確認金玉觀世音為當代中國工藝美術史與佛教造像藝術史上的稀世瑰寶。

描述

金玉觀音金玉觀音

舉世聞名的“金玉觀音”供奉在金碧輝煌的“得大自在觀音閣”里。這尊觀世音雕像內鑲釋迦牟尼舍利子,通身像高3.8米,由觀音金身、佛光、千葉寶蓮、紫檀木雕須彌底座四部分組成,耗用黃金100多公斤、120多克拉南非鑽石、數千粒紅藍寶石、祖母綠、珊瑚、松石、珍珠及100多公斤翠玉等奇珍異寶,採用中國傳統“宮廷金細工”手工藝製造。金玉觀世音像總價值約1.92億人民幣,是一尊具民族風格和時代精神的造像珍品,是當代工藝美術史和佛教造像藝術史上的稀世瑰寶。1998年11月27日,金玉觀世音被確認為世界最大的金玉佛像,並被錄入1999年吉尼斯大全。在2001年金玉觀音灑淨儀式時,發現觀音像體內生出108枚金鋼舍利,實乃佛門祥瑞。
觀音頭戴天冠,胸佩纓絡,腳踏白蓮,手執法器,化解六道,法力無邊。觀音金身由200多片平均壁厚1.2毫米的金片經手工敲打成型,再焊接而成。天冠上,在400多粒鑽石和海藍寶石的襯托下,一尊白玉佛端坐正中。觀音面如滿月,收頜垂目,顯得安然、恬靜、慈悲仁愛;眉宇間鑲嵌一顆15毫米的星光紅寶石;一對祖母綠耳墜裝點頭像兩側。觀音一面八臂,八隻手各執法器:身前雙手取吉祥印,普渡眾生;白蓮花手成就種種功德;金剛杵手摧伏一切怨敵;絹索手搭救眾生令得安穩;寶箭手令眾生早結善緣;慧眼手願力相隨,法力無邊,淨瓶手淨瓶甘露灑福眾生。觀音像背光呈蓮花瓣形,背光中心的寶相花圖案是由1640根纖細的金絲平填而成,1100顆天然珍珠組成了花瓣的輪廓線。背光的上面有三對形態生動的飛天仙女,中間是禮佛仙女,次下是舞樂仙女,再者是散花
仙女,三對仙女都是肩披天衣,飄帶花裙,呈現出西方極樂世界的祥和氣氛。千葉寶蓮由52片白色翡翠雕琢而成。紫檀木雕刻的束腰式須彌底座,色彩深沉、凝重古樸,具有東方韻味。金玉觀世音像整個作品以金和玉巧妙過渡,交相輝映,渾然一體。

吳立民撰文

金玉觀音 背面金玉觀音 背面

《金玉觀音贊序》:國寶《金玉觀世音》——不空羂索觀音聖像,是依據《不空羂索神變真言經》的經軌而創作,是上述經軌像與經變像的結合,也是儀軌造像與創作造像的完美結合。聖像一面八臂,相好莊嚴;熙怡微笑,眷顧眾生;手姿柔美,神韻動人,與天衣造型呼應,似以羂舞而飛動法界。頭頂化阿彌陀佛,因阿彌陀佛為蓮花部主,各尊觀音無不頂部主以為本尊也。

密教兩部大法:一部叫胎藏界,表示物質世界色法的;一部叫金剛界,表示精神世界心法的。用金玉為原材料,造「金胎合曼」之像,可以說是「金玉之路」。這尊《金玉觀世音》造像就合符「金胎合曼」的法義。他更好地發揮中國傳統「宮廷金細工」的特長,更好地把藝術與技術有機的結合,充分地把宗教感染力與藝術魅力圓融起來,《金玉觀世音》就是一個樣板傑作。由於不空羂索是菩薩而兼明王,所以此尊又是蓮花部的悉地王、不空王、廣大明王……供奉本尊,正如神變真言經所說,其功德感應和成就是不可思議的,是真實不虛的,又是重重無盡的。

愛頌讚曰

不空羂索等引金剛觀世自在示現四方

一面八臂金界玉藏熙怡微笑慈悲端

頭頂化佛無量壽光瓔珞莊嚴富麗堂皇

天衣天冠神采飛揚蓮花使者伎樂供養

天女散花如意吉祥項光背光無比輝煌

手持印物表示法相布施無畏與願以賞

蓮花潔白清淨心臟有的放矢直入心房

寶杵降魔除諸蓋障淨瓶甘露遍灑春芳

法眼透視妙觀周詳羂索出示不空法網

步趾遊戲立蓮台上廣度六道救濟慈航

是蓮花王是清淨王是悉地王是大明王

神變加持示我周行供養本尊功德無量

金玉之路大塊文章金胎合曼瑜伽無疆

造像緣起

1995年,以曾一兵大師為首的創作集體正在製作世界首尊《金玉大佛》(現供奉于海南省澄邁縣),一位退休在家的黨中央領導同志到他們的創作現場參觀時見到曾一兵,饒有興趣地問道:“您以前不是做作過《金玉九龍壁》和《金鑾寶座》嗎?怎么現在作起金玉大佛來了?”曾一兵頗有感悟地說:“我搞金玉工藝品創作大半生,今天我終於找到了永恆的創作題材”。曾一兵的這番話是有著藝術根源的。古往今來,從西方至東方,宗教故事與藝術創作素有不解之緣,因為這裡面包含著人們對真、善、美的追求和嚮往,是藝術表現張力最能自由體現的天地,曾一兵的話原意在此。

《金玉大佛》完工之前,故宮博物院研究員楊伯達朱家縉兩位老專家也先後前往參觀指導,他們不約而同地問過曾一兵:“為什麼不創作一尊金玉觀音像呢?”對呀!因為在所有的佛教造像中,唯有觀音像從頭頂的天冠、髮髻、胸前纓絡到手持各異的法器,全身上下處處無不充滿著裝飾性極強的藝術氣息。僅這一點足以令曾一兵衝動!中國幾千年的傳統宮延手工藝技藝和佛教文化藝術,將會在他們手中得到淋漓盡致的發揮!

經歷了戰爭、內亂後,我國社會已進入安定繁榮的大好局面,老百姓們是多么祈願這樣的安定繁榮能夠長長久久,是啊!作為老百姓的一員,經歷過舊社會戰亂、新中國的困難時期及長達十年封殺文化藝術的“文化大革命”,又分享著改革開放帶來的幸福的曾一兵又何嘗不是這種心愿!向來藝術家都是以作品言心志,造一尊象徵安定、祥和、福祉的金玉觀音抒發自己這種情懷,豈不美哉善哉。此時,曾一兵及張明娟王誌喜等諸位工藝大師們一起感慨著,激動著,仿佛一尊含笑垂目,婉麗端莊,柔姿卓約,大慈大悲的金玉觀世音浮現眼前。這便是《金玉觀世音》造像最初的創作衝動。

供奉

金玉觀世音供奉在海南三亞首批5A級景區南山佛教文化苑內,是文化苑中觀音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1998年農曆九月十九觀音菩薩出家日,金玉觀世音緣歸南山,成為供奉在南山的第一尊佛像。是日,南山寺開山主持圓湛大師為聖像舉行了隆重的奉安法會。南山毗南海之濱,觀音菩薩曾許下十二大願中第二大願即為「長居南海願」。「佛法如海,有緣乃發」,金玉觀音奉安南海始為南山「開元之佛」。2001年12月3日為莊嚴佛法,舉行了隆重的灑淨儀式為金玉觀音聖像清洗沐浴時驚奇地發現了138顆金剛舍利,實乃佛門祥瑞。國寶《金玉觀世音》自緣歸南山以來,其祥光閃耀,瑞氣紛呈,來自海內外數百萬信眾瞻禮膜拜,廣為傳頌,被海南人民驕傲的譽為「鎮島之寶」!江澤民、李鵬、朱鎔基、李瑞環、尉健行、賈慶林等國家領導人也都先後參觀過國寶金玉觀世音,對其巧妙的設計,精湛的工藝,殊勝的造型讚賞不已。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