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猴郵票

金猴郵票

金猴郵票是1980年2月15日北京郵票廠印刷出版的雕版套印郵票。金猴”票問世30年來,市場上不斷出現各式各樣的假“金猴”,其贗品包括新票、信銷票和實寄封等幾種。贗品有許多都是利用國內各地印刷的紀念張上的郵票圖案變造的。這類紀念張上的郵票圖案均與真品原大原色,齒孔俱全,僅在圖案右下角印了一條黑色斜線。變造的新票是將黑色斜線擦去後,用相同顏色補畫以掩蓋擦痕;變造的信銷票是用郵戳將擦痕蓋住;而變造的實寄封則是把假信銷票貼在舊信封上,再補畫郵戳。

基本信息

郵票信息

金猴郵票 金猴郵票
金猴
面值: 8 分 發行量: 500 萬枚
郵票尺寸(橫*豎): 26毫米*31毫米
整張枚數(橫向*豎向): 8*10=80張
齒孔度數: 11.5
印刷版別: 雕版套印
原畫作者: 黃永華
設計者: 邵柏林
雕刻者: 姜偉傑
印刷廠: 北京郵票廠
發行時間: 1980年2月15日

真假鑑定

“金猴”票問世30年來,市場上不斷出現各式各樣的假“金猴”,其贗品包括新票、信銷票和實寄封等幾種。
贗品有許多都是利用國內各地印刷的紀念張上的郵票圖案變造的。這類紀念張上的郵票圖案均與真品原大原色,齒孔俱全,僅在圖案右下角印了一條黑色斜線。變造的新票是將黑色斜線擦去後,用相同顏色補畫以掩蓋擦痕;變造的信銷票是用郵戳將擦痕蓋住;而變造的實寄封則是把假信銷票貼在舊信封上,再補畫郵戳。儘管市場上充斥的假“金猴”郵票有些幾乎可以亂真,但假的畢竟是假的,掌握以下辨別真假猴票的七步攻略,有助於集郵愛好者和收藏家擦亮眼睛,識別假票。
(1)色澤。目前市場上真猴票的顏色基本上有兩種,一種稱為“紅猴”,顏色深紅,另一種稱為“粉猴”,底色稍淡。無論是“紅猴”還是“粉猴”,票面的紅色都有光澤,看上去很鮮艷。假票則票面底色淺淡,無光澤,就像被日光長時間照曬過的一樣,與真票差別明顯。
(2)質感。真票是雕刻版印刷的,有質感,在猴子頭上、手臂上和身上可以看到清晰的紋絡,並且墨色非常深,油光發亮。且真票的雕刻線條自然細膩,“庚申年”三個字的字型瘦而有力。而假票絕大多數是影寫版印刷的,猴身上的線條都比較粗,墨色較黑,毛髮不凸出,平滑,無質感,黑色部分也淡且無光澤。另外,假票上“庚申年”三個字字型較寬。
(3)票面。真票的票面完整,沒有其它的記號;而假票可以看到紙面泛毛,票色異樣,用放大鏡看,可發現紙面有一條損傷線。
(4)紙質。真票的紙質較薄,從背面可以看出猴圖案的輪廓,而且背膠明顯;而假票的紙質略厚,齒孔尖處發毛,背膠不明顯。
(5)印金。真票的猴眼、鼻、耳、手、足等處的金色,黃中泛亮,眼圈、鼻線、口裂線條清楚,稜角分明;而假票中的金色均呈灰黃,眼圈、鼻線、口裂等(6)文字。真票下方的文字“T.46.(1—1)”志號與右邊的年度“1980”基本平行。假票上的“T.46.(1—1)志號略向右移,並向上高出不少,與年度“1980”不平行。
(7)背墨。印刷雕刻版郵票需要使用專用油墨,當年北京郵票廠庫存有限,於是兌入了少量的鉛印油墨。但使用鉛印油墨不易乾,印出來的郵票容易粘連,所以真票的背面或多或少都有一些黑色墨跡,靠右部位呈短豎線者較為多見。假票背面的墨跡不真切、不自然。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