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滅北宋之戰

金滅北宋之戰

金滅北宋之戰是中國金朝天會三年至五年(宋宣和七年至靖康二年,公元1125年~公元1127年),金軍南下攻滅北宋的戰爭。金朝天會三年,金國滅忘了遼國後,就準備攻打宋國。為了迷惑宋朝,金不斷派使者到宋國,假裝表示友好,使宋廷放鬆了戒備。

金滅北宋之戰

金滅北宋之戰

中國金天會三年至五年(宋宣和七年至靖康二年,1125~1127),金軍南下攻滅北宋的戰爭。

天會三年,金滅遼後,即準備攻宋。為迷惑宋朝,金不斷遣使至宋,佯示友好,使宋廷放鬆了戒備。十月,金突然兵分兩路南下:西路由左副元帥完顏宗翰率領,自西京(今山西大同)攻太原;東路由南京路都統完顏宗望率領,自南京(今河北盧龍)攻燕山府(今北京)。戰爭伊始,金西路軍輕取朔(今山西朔縣)、武(今山西神池)、代(今山西代縣)等州,繼而圍攻太原,遭宋軍頑強抗擊,遂改為長期圍困。金東路軍進抵燕山府,宋守將郭藥師投降。宗望以郭藥師為嚮導,移軍直撲東京(今開封)。
十一月,宋徽宗趙佶見形勢危急,令各路軍入援,同時遣使向金求和,次月傳位於太子趙桓(即欽宗)。四年正月初,金東路軍迫近黃河北岸,進攻濬州(今河南濬縣),宋軍梁方平部奔潰,南岸守橋的何灌部亦焚橋潰散。金軍進占濬州後,以小船渡河。徽宗聞訊南逃。欽宗也欲棄城西走,經兵部侍郎李綱力諫,才決定留在東京。欽宗升李綱為尚書右丞、東京留守。李綱提出“今日之計,莫如整勵士馬,聲言出戰,固結民心,相與堅守,以待勤王之師。”(《宋史·李綱傳》)他積極營造戰具,整飭軍備,撫勵民心。正月初七,金東路軍6萬兵臨東京城下。李綱率軍民日夜堅守,重創金軍。不久,宋軍20餘萬來援。李綱等主張堅壁勿戰,待金軍糧盡力竭後再行攻擊。然欽宗屢變決心,後遣軍夜襲金營失利,遂再與金人議和。金乘機迫宋欽宗接受屈辱的和議條件後撤軍北歸。宗翰除留軍一部繼續圍攻太原外,也退回西京。金軍退後,徽宗返回東京。宋廷輕信和議,不修戰備。李綱等主戰大臣相繼被貶,宋廷遂為主和大臣所控制。

八月,金軍再次大舉南下。宗翰率西路軍自西京攻占太原,宗望率東路軍自保州(今河北保定)攻占真定(今河北正定)。宋廷急忙遣使議和,求金緩師。而金一面佯許和議,一面遣軍直趨東京。十一月,金西路軍進占河陽(今河南孟縣南)。宋廷令宣撫副使折彥質統兵12萬、僉書樞密院事李回率騎兵萬餘,在黃河南岸據守,阻止金軍南渡;令河北、河東路宣撫使范訥統兵5萬,駐守滑州(今河南滑縣)、濬州,以阻金東路軍。金東路軍見宋有備,轉兵恩州(今河北清河),趨大名(今屬河北),在李固渡(今河北魏縣西)過河。西路軍則虛張聲勢,擊鼓嚇退守河宋軍,從孟津(今屬河南)、河陽等地,相繼渡河。宗翰、宗望會師於東京城下。欽宗驚恐萬狀,急許與金劃黃河為界。金不理會,繼續進攻。閏十一月二十五,金軍攻破東京。十二月初二,欽宗投降。五年四月,金軍攜宋徽、欽二帝北還,北宋遂亡。

返回:著名戰役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