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屬鍅

金屬鍅,金屬元素,1939年由法國科學家佩里發現,具有放射性,是最重的鹼金屬元素。

簡介

元素名稱:
元素原子量:【223】
元素類型:金屬
發現人:佩里(Marguerite Perey) 發現年代:1939年

發現過程

1939年,由法國科學家佩里(Marguerite Perey)在錒裂變的產物里發現。

具體闡述

元素描述:
具有放射性。由於核不穩定,223Fr的半衰期最長僅有21分鐘。其化學性質只能在痕量範圍內研究。是最重的鹼金屬元素。鹽類都是水溶性的。
元素來源:
元素用途:
鍅與銫載體一起用高氯酸鹽、氯鉑酸鹽或鎢矽酸鹽陰離子進行共沉澱,是分離痕量鍅的有效方法。
元素輔助資料:
砹、鍅是門捷列夫曾經指出的類碘和類銫,是莫斯萊所確定的原子序數為85、87的元素。它們的發現經歷了彎曲的道路。
剛開始,化學家們根據門捷列夫的推斷——類碘是一個鹵素,類銫是一個鹼金屬元素,都是成鹽的元素,就嘗試從各種鹽類里去尋找它們,但是一無所獲。
1925年7月英國化學家費里恩德特地選定了炎熱的夏天去死海,尋找它們。但是,經過辛勞的化學分析和光譜分析後,卻絲毫沒有發現這兩個元素。
後來又有不少化學家嘗試利用光譜技術以及利用原子量作為突破口去找這個元素,但都沒有成功。
1930年,美國阿拉巴馬州工藝學院物理學教授阿立生宣布,在稀有的鹼金屬礦銫鎦石和鱗雲母中用磁光分析法,發現了87號元素。元素符號定為Vi。一年後,他用同樣的方法在王水和獨居石作用的萃取液中,發現了85號元素。元素符號定為Ab。可是不久,磁光分析法本身被否定了,利用它發現的元素也就不可能成立。
到1939年,法國女科學家彼麗在錒的同位素227Ac的α衰變產物中發現了87號元素,並對它進行研究。為了紀念她的祖國,把87號元素稱為francium,元素符號為Fr。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