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小敏

金小敏

金小敏,男,1958年5月17日生,上海市人,中專學歷,中共黨員。金小敏同志因患晚期肝癌,經長征醫院閘北分院搶救無效,於2005年12月18日7時50分逝世,享年47歲。 自1982年11月參加公安工作以來,金小敏同志一貫勤勤懇懇、無怨無悔。1986年11月,他赤手空拳、勇擒歹徒,受到原市公安局預審處的表彰。1998年4月,金小敏同志從市局轉崗到閘北公安分局,擔任彭浦新村警察署駐共康四村的社區民警。期間,他資助過下崗職工、單親兒童,救助過刑釋解教人員,並為小區建設停車棚,為居民聯繫安裝了有線電視。還想方設法組建治安聯防員隊伍,為小區一方平安嘔心瀝血,付出了最大努力。

基本信息

閘北區先進典型

金小敏 金小敏

金小敏同志於1976年4月參加工作。歷任上海市手工業局建築工程公司工人;解放軍86276部隊戰士;上海市日用五金冷軋帶鋼廠工人;市公安局預審處一所民警,科員,副科級幹部;上海市公安局閘北分局彭浦新村警察署民警,正科級幹部。現任上海市公安局閘北分局三泉路派出所民警,正科級幹部。2004年2月榮立個人二等功。2002年4月被授予二級警督警銜。

1999年4月,金小敏同志接受組織安排,負責彭浦新村地區巡察收容工作。4年裡,他收容、遣送“三無盲流”和各類違法對象15000多名。他駕駛的巡察車屢次被市局、分局評為“紅旗車”,並為彭浦新村摘除市重點整治地區“帽子”作出了巨大貢獻。

作為公安民警,金小敏同志能牢記宗旨,積極奮戰在公安保衛工作第一線;作為共產黨員,金小敏用實際行動做到了“平時看得出,關鍵時候站得出,危難時刻豁得出”。2001年1月,金小敏在積極參與“反扒”行動時,為掩護戰友,被歹徒刺傷,被市公安局授予“乙級慰問牌”;2002年10月,又因追捕違法犯罪分子摔斷2條肋骨;2003年4月,在獲知自己身患晚期肝癌時,仍鬥志不減,戰鬥在抗擊“非典”的第一線。

患病休養期間,金小敏熱心社區事務,經常到住宅區居委會,為居民宣傳法律法規,並配合居委幹部做好對特殊人群的幫教工作。他還積極為小區治安防範獻計獻策,被廣大居民稱為“永不下崗的公安民警”。

金小敏同志純樸誠實、開朗樂觀、不計私利,對黨、對公安事業懷有深厚的感情,他的敬業精神獲得了閘北區委、閘北公安分局領導,分局全體民警,全區各界人士的一致好評。人們評價他是實踐“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時代楷模,是新時代公安民警中的先進典型。2004年2月,閘北區政法委召開表彰會,號召全區政法幹警向金小敏同志學習。2005年7月1日,在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教育第一階段轉向第二階段的關鍵階段,中共閘北區委專門作出了《關於開展向金小敏同志學習活動的決定》,號召全區共產黨員向金小敏同志學習,學習他從警為民、忘我工作,平時看得出的敬業精神;學習他恪盡職守、嘔心瀝血,關鍵時候站得出的奉獻精神;學習他不畏艱險、無畏生死,危難時刻豁得出的犧牲精神。2005年10月20日,市公安局政治部發出向金小敏同志學習的決定,組織全市公安幹警向金小敏同志學習。

金小敏同志是閘北公安分局的優秀代表,他的精神將引領全局幹警奮發圖強、勵志創新,為建設和繁榮新閘北,打造和諧、穩定的上海現代交通商務區,作出新的、積極的貢獻。

環山國小副校長

金小敏,環山國小副校長,省小語會會員,縣國小青語會副會長。

金小敏老師參加工作20年來,痴迷於三尺講台,用無私的愛書寫愛的宣言,用高尚的師德譜寫奉獻的樂章,用不懈的追求實踐自己的教育理想。她的工作得到了大家的好評,也贏得了社會的認可,多次受到教育行政部門表彰,曾獲“市青年科技新秀”、“市教壇新秀”、“市教學能手”、“市優秀教師”等稱號。現為市名教師和省名師培養對象。

人物經歷

1991年,她被分配到小古順國小。那是一所破落的村小,生源差。學生行為偏激,自由散漫,不愛學習。其中有個學生叫陳林峰,語文底子薄,沒有上進心。但是,金小敏發現他在課堂上畫的畫非常棒,就讓他擔任黑板報的主編,並時不時地激勵他:你的畫很有靈氣,如果學習上稍稍花點工夫,就會很快進步。陳林峰開始逐漸改掉上課不聽、作業不做的壞習慣。有一年的端午節,鄉里有個現場的手工製作比賽,因學校臨時通知,而陳林峰又在家裡,心急如焚的金小敏想趕往陳林峰的家裡,陳林峰的家又在非常偏僻的山裡,但她不想讓孩子錯過這個機會,一路上翻越了幾座山,問了許多戶人家,終於找到了陳林峰的家,驚愕的陳林峰看著眼前的老師,當氣喘吁吁的她講明原因時,陳林峰流下了感動的淚水。後來,孩子在鄉里的手工賽上得了獎,她比自己得獎還高興。一個大雨如注的周末,正在家中備課的她,突然聽到急促的敲門聲。打開門一看,原來是陳林峰提著一條自己釣來的大鯉魚,渾身濕淋淋的,放下魚就轉身扎進雨簾中……這感人的一幕至今仍深深地印在她的腦海深處,激勵著她去愛每一個學生。

作為教師,愛的奉獻是無盡的,而收穫的愛卻是更多更多!她忘不了,那一雙雙小手攥濕的水果糖;她忘不了,畢業的學生來信中一句句真情的流露;她忘不了,學生給生病的她送來了金果液,澀澀的童音里揉進了淚滴:“老師,您嗓子啞了……”

痴心,衣帶漸寬終不悔

1993年,被評為縣教壇新秀的她,開始經常執教公開課。一次,一位聽課老師指出她的粉筆字不美觀,語感也不夠好。爭強好勝的個性驅動著她暗下決心。為了練好粉筆字,兩個暑假關在家中,買了字帖,一筆一畫地練;為了練好國語,每天抽時間讀報紙,讀背國小語文課本,還托人買來《唐詩鑑賞辭典》、《宋詩鑑賞辭典》,字斟句酌,反覆吟誦。功夫不負有心人,她的基本功終於有了質的飛躍。1996年金小敏榮獲台州市國小語文閱讀教學大比武一等獎,1997年獲浙江省第二屆青年教師閱讀教學大比武二等獎。1999年金小敏被省人民政府授予“省優秀教育工作者”稱號。

為了教育事業,為了孩子們,她不僅奉獻出自己全部的光和熱,也犧牲了許多本該給予自己的孩子、自己的親人的愛。記不清有多少個黃昏,她還和老師在辦公室熱烈地討論教材,在夕陽的最後一抹餘暉中,才蹬上車,去接在幼稚園等待已久的孩子。由於工作忙,近在咫尺的娘家一年難得去幾次,寒暑假又忙著充電。家人經常埋怨:別人教書,你也教書,怎么你特別忙,你這樣做圖個什麼。她說:“我不圖什麼,圖的是不愧對每一位學生,圖的是不愧對‘教師’這個神聖的稱呼,圖的是不愧對自己熱愛的事業。”

匠心,為有源頭活水來

金小敏一直認為理想的教師應該是勤於學習、不斷充實自我的教師。她和學生一同成長,一直熟讀背誦唐詩宋詞等經典名著,豐富自己的文化內涵。並閱讀《大教學論》、《智育心理學》等理論書籍,充實自己的理論知識。2001年,她參加了省首屆骨幹教師培訓,她特別珍惜這個來之不易的機會,如饑似渴地吮吸知識的甘露。

研究成果

作為市名師、縣學科帶頭人,深感肩頭責任重大的她,無論是課題研究,還是說課、論文寫作、案例撰寫,都要比別人先走一步。她為見習期教師開展講座,給全縣教師做教科基礎知識講座,為一年級學生家長做新課標講座。“學然後知不足,教然後知困。”這是她的座右銘。記不清多少個夜晚,她挑燈夜戰,帶著創作的激情奮筆疾書,及時寫下對教學的新感悟,她主持過《國小閱讀教學中任務分析的研究實踐》、《高段閱讀課學生參與板書設計的研究》等6項省、市級課題,其中3項被評為市優秀課題。20多篇論文在市級以上發表獲獎,其中《凡卡的信寄出去後》獲全國教師範文寫作比賽三等獎。

教育成就

金小敏老師對文本的解讀是獨特的、具有個性的,她富有激情的話語不知打動了多少學生的心,一次又一次激盪起學生情感的波瀾。她所任教的班級語文成績多次名列級段前茅,學生在各級各類比賽中取得優異成績,其中周淑獲全國讀書活動特等獎,龐學群獲市“書生杯”作文競賽第一名,沈凌獲市演講比賽一等獎。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