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壇刻紙

金壇刻紙

刻紙是一門古老的漢族民間藝術,金壇是中國刻紙流行最早的地區之一。 金壇刻紙早在隋唐時期,雙喜、門花、堂花、燈花、鞋花、花鳥蟲魚、人物戲文等刻紙作品便散見於民間,世代沿襲,在金壇地區形成了刻紙傳統。金壇刻紙以蘊涵濃郁的江南地方特色而顯其藝術至力。 2007年,金壇刻紙被列為江蘇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2008年被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概述

刻紙:金壇是我國刻紙流行最早的地區之一。早在隋唐時期,雙喜、門花、堂花、燈花、鞋花、花鳥蟲魚、人物戲文等刻紙作品便散見於民間,世代沿襲,在金壇地區形成了刻紙傳統。 近年來,為繼承和發揚優良傳統,金壇文化局先後多次舉辦美術培訓班,並組建了以刻紙為主業的金壇工藝美術社,使古老的金壇刻紙獲得了新生。金壇刻紙以蘊涵濃郁的江南地方特色而顯其藝術至力。她主題突出,題材廣泛,格調清新,線條細膩流暢,刻工精緻細巧,造型生動活潑,深受國內外藝術家的青睞和讚美。其中《百福驕臻圖》長達4.2米,可謂世界刻紙作品篇幅之首。 金壇刻紙可分為兩大流派。以朱曉坤為代表的傳統刻紙,風格古樸典雅,花樣奇巧繁多,代表作品《群仙祝壽》人物眾多,為世所罕見。以周蘊華、楊兆群等為代表的現代刻紙,融人繪畫、裝飾技藝,風格清新雋永,代表作《萬馬奔騰》、《東方歌舞》等散發出強烈的時代氣息。 金壇刻紙先後在南京、無錫、常州、鎮江、徐州、北京等地展出,得到國內外專家、觀眾的好評與肯定。中央電視台曾製作專題片《江南一枝花》向全國播映,為金壇刻紙作了熱情洋溢的介紹和宣傳。 金壇刻紙現已走出國門,遠銷五大洲。《普天同慶》、《萬馬奔騰》等21件刻紙作品先後展出於挪威、芬蘭、美、曰、法等國。《國際周報》經常把金壇刻紙作為禮品饋贈國外讀者。

民間剪紙的土壤

金壇刻紙植根於當地民間藝術,由剪紙派生而來。金壇民間剪紙源遠流長,是老百姓表現自己生活情趣的一種藝術樣式。它的工具、材料簡單普通,只要一把剪刀、一張紅紙,就可以通過靈巧的雙手剪出精彩紛呈的作品來,如燈花、鞋花、喜花、窗花、門箋,如雞兔禽鳥、梅蘭竹菊等動植物,如胖娃、壽星、八仙、鍾馗等人物,題材廣闊,形式多樣,剪作精細,情趣盎然,最為老百姓喜聞樂見。
金壇民間剪紙歷史悠久,明清以來傳承不息。由於剪紙主要是適應民情民俗的需要而產生,其紙質作品難以保存,所以如今已罕有20世紀初葉以前剪紙作品的傳世。近數十年來,金壇民間剪紙經歷了一個發展繁榮的歷史新時期,大量各類各式、活潑明快的剪紙作品,猶如民間藝術的繁花競放,給人們以生活的審美享受和藝術的創作啟迪。金壇的剪紙藝術家們在思考、在總結,要在傳統的民間剪紙上推出新招式。

刻紙隊伍的壯大

金壇民間剪紙的專業和業餘作者隊伍原來是實力雄厚的。20世紀70年代末,金壇的一批剪紙藝術家率先進行刻紙創作並取得可喜的豐碩成果,極大地促進了金壇刻紙的發展,形成了一支強大的專業和業餘相結合的刻紙創作隊伍。
朱曉坤一度成為金壇刻紙的形象和代表,這一方面來源於他傳奇般的人生經歷(從畫廟宇道觀的塑像成為國家民間工藝美術師和聯合國授予稱號的民間工藝美術家,書、畫、塑、剪、刻樣樣在行),另一方面,晚年時朱老先生長髯飄飄,仙風道骨,81歲高齡仍醉心於他痴愛的《水滸》人物系列刻紙作品的創作。2001年,朱老先生去世時,念念不忘金壇刻紙,期待她重現昔日的輝煌。
周蘊華顯然是金壇刻紙的重要創始人之一,他不僅把自己的一生獻給了刻紙藝術,而且全家都與刻紙結下了不解之緣,妻子、女兒、兒子、兒媳共同創作,數次在國內外舉辦周氏合家刻紙展。除此之外,他還以刻紙作基,在美術和書法藝術領域內取得很高的造詣,多幅美術、書法作品被中國美術館、中國軍事博物館收藏。
殷卓寧和孫榮才,前者用剪、刻、撕的方法和套色、點、填、染的手法開拓了繪彩刻紙;後者博採眾長,利用早年在陝西從軍的經歷,借鑑西北剪紙的風格特點並融合金壇地域濃郁的生活氣息,構圖簡約,獨具一格。兩人先後都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授予民間工藝美術家稱號。
其他如曹忠平、楊兆群、佘雲祥、王錦堂、劉明等,一大批金壇刻紙的早期創立者,或改行,或外遷,離開了以刻紙為業的生活,但對金壇刻紙深情依然,金壇刻紙的每一點成就也無不凝聚著他們的心血和才華。
金壇民眾性刻紙活動的廣泛開展,在廣大青少年中產生了很大的影響,許多中國小的美術課都設定了“刻紙”的鄉土教學內容。金壇中小學生對刻紙的濃郁學習興趣,對刻紙的愛好和潛質,是金壇刻紙未來發展繁榮的基礎,也是金壇刻紙創作隊伍不斷壯大的堅實的後備力量。

刻紙成果的展示

金壇刻紙經過將近三十年的發展,取得了豐碩的成果。早在1978年11月,金壇刻紙104件作品在南京江蘇省美術館首次展出,博得了美術界的讚譽。次年,江蘇省美術家協會選送金壇刻紙作品23件至挪威、芬蘭參加展覽,第一次在海外獲得好評。
1980年6月,北京中國美術館舉辦“金壇刻紙藝術展覽”,展出作品130件(220多幅),展期18天,以豐富的題材內容、多樣的刻紙技巧、宏大的構圖氣勢、濃郁的江南生活氣息贏得了首都觀眾,在美術界引起熱烈反響。著名工藝美術家陳叔亮先生觀展後,題詞道:“出自勤勞雙手,來於刻紙故鄉;雨後野花怒放,風前泥土飄香。”這是對金壇刻紙的讚美,也是對金壇刻紙的希望。
1981年,日本東京舉辦“中國現代優秀刻紙展覽”,金壇刻紙作品20餘件入選參展,再次獲得好評。1997年4月,金壇刻紙分別選送60餘件和40餘件作品參加美國洛杉磯“中國民間藝術一絕大展”及休斯頓“美國第二十六屆國際藝術節”展覽,民間工藝美術家殷卓寧受我國文化部委派,赴休斯頓進行剪刻紙藝術表演,贏得一片讚譽聲。
從20世紀80年代到90年代末,金壇刻紙又先後在無錫、廣州、杭州、南京、常州、上海、西安和北京等地展覽。其中,刻紙年畫《大紅燈籠》入選第九屆全國美展和第六屆全國年畫展,《華夏兒女喜迎奧運》入選第五屆全國體育美展。2001年7月,金壇刻紙又在荷蘭鹿特丹市展出。中央電視台及國內外許多報紙、刊物熱情介紹金壇刻紙,高度讚揚那充滿藝術魅力的刻紙作品“千姿百態人堪頌,皆是金壇神手來”。
多年來,金壇刻紙作品頻頻入選國內外重大展覽並獲獎,僅中國美術館收藏的就有二十餘幅,為金壇刻紙,同時也為中國民間藝術贏得崇高的聲譽。

簡介

金壇地處江南水鄉,民風純樸。刻紙是流傳於金壇市的一種珍貴的民間美術,已有百年歷史。明清時期,剪刻紙即在金壇民間廣為出現,其雛形為門箋。門箋是一種有鏤空圖紋或象形字紋的紙質貼掛物,色彩多為大紅,偶有黃、綠,依照俗定之需選擇門楣、梁沿、船頭倉尾、篷架、神龕等處的邊沿貼掛。域內百姓為驅鬼祛邪、祈福迎祥,早有逢年過節家家戶戶貼掛門箋、喜箋、花箋之習俗,並逐漸延及喜娃、壽星、八仙、鍾馗等圖案。同時,民間生活用品中的鞋花和窗花剪制也很普遍。此外,域內多有燈籠、龍燈和紙紮等製作行業,其物品及裝飾紋樣,均為紙材以刀剪刻鏤而成的各式圖案。其製作雖不很精細,但情趣盎然,氣氛熱烈。
至清末民初,金壇民間剪刻紙的原生渠道大致分成兩條:一是自發性的——多為自製、自娛、自樂的鞋花和窗花,其內容涉及花鳥蟲魚和喜字、喜娃等等,其製品一般也是自用或送給親朋,剪制者以手巧的婦女居多;二是作坊式的——由藝人批量製作出售並以此營生。最盛時,金壇城鄉曾有剪刻、裱貼、紙紮業作坊和店鋪30多家,並都有若干客師和學徒。如當地薛埠的殷德余、後陽的丁鎖保、直溪的高王氏、社頭的張吉庚等已故藝人,都曾是當地很有名氣的紙紮業作坊和店鋪業主,項目有燈籠、龍燈的扎制裱貼,有門箋、喜箋、花箋的剪刻,還有魂幡和寶蓋(一種以蘆桿為內骨架、外貼剪刻裝飾花紋的紙質冥用品)的製作等等,生意興隆。由此,便形成了金壇刻紙廣泛的民間基礎。
金壇刻紙的工藝主要由手工繪畫和鏤空刻制組成。無論幅面大小,手工繪畫和鏤空刻制都按照剪紙的規律和要求,既有清晰完整的構圖和造型,又保證整體線條間的互相連線,刻制手法博採眾長。較之於外域的傳統剪紙,金壇刻紙具有製品幅式靈活、刻制手法多樣、表現細膩豐富和構圖精細繁茂等藝術特點。傳統剪紙大都採用單色,而金壇刻紙常採用填彩、點彩、襯彩等綜合手法,表現細膩、豐富。此外,金壇刻紙還首倡疊層表現手法,利用宣紙半透的效果映襯人物體形線條,層次對比效果很好。傳統剪紙因受到剪制工具的局限,作品只能是小幅,而金壇刻紙中大幅、巨幅者盡可以根據題材內容的需要自由選定。許多篇幅宏大的作品,以其大氣勢而令人擊節讚賞。傳統民間剪紙構圖一般都比較簡單,而金壇刻紙的構圖既講簡潔,也講究豐富和繁茂,使作品具有更強的整體感和大氣勢,其豐富多彩的社會民生和風土人情躍然紙上。
金壇刻紙所反映的題材內容和藝術形式,均表現出濃郁的時代生活色彩,其作品展現的是一幅幅江南民間生活的優美風俗畫卷,而對於民間手工藝製作的研究,又是一個很有價值的標本資料庫。它不僅成了獨具江南特色的鄉土奇葩和民間工藝瑰寶,也成了異域遊客了解江南、親近江南的媒介物,具有深厚的民族傳統文化內涵。

歷史

金壇刻紙的歷史可以追溯到明清時期。那時,金壇民間為了驅鬼祛邪、祈福迎祥,逢年過節家家戶戶會貼掛一種帶有鏤空圖紋或象形字紋的紙,一般貼掛在門楣、梁沿、船頭倉尾、篷架、神龕等處的邊沿,顏色多為大紅,偶有黃、綠。這種被稱為門箋、喜箋或是花箋的鏤空紙,便是金壇刻紙的雛形。
舊時金壇的燈籠、龍燈和紙紮等行業很紅火,紮好的燈籠常會糊上刻鏤的紙質圖案做裝飾。到了清末民初,這種紙質裝飾逐漸從燈籠蔓延到鞋花、窗花、喜娃、壽星、八仙、鍾馗和花鳥蟲魚等。當時金壇民間剪刻紙的原生渠道大致分成兩條:一是自發性的,多為自製、自娛、自樂的鞋花和窗花等,一般自用或送給親朋,剪制者以手巧的婦女居多;二是作坊式的,由藝人批量製作出售並以此為營生,最盛時,金壇城鄉曾有剪刻、裱貼、紙紮業作坊和店鋪30多家,並都有若干刻師和學徒。 
到了上世紀70年代中後期,金壇縣文化館組織了一批具有較好基礎的民間美術骨幹,進行剪(刻)紙培訓輔導,現在的刻紙國家級非遺傳承人楊兆群也在其中。開班後不久,他們創作的《大幹促大變 普及大寨縣》首次入選“江蘇省農民畫展覽”,振興金壇刻紙的序幕從此拉開。
隨後,金壇縣文化館成立工藝美術社,匯聚部分以民間刻紙見長的美術骨幹,形成了一個刻紙創作的群體,逐步走上了群體式的金壇刻紙創作之路。1980年6月,北京中國美術館舉辦了為期18天的“金壇民間刻紙藝術展覽”,展出作品220多幅。中央新聞紀錄電影製片廠以《江南一枝花》為題,拍攝了宣傳介紹金壇民間刻紙的專題紀錄片。1981年,20多件作品入選在東京舉辦的“中國現代優秀刻紙展覽”。1993年12月,金壇被文化部正式命名為“中國民間美術(刻紙)之鄉”。
1997年4月,金壇刻紙分別選送60餘件和40餘件作品參加美國洛杉磯“中國民間藝術一絕大展”及休斯頓“美國第26屆國際藝術節”展覽,民間刻紙藝人殷卓寧受文化部委派,赴休斯頓進行現場刻紙藝術表演,贏得一片讚譽。2001年7月,在荷蘭鹿特丹市展出期間,被當地媒體贊為“千姿百態人堪頌,皆是金壇神手來”。1995年,刻紙藝人朱曉坤、殷卓寧、孫榮才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和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聯合授予“中國民間工藝美術家”稱號。2007年和2008年,由多位金壇刻紙藝術家歷時3年共同完成的巨幅作品《奧運夢·中華魂》和《從雅典到北京》分別被贈送給北京奧組委和國際奧委會名譽主席薩馬蘭奇,受到盛讚,後者(綠版)被國家博物館收藏。
2007年,金壇刻紙被列為江蘇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2008年,被列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2008年,金壇刻紙藝人楊兆群、殷卓寧、孫榮才被列為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的代表性傳人,其中楊兆群為國家級代表性傳承人。
百年來,金壇民間刻紙已積累了600多個品種,在國內外各種報刊上公開發表、在省和國家級參展或比賽中入選、獲獎的作品1000多件,還有近百幅作品被中國、國外美術館收藏。

傳承和發展

金壇民間刻紙已積累了600多個品種,其作品數以萬計,在國內外展覽、比賽中入選、獲獎和在各種報刊上公開發表以及被國內外美術館收藏的刻紙作品逾千件。金壇刻紙藝人多次應邀赴國外和港澳台進行現場表演,並被當新聞媒體宣傳介紹,產生了廣泛的影響。同時,金壇刻紙在促進中華民族的文化認同,體現不同國家和地區的藝術智慧,增進海內外文化交流等方面,也發揮著特殊的價值和作用。海內外媒體紛紛關注金壇刻紙,盛讚“千姿百態人堪頌,皆是金壇神手來”。1993年12月,金壇被文化部正式命名為“刻紙之鄉”。2007年3月,經江蘇省人民政府公布,金壇刻紙被列為江蘇省首批非物質文化遺產。2008年2月,又被列為國家級第二批非遺項目公示名單。
金壇的刻紙手工活,是金壇的一絕。當其他各地刻紙藝術從流行走向沉寂之時,金壇刻紙卻在民間煥發嶄新的光彩,成為一種特殊文化藝術形式,尤其是去年中法文化年,在海外展覽引起轟動。據說,金壇的刻紙源於無心插柳。
金壇刻紙研究所的所長張勤說,從剪紙到刻紙,全國各地都有人在做。但之所以金壇刻紙形成影響並成為特色,是因為20世紀70年代時,當地文化館美術創作組要送畫參加展覽,因為大家感覺單純繪畫技不如人,且作品難以出彩,便斟酌改變方針,把一名高中生在玻璃上刻出的繪畫送展。結果,標新立異帶來意外驚喜,冷門的亮點博得滿堂彩。取得豐碩成果,回歸金壇本地,刻紙就如鏇風一樣震驚當地繪畫界,在全城形成一種氛圍並席捲開來。
其實,早在隋唐時期,雙喜、門花、堂花、燈花、鞋花、花鳥蟲魚、人物戲文等刻紙作品便散見於民間,世代沿襲。最初,老百姓逢年過節必自己構思圖案,再通過剪貼的方式,將這些紙頭張貼在自家門頭。另外,女性繡花或者編織時,也會先將紙張上的花紋刀刻出來鏤空。所以說,金壇刻紙植根於當地民間藝術,由剪紙派生而來。它的工具、材料簡單普通,只要一把剪刀、一張紅紙,就可以通過靈巧的雙手剪出精彩紛呈的作品來,最為老百姓喜聞樂見。
據說,金壇刻紙可分為兩大流派。以朱曉坤為代表的傳統刻紙,風格古樸典雅,花樣奇巧繁多,代表作品《群仙祝壽》人物眾多,為世所罕見。而另外一方,則是以周蘊華、楊兆群等為代表的現代刻紙,他們用剪、刻、撕的方法和套色、點、填、染的手法,並借鑑西北的剪紙風格特點,融入繪畫、裝飾技藝,風格清新雋永,代表作《萬馬奔騰》、《東方歌舞》等散發出強烈的時代氣息。無論是傳統還是現代,與用剪刀剪出來的剪紙不同,刻紙藝術始終摒棄平淡無奇,它要求豐富的想像力和宏偉的創作激情。
原來,傳統的剪紙純用剪刀,沒辦法剪出大篇幅的作品,工藝也難以精細。刻紙用的是刻刀,不僅可以刻出掌上小品,更要求刻出鴻篇巨製。比如說,在刻紙研究所有一幅珍藏的《梁山好漢》刻紙,它4.6米長,需要3個人托著才能展開。寬近1米,整幅作品打開後,能將半個房間的空間占滿。這幅《梁山好漢》是朱曉坤81歲高齡時的醉心創作,但在人物系列構思階段時,朱老先生去世。為了完成他的遺願,刻紙研究所集體進行修改補進,然後4名刻工耗費了7年時間才最終將其完成。上面的108位好漢,各個栩栩如生,活靈活現,線條沒有一絲斷裂。
別以為刻紙簡單,一點技術含量都沒有。因為用的都是薄紙甚至宣紙,所以雕刻起來,最擔心的就是刀刻造成的線條斷掉。起初,刻工是在玻璃或蠟制的底板上,運用劃刻貼上、陰陽對比及鏤空等各種手法,但整幅畫面有時無法做到千刀不斷,仔細觀察就能看出線條不流暢的破綻。後來,民間藝人們專門製作了刻板,這種刻板是用燒香殘灰和羊油熬制而成,刻紙時不會像玻璃那樣堅硬死板,同時夏天也不會熔化。

讓金壇刻紙走向世界

上月,相隔16年後,金壇因刻紙在國內外的影響,再次被文化部命名為“中國民間文化藝術之鄉”。聞悉喜訊,作為這項“非遺傳人”的殷卓寧、孫榮才欣慰地笑了。
15年前,朱曉坤、殷卓寧、孫榮才同時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授予“民間工藝美術家”稱號。在這之前,他們三人分別被看作是金壇刻紙老、中、青三代的代表人物。如今,朱曉坤已乘鶴遠行,殷卓寧也退休多年,只有孫榮才每天仍堅持到刻紙研究所轉轉看看。
相約環坐在金壇刻紙研究所古民居庭院,泡一杯清茶,熱騰的香氣頓時溢升開來。相差12歲,先後擔任金壇刻紙研究所副所長的殷卓寧、孫榮才,一起回憶起金壇刻紙的發展簡史:清末至解放前,金壇刻紙進入興盛期,那時各個鄉村幾乎都有人接觸刻紙,因而刻紙一開始就真正體現出民間藝術的特色,以剪花樣等形式出現在尋常百姓家,如精細的刺繡,則以刻紙樣式作母本,覆墊在下面便可盡情穿針引線……1976年,是金壇刻紙形成氣候的一個標誌性年代,其後以“江南一枝花”而享譽全國,原先的雕蟲小技終於登上大雅之堂。
早在7歲時,殷卓寧就隨專營燈籠、彩燈、龍燈的父親學會了剪刻紙,但隨著時間的推移,他在繼承傳統的基礎上,更追求藝術創新。他採用的在吹塑紙上以鏤空刻法創作的多幅作品就曾引起江豐等書畫界知名人士的濃厚興趣,也在刻紙界產生極大影響。
為使古老藝術之花更鮮更艷,殷卓寧大膽探索,繼鏤空刻法後,他又一改原先在玻璃上的硬刻為軟刻,1978年他創作的《壯麗的圖景》成為第一幅在全國農民畫展上展出的軟刻作品。他還用剪、刻、撕等方法和套色、點、填、染手法開拓了繪彩刻法,不僅降低了製作難度,還使作品本身更精細,大大提高了創作效率。
有創新,總會有收穫。殷卓寧認為刻紙與繪畫有許多相通之處,它吸收了版畫、國畫、裝飾畫等姊妹藝術的特點,又體現出自身的表現手法和藝術語言,講究線條的曲、直、銳,金壇刻紙與北方刻紙相比,顯得更為豐富和清秀,他的《鴻運》、《水仙》、《山姑趕集》、《友誼長存》等多幅作品在全國獲獎並被多家美術館、博物館收藏。1997年4月,金壇刻紙作為“中國民間藝術一絕”應邀隨文化部遠赴大洋彼岸美國洛杉磯展出,殷卓寧隨團在休斯頓“美國第二十六屆國際藝術節”上即興刻紙創作表演,贏得一片讚譽聲。
受剪得一手好鞋樣、窗花的祖母、母親的影響,孫榮才也是從小便喜愛上了民間剪刻紙藝術。青年時代在陝西參軍,西北剪紙又給了他粗線條式的藝術薰陶。1977年退伍後,在當時的後陽鄉文化站擔任站長的11年,也是他一門心思從事刻紙創作的“黃金期”,他虛心向老一代剪刻紙藝術家學習,也時時汲取國內其他地區剪刻紙藝術的有益營養,博採眾家之長,融入到自己的創作中。他的作品構圖簡練、線條暢達、造型誇張,流溢出濃郁的金壇地域生活氣息。 孫榮才專攻農村生活題材,有專家評論,通過孫榮才的《穀場》、《采菱圖》、《捕魚圖》、《甘蔗豐收》等作品的生動畫面,可體味出改革開放初期江南農村生產力解放所帶來的經濟繁榮的景象,而《牧歌》、《秧歌》、《四合院》等作品,則讓人感受到農村經濟繁榮時期農民嶄新的精神風貌。
帶著泥土芬芳,孫榮才創作出的數百幅刻紙作品,以其粗獷、豪放的風格給人以震撼和美的享受,不僅頻頻在國內獲獎,還被文化部選送至日本、法國、美國、挪威、芬蘭等國交流,在荷蘭舉辦個人作品展。他本人於2006年被授予“江蘇省民間藝術之星”稱號。
令殷卓寧、孫榮才自豪的是,去年奧運前夕,在楊兆群的動議下,他倆分別主創了同為寬2.008米、長29米的刻紙姐妹長卷《從雅典到北京》、《中華魂·奧運夢》,贏來一片讚嘆,可謂寶刀不老。
如今,殷卓寧把更多的精力放在了培育新人上。退休後,做過國小教員的他,應邀在常州朝陽幼稚園開設剪刻紙培訓基地,在呂墅中學傳授刻紙技藝。
編制在文化館、人借用在刻紙研究所的孫榮才,是常州市“名師帶高徒”成員之一,他帶教的白塔國小青年教師曹玉皎,僅去年就指導學生在全國各類刻紙藝術比賽中獲9個金獎和18個銀獎。
在殷卓寧、孫榮才的精心輔導下,金壇區域內的省華羅庚中學、市一中及各鄉鎮中國小,幾乎都開設刻紙興趣小組和作品陳列室,一大批“小荷”正露“尖尖角”。

金壇刻紙被列入國家非遺保護目錄

說起雕刻,大多數人想到的是根雕、木雕、石刻。但是在金壇,還有一樣可以用來刻的東西:紙。更令人嘖嘖稱奇的是,一張經過雕琢的紙,竟然可以賣出2萬多元的“天價”。去年6月份,有著“江南一枝花”美譽的金壇刻紙被列入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目錄。金壇刻紙成為金壇的一張名片,這也使得帶領金壇走出國門的“金壇刻紙第一人”、原劉海粟美術館副館長周蘊華進入公眾的視野。兩周前他的100幅刻紙作品一小時內被一掃而光,其中一幅刻紙竟賣到22000元的高價,更讓這位“刻紙王”名聲大噪。 紙上刻出濃濃江南情
漁船、石橋、園林、老街、青石板路以及黑瓦白牆的房舍,在周蘊華的刻刀下汩汩流淌出來,成為一件件藝術品。這些作品,總是帶有濃濃的江南韻味。談到自己無可抑制的“江南”情結,周老承認,這些作品的風格與他小時候的成長環境有很大關係。據介紹,16歲後就獨自到金壇求學的他,因為工作的緣故,很少有時間回老家,但每每夜深人靜時,故鄉質樸、寧靜的韻味會湧上心頭,總讓他百感交集。想到一切都將隨流光逝去,周蘊華油然生出把古老的巷子村落留在畫紙上的衝動。為此,近年他特地前往姑蘇、宜興、南京、安徽、浙江,尋找吳越民居之美,創作出“靜夜思”、“秦淮人家”、“夢江南”、“小橋流水人家”等多篇刻紙精品。
全家齊心做刻紙
據了解,周蘊華家原本是一個“教師世家”,父親當了一輩子教師,哥哥、姐姐、姐夫、舅舅等也都是教師,就連他自己從省立洛社師範學院畢業後也當了一年教師,女兒、女婿、兒子、兒媳先後都當過教師。不過自從自己迷上剪紙,進而將剪紙發展為“刻紙”後,子女們紛紛在他的耳濡目染中,也迷上了這門藝術,周氏全家兩代三對人,均被吸收為中國剪紙學會會員。
在過去的幾年中,全家人遍訪位於蘇南浙北最古老的小鎮,考察研究那些歷史悠久的古老房屋,巷落。去年,一家人合力完成了由“大門”、“房門”、“走廊”、“房間”等主題組成的“憶江南”,並捐贈了一套給江蘇省美術館收藏。
“刻紙王”一專多能 周圍的朋友都知道周蘊華是一個刻紙藝術家,卻很少知道,他在國畫方面也造詣頗高。正是依靠著紮實的國畫功底,41的周蘊華才能夠順利地開始工程浩繁的刻紙,並在三十多年內取得了卓越的成績。
1987年他在北京中國美術館舉辦個人畫展,著名國畫大師李可染觀看展覽後,贊周蘊華的畫“有氣魄、有氣勢、很新穎”,並為畫展題詞“翰墨因緣”,令周蘊華很感動。“我一生都在與中國畫打交道,也是書法的‘票友’,確實是翰墨因緣。”一位業內人士透露,周蘊華說是書法的“票友”實為自謙,他的書法以行書見長,與國畫水平不相上下,筆走龍蛇,別有韻致。
如今,周蘊華儘管身體依然硬朗,手卻已經有些不聽使喚了,“手老是抖,寫字也寫不好,刻紙也刻不好。”這讓他感到時間不多了,因此把精力幾乎全部放在中國畫上。用他自己的話說,現在刻紙是“借景抒情”。他坦承,今年完成的這部獻給故鄉宜興的《陽羨剪影》共有100張刻紙,使他和老伴兒都大傷元氣。據了解,《陽羨剪影》在宜興拍賣時,一小時內全部被拍賣完,一幅薄薄的刻紙“宜興新貌”更是賣到了22000元的高價。周蘊華臉上溢滿了笑意:“終於能為家鄉做了點兒事。”(來源:揚子晚報)

金壇刻紙進了國家博物館

在北京奧運會開幕前十天,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江蘇飛洋魚刻紙藝術研究所名譽所長、知名刻紙藝術家楊兆群先生,收到了國際奧委會名譽主席薩馬蘭奇從瑞士洛桑發來的特快專遞。專函中,這位世界奧運著名領導人用“刻紙作品集《從雅典到北京》,完美地詮釋了您和金壇其他藝術家們在奧運到來之際所從事的工作”等熱情洋溢之詞,表達了對金壇人以及對金壇刻紙作品的溢美之情。目前,國家博物館已經決定收藏薩馬蘭奇這份讚譽金壇人以及金壇刻紙作品的專函。

薩馬蘭奇專函讚譽

中國國際文藝家協會民間藝術分會主席、南京大學民俗藝術研究中心主任、陳竟教授這樣解讀薩馬蘭奇專函的價值:薩馬蘭奇主席的這兩句話,其意義已經遠遠超過了刻紙作品的本身,這說明,金壇刻紙作品在提升國家文化軟實力、宣傳中國民族文化、溝通中外人民友誼、進行世界交流方面,已經賦予了新的內涵。金壇人民幾千年來,為中國刻紙作出的努力與貢獻,終於有了佐證和回報。這是北京奧運會開幕前,在奧運賽場之外誕生的第一塊“藝術金牌”。藝術無價,奧運藝術金牌更無價。這不僅僅是金壇的驕傲,還是江蘇的驕傲,中國的驕傲!

成為國家“非遺”

金壇是我國刻紙流行最早的地區之一,刻紙作品向來以構圖新穎繁茂、線條剛柔相濟、刻制精益求精、蘊涵濃郁的江南地方特色等藝術風格而名揚海內外,被譽為“江南一枝花”,多次赴國外展覽,遠銷五大洲,近百件作品被國內外美術館和博物館收藏。“千姿百態人堪頌,皆是金壇神手來”。金壇市在1993年被文化部命名為“刻紙之鄉”。金壇刻紙為“中國民間藝術一絕”,2008年被確定為“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

刻紙作品《從雅典到北京》

薩馬蘭奇所提的刻紙作品《從雅典到北京》,是由江蘇飛洋魚製衣有限公司董事長、金壇民間藝術家楊兆群2004年10月創意,並組織尹卓寧、佘雲祥、談衛平、劉明等五位民間藝術愛好者共同創作,利用業餘時間創作。年逾花甲的尹卓寧,傳承祖輩技藝,具有深厚的傳統剪刻紙功力,他以剪、刻、撕的方法和套色、點、填、染的手法開拓了繪彩刻紙,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授予的民間工藝美術家,在長卷擔任主刻。為創作這幅作品,楊兆群先生多次赴希臘雅典、英國倫敦、澳大利亞悉尼、西班牙巴塞隆納等地考察、拍照,收集資料,與同行作者反覆修改易稿,在2007年12月完成,歷時四年。其作品長度為29米,寬2.008米,將承辦歷屆奧運的18個國家、22座城市的標誌性建築、歷屆奧運會的金牌、八位奧委會主席頭像、吉祥物、以及29屆奧運會所有運動項目等內容用藝術表現形式構成,並用2008隻和平鴿穿插表現,逼真地展現了從1896年現代奧運會的創始到2008年北京奧運會為止各舉辦城市的獨特風光、獨具特色的人文風格、地域風情、歷史文化概況。真實再現了奧林匹克運動會的輝煌歷程和奧林匹克的豐富內涵,以及奧運文化的博大精深、四海傳承等。“奧運史詩、世界和諧”的主題突出、意義深遠。已經被國家博物館作為“國家藏品”收藏。

剪紙力作意義非凡

7月29日,專門到金壇向楊兆群等頒發收藏證書的國家博物館文物徵集專家尹毅玲、丁純怡,這樣評價《從雅典到北京》:主題鮮明、彰顯歷史、反映時代、氣勢恢弘、構思巧妙、元素齊全、刻藝精湛、陰陽結合、涵義深遠、令人震撼,作品具有中華文化的特點,以東方文化的視角來解析和看待奧林匹克運動,努力探求奧林匹克與中國特色文化思想的契合點,集中體現了奧林匹克團結、友誼、進步、和諧、參與和夢想的普遍價值觀,是所有以奧運為體裁的刻紙中最好的、獨一無二的精品傑作,具有非凡的藝術張力和獨特魅力,是世界剪紙力作。

《金壇刻紙》圖書

基本信息

出版社:古吳軒出版社ISBN:7805747555
開本:16開
頁碼:152
定價 :¥120.00

作者

范石甫,男,1943年生,江蘇省金壇市人。江蘇省常州市美術家協會一級畫師。曾就學於中國美術學院,得潘天壽先生親授。現為國家高級美術師。作品多次入選國內重要展覽和獲獎,以畫雞最為見長,出版有《范石甫書畫》作品集。

目錄

序/張道一
金壇刻紙藝術論/許祖良
藝苑擷英
大紅燈籠
華夏兒女喜迎奧運
百福駢臻
春牛圖
鴻運
天女散花
百花錦簇
四合院
百子圖
哪吒鬧海
神州風貌
普天同慶
祖國萬歲
農村新貌
工業現代化
農業現代化
譜新曲
農技員
喜摘豐收棉
穀場
果園豐收
碾穀子
甘蔗豐收
豬多肥多糧棉多
滿園春
集市
山姑趕集
村童
捕魚圖
喜刻窗花
龍舞
茅山新姿
鎮江三景
生命之歌
水鄉情韻
歷代人物
吉祥圖紋
神話傳說
花鳥鱗獸
小品拾粹
新品選秀
……

兩千多年以前,我們的祖先造出了紙,解決了記錄文字和傳達思想的最方便的材料,成為人類的一項重大發明。由紙的產生和普及,又帶動了藝術的發展。繪畫和書法自不必說,在廣大民間,剪紙便是一種民眾性很強而且很有特色的藝術。它不用筆墨,而是靠了紙的自身,經過剪或刻,構成縷空的畫面。如果從新疆阿斯塔那出土的北朝剪紙算起,我國的剪紙至少也有1500年的歷史了。按其物質的性質來說,紙張是一種平整的薄片材料,在工藝上可用刀或剪刀進行切割和鏤空,所以不論剪的或刻的,都可稱作“剪刻鏤花藝術”,包括那些用金箔、銀片、皮革乃至樹葉等材料剪出的花樣。尤其在手工藝時代,這是很大的、用途很廣的一個工藝類屬,直接或間接的,幾乎涉及到生活的各個方面。[br/] 用筆在紙上繪稱作“畫”,用筆在紙上寫稱作“書”。用剪刀將紙剪出圖樣叫“剪紙”,用刀在紙上刻出圖樣叫“刻紙”,近來還有人用香在紙上烙花,或直接用手撕出花樣,也就叫做“烙紙”、“撕紙”。這說明,人們不斷地進行藝術創造,花樣出新是很自然的事。但理論家在對藝術進行分類時,卻喜歡用歸納法,統統稱作“剪紙”。理由也很明顯,雖然工具和方法有所改變,但對紙來說,利用“鏤空”的手段所顯現的圖像是一樣的。至於藝術特點上的差異,可以歸入風格,就像各種版畫(如木刻、石版畫、銅版畫等)仍然屬於繪畫。有人形容剪紙剪得好,提出了“以剪代筆”,去比附於繪畫,這是不必的。任何藝術的創造,都應該保留和突出自身的特點,而不是削弱這一特點。在這裡, 藝術特點和製作特點是不易分開的。即使木刻屬於繪畫,也不是強調用筆勾勒的特點,而是強調其“刀味”和“木味”,甚至故意留一些刀斧痕。藝術形式千變萬化,藝術分類儘量概括,這是藝術實踐與藝術理論的一對關係。所以,剪紙由單一到多樣,是很自然的事。最早剪紙的出現,很可能就是“折剪”的團花,因為本身體現著紙的優異性的發揮。以後有了“平剪”和“挖剪”,大幅的畫面也產生了。所謂“線線相連”和“線線相斷”,對於剪紙來說,既是一種制約,又會形成一種特色。明清以來的藍印花布,從它的漏印紙版來看,可說是剪紙派生出的藝術。然而,藝術一旦獨立發展,也就不應再受剪紙的局限了。[br/] 有了紙才會有剪紙,這是不應產生爭論的。漢代和漢代之前的鏤刻金銀箔,是屬於髹漆工藝的一種,叫做“金銀平脫”。它是剪紙的近親,並非是直系。這說明事物的相互聯繫是錯綜複雜的,橫向的影響是因,而不是果。這是認識剪紙的一些基本關係。[br/] 中國的剪紙在民間發展到如此大的規模,固然是由於紙的普及,材料易得,除此之外,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便是農業社會的“男耕女織”,並由此所產生的“女紅”。在封建社會中,女紅是婦女的“四德”之一,巧於針線的婦女便與剪紙結緣,由剪制刺繡花樣到剪“窗花”及其他環境裝飾,形成了一個龐大的系列。有人說剪紙是中國獨有的藝術,如果就對紙的認識和利用來說,以及它的民眾性之廣,可說沒有一個國家能夠比較的。但不等於說外國沒有剪紙,或外國人不了解剪紙。在歐洲的英國、德國、波蘭和丹麥,都有不同的剪紙,日本的剪紙花樣也不少,只是沒有像中國這樣的普遍。藝術家馬蒂斯到了晚年,才認識到剪紙這種形式,製作既方便,效果又好,創作了不少的”剪貼畫”。但是有這樣認識的人並不多。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