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生天麻

野生天麻

野生天麻是一種稀有名貴的藥用植物,用於治療高血壓、頭痛眩暈、口眼歪斜、肢體麻木、小兒驚厥等症,其塊莖是平肝息風的良藥。

基本信息

形態特徵

野生天麻 野生天麻

天麻是多年生腐生直蘭草本植物,全株無綠葉,不含葉綠素。地下有肉質 脂厚的塊莖,呈長扁形,大小不一。

塊莖天麻呈長橢圓形,略扁,皺縮而彎曲。一般兩端鈍圓,上端有時帶有枯乾殘莖,下端有凹陷呈圓盤狀的根痕,帶數枚膜質鞘。外表呈黃白色、黃棕色或黃褐色,全身多縱溝,有油點狀的鬚根痕組成橫向環紋。質堅而緊密,不易折斷。橫切面為牙白色或棕黃色,為半透明體,味略甜帶辛。

生長環境

天麻和密環菌對溫濕度有一定的要求。密環菌在6℃~8℃時開始生長,而天麻在10℃~15℃才開始發芽兩者在20℃~25℃時生長最快,超過30℃就停止生長。密環菌和天麻生長都要求一定的濕度,土壤含水量過低,密環菌生長不良,天麻也長不好;水分過大,土壤中空氣不足,不僅影響密環菌和天麻生長,甚至造成天麻腐爛。

分布範圍

野生天麻廣泛分布於四川,貴州、雲南、陝西、湖北、甘肅、安徽、河南、江西、湖南、廣西、吉林、遼寧等地,當中貴州西部,四川南部及雲南東北部、東北長白山地區所產為著名地道藥材,質量尤佳。

主要價值

據化驗,天麻中含有“香英蘭醇”和維生素A,它對肝風引起的頭痛有特效。除此之外,還可以益氣、祛風濕、強筋骨。主治高血壓、頭痛眩暈、口眼歪斜、肢體麻木、小兒驚厥等症。

《藥品化義》曰:天麻,氣性和緩,《經》曰,肝苦急,以甘緩之。用此以緩肝氣。蓋肝屬木,膽屬風,若肝虛不足,致肝急堅勁,不能養膽,則膽腑風動,如天風之鼓盪為風木之氣,故曰諸風掉眩,皆屬肝木,由肝膽性氣之風,非外感天氣之風也,是以肝病則筋急,用此甘和緩其堅勁,乃補肝養膽,為定風神藥。若中風、風癎、驚風、頭風、眩暈,皆肝膽風證,悉以此治。若肝勁急甚,同黃連清其氣。又取其體重降下,味薄通利,能利腰膝,條達血脈,諸風熱滯於關節者,此能疏暢。凡血虛病中之神藥也。

臨床

1、鎮痛作用:對三叉神經痛、血管神經性頭痛、腦血管病頭痛、中毒性多發性神經炎等,有明顯的鎮痛效果。

長白山野生天麻 長白山野生天麻

2、鎮靜作用:有的醫療單位用合成天麻素(天麻甙)治療神經衰弱和神經 衰弱綜合症病人。且能抑制咖啡因所致的中樞興奮作用,還有加強戊巴比妥納的睡眠時間效應。

3、抗驚厥作用:天麻對面神經抽搐、肢體麻木、半身不遂、癲癇等的一定療效。還有緩解平滑肌痙攣,緩解心絞痛、膽絞痛的作用。

4、降低血壓作用:天麻能治療高血壓。久服可平肝益氣、利腰膝、強筋骨,還可增加外周及冠狀動脈血流量,對心臟有保護作用。

5、明目、增智作用:天麻尚有明目和顯著增強記憶力的作用。天麻對人的大腦神經系統具有明顯的保護和調節作用,能增強視神經的分辨能力,已用作高空飛行人員的腦保健食品或腦保健藥物。

辨別

現代醫學研究證實:中藥天麻可鎮靜、降壓、增加冠狀動脈血流量、促進腦血流、降低腦血管阻力,增加耐缺氧力和對心肌缺血有保護作用。 天麻尤其對多種原因所致眩暈有良效,同時治療老年人多發的高血壓、神經衰弱有不錯作用,這其中又以野生天麻療效最為顯著。 那么,我們又怎樣來鑑別野生的和人工栽培的呢?總結起來有如下三點:

一、 野生天麻因為外界環境的影響,個頭不如人工栽培的大,不如人工的看起來那么均勻,沒有同樣麻型,長相不一樣。3年長的新鮮個頭有大約350克。

二、 野生天麻因為生長在腐質較多的叢林土壤中,大多都是有著和黑黑的“皮膚”沒有人工的看起來光鮮。野生天麻的環紋較少,一般只有10條左右,上有竿,底大,圓型。表面呈黃白色或淡棕黃色,半透明。

三、 野生天麻因含較多的藥用成分,即天麻甙、天麻醚甙 香草醇。其特殊香味是人工栽培的所不能比的,特別是在氣味的持久 性上,普通天麻在櫃檯上擺上一段時間後,基本就不能聞出味兒了,但野生的就不同,即使乾燥處理後很久一段時間,均能保持很久而不消退。

特別要提醒一點:市場上出現很便宜的天麻,一斤在300元以下的。2007年後,物價上漲如此厲害,中藥材的漲價幅度也達到15%,即使是家種的乾天麻也不會少於300元/斤的。我了解的情況只有一種那就是一些生產廠家把天麻拿去提煉過藥性, 然後再殼體再次出售的;還有一種可能就是陳貨,已經放的時間至少是一年以上的,空殼的。也就是像蘿蔔一樣,開花後完全沒有營養價值只是空殼的。一般一線城市的藥店野生天麻在1000元以上一斤了。是不是野生的就要仔細辨別了。

野生天麻 野生天麻

所以告誡大家千萬別去購買所謂的便宜貨,所謂便宜無好貨。

栽培技術

宜選半陰半陽的富含有機質的緩坡地、谷溝地栽種,土質以疏鬆的壤土、排水良好的砂壤土或砂土,尤以生荒地為好。土壤PH5~6為宜。忌黏土和澇窪積水地,忌重茬。此外還可利用防空洞、山洞、地下室等場所種植天麻。

分類學

天麻 天麻

水紅稈天麻(紅稈):植株較細,出土時芽苞鱗片橙紅色,花莖橙紅色,花冠橙黃色。塊莖肥大,成品率高,種子發芽率高,無性繁殖係數也大,產量高,塊莖含水量大,一般5~5.5千克折於l千克,為主要栽培品種。

青天麻(綠天麻):植株高大、肥壯,出土的芽苞鱗片藍綠色,花莖藍綠色或淡綠色,花冠青綠色。塊莖肥大,種子發芽率高,繁殖率及產量也高。含水量介於紅稈與烏稈之間,一般4千克折乾1千克,是栽培的珍稀優良品種。

烏天麻(鐵稈天麻):檀株高大肥壯,最高可達l60厘米以上,出土芽苞鱗片黑褐色,花莖灰棕色或綠褐色,花冠藍綠色。塊莖肥大,繁殖率及種子發芽率都不及水紅稈天麻,產量也較低。含水量低,一般3~3.5千克可折乾l千克,商品堅實,質量好。但分生能力差,出土開花均較晚,多作種用。

黃天麻:植株矮小瘦弱,出土早,出土時芽苞鱗片橙紅色,花莖橙黃色或淡褐色,花冠米黃色,多分布在荒草坡上。塊莖細小,分生能力極差,多單個生長。

白花天麻:花莖矮而細,花數少,花冠為白色,塊莖小,分生能力差。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